1
吴兴高级中学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 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著名学者周振鹤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两千年三循环”。第一阶段是秦汉的二级制转化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级制。第二阶段重复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的循环,即隋代和唐代前期的二级,变为唐代后期和宋辽金时期的三级。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时期及民国初年,政区从多级制简化到三级制,以至短时的二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由郡国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B. 隋至唐中期形成道、州二级制,宋代最终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
C. 元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简化为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
D.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不断调整加强了地方的自主性
2. 钱穆曾经讲道:皇权和相权之划分,这常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大题目。这几十年来,一般人认为中国从秦汉以来,都是封建政治,或说是皇帝专制,那是和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下列制度能印证钱穆观点的是( )
①内阁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军机处 ④廷议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3. 唐朝初年,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高于中书令、门下侍中,在政事堂议事时,尚书仆射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意见。唐高宗时,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则不得参与议政。从此政事堂内三省长官平列,无高低之分。上述调整( )
A. 带来中央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B. 导致朝廷冗官问题出现
C. 有助于封建官僚政治的完善 D. 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4. 下图为1912年辛亥革命周年纪念之际《真相画报》发表的马星驰的系列漫画《一年来之回顾》。作者创作该漫画意在( )
A. 展现清末的复杂政治形势 B. 表明民主法治成为社会共识
C. 讽刺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 表达对民主宪政前途的忧虑
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民主政权的建设道路,在以下政权中,作为中华民国地方政府的是(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 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
C. 晋察冀边区政府 D. 西南军政委员会
6. 1953年6月,《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风老大娘笑着说:“……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报道说明当时( )
A. 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B. 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C. 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D. 农民获得了平等选举权
7. 明代张居正认为:“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其主张( )
A. 加强官员考核 B. 加大执法力度 C. 广开纳谏言路 D. 完善监察体系
8. 魏晋时期对于掌管辖区内人才选举事务的官员的任职要求是:(1)上品人;(2)德高望重;(3)必须是本地人。对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 提高了寒门庶族地主的权势 B. 奉行“以吏为师”
C. 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D. 分常科和特科
9. 有学者指出,明清两代共有62%的进士来自三代以内有利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37%的进士则来自祖上家庭背景很低或者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这反映出( )
A. 科举选官标准和形式的改变 B. 科举改变了社会阶层的构成
C. 科举取士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D. 贵族官僚所占比例持续下降
10. 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下列项中,符合雅典公民职权的是( )
A. 可以担任监察官,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权力
B. 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 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D. 可以担任元老院成员,并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建议
11.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该表所示政治制度出现于( )
权力分布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参加 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王位世袭 垄断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实际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监察官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
A. 雅典 B. 斯巴达 C. 罗马共和国 D. 罗马帝国
12. 如图是一枚公元前137年的罗马铸币,铸币上描绘了一位公民正在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关于铸币中公民的选举对象,下列选项最合理的推测是( )
A. 执政官 B. 国王 C. 元老院 D. 元首
13. 公元799年,罗马教皇利奥三世被宗教内部的人袭击并且被拘禁起来。随后,查理大帝用武力威慑的方式和教皇国进行斡旋,很快利奥三世回归教廷重新执掌教政。第二年的圣诞节,利奥三世把一顶皇冠戴在查理曼的头上,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说明( )
A. 天主教和东正教矛盾尖锐 B. 查理大帝依靠教皇建立罗马帝国
C. 查理大帝与教皇互相利用 D. 查理大帝与教皇两权并立分割欧洲
14. 1781年秋,英军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下议院强烈谴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的不信任案,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案而辞职的首相。这反映出此时的英国( )
A. 议会是权力中心,拥有行政权 B. 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到发展
C. 工业资产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掌控议会 D. 表明英国政治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15. 1877年,美国总统海斯发布命令,要求首先在海关、税务人员中采用考试录用制度,并禁止这些公职人员参与政治活动。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确立了竞争择优原则。此后,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文官制度的法律,如1920年的《退休法》、1950年的《考绩法》和1958年的《培训法》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是海斯总统发布命令的重要背景
②二战后,美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③竞争择优原则有助于改变“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弊端
④美国关于文官制度的立法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两者的共同主张是( )
A. 实行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郡县制确保了历代封建王朝稳固 D. 分封制自秦朝废除后再没实行过
17. 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以下选项中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商鞅变法之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B. 青铜器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C.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D.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的暴政
18. 如图为1951—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
A. 表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B. 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
C. 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D. 体现对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 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选自贵族,元老院由贵族把持。平民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在一般情况下,平民不能进入元老院和出任国家高级官职。宗教职务也被贵族垄断,平民不得染指。这反映出罗马共和国( )
A. 公民大会并非最高权力机关 B. 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C. 贵族与平民矛盾不可调和 D. 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20. 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时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下列属于宪法内容的是( )
A. 国王有权任命内阁首相 B.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C. 实行联邦制 D. 议会由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
21. 1792年4月,当时的美国国会通过了调整各州在参、众两院中代表名额比例的法案,这个法案使得北方各州在国会中新增加的席位偏多,于是华盛顿否决了它。华盛顿总统这一行为可以表明
A. 华盛顿是南方各州利益的代表 B. 违背了中央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
C. 符合了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 D. 激化南北矛盾,不利于美国稳定
三、非选择题
2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时候设立州制不是偶然的。这时汉朝的疆域较秦扩大许多,设置郡国已达百二之数,管理有所不方便。有必要在郡国之上设新区划,置州刺史,使之督察郡国政务, 中央因之了解到更多情况。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重“黄老思想”的传统,而用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治国。因此,儒家经典也被利用来解释一切现象,在全国设州也不例外,《禹贡》《职方》两篇是儒家经典中的篇章,合两者不重复的州名来设州是很自然的事。于是,就在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摘编自曹尔琴《汉代州郡的设置及其分布》
材料二 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的途径主要有四条,即设立变法的专门机构,鼓励神宗独断,改变监察机构的性质,用人以是否拥护新法为标准。它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使皇帝时代最为进步的体制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体制遭到了破坏,民主性减少,专制性加强。监察机构成了政府的附庸,为权臣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实用主义的用人路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
——摘编自漆侠《王安石变法》
材料三 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贵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参加廷议的人员也很广泛,不局限于中央高级官员,具有一定代表性,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历代皇帝的很多诏令发布之前都经过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廷议、朝议和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封建统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科书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实行州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此后汉朝州制变迁的概况。
(2)结合所学,指出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中枢制度机构。根据材料二和所学评价王安石变法。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决策方式的特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古时期,法国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壮大,他们渴望统一,为寻求王权的保护,以金钱和武力支持王权。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集了有市民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商议与罗马教廷对抗事宜。这次会议有高级教士、贵族和市民上层(各城市有两名代表))三 个等级的代表参加,各等级均持有一票表决权,但实际上市民阶层总是处于少数地位,农民和城市平民更是被排斥在等级机构之外。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 税的原则。三级会议由国王召开,也由国王决定解散。百年战争期间,王权出现危机,三级会议频频召开。此时第三等级力量壮大,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权利的条件,比如允许会议代表参加御前会议和行政管理,三级会议有权每三个月自行召开一次会议等等。到18世纪时,三级会议的代表向国王发难,逐步演变成国民会议和制宪会议。
——摘编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制度史的视角评析法国三级会议。
24. 考试选官是历史的进步,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步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 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
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3 年底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 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
——高中历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官员录用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局限性。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国内外对于改革开放的研究从未停歇,外国学者对于改革开放取得 的发展成就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美国学者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在政策的引领下,中国在党的建设、教育、农业、工业、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至于短短几年间,中国 人的生活步调大为改观。”
美国学者傅高义(Vogel) “改革开放之前,如此大的中国它比较保守封闭,其中农民占了八成,受教育水平及教育水平都比较低。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 发展速度太快了。”
英国学者罗思义(John Ross) “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中不断摸索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层面取得成绩的同时,同样也在智力层面积淀了重要成果。中国不仅寻求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在为其他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自 己的国际责任。”
韩国学者李熙玉 “中国的成功,首先是坚持渐进改革,其次是坚持集腋成裘,最后是坚持思想解放,这种‘先试验后扩散’的经验值得外国借鉴。”
意大利学者马达罗(Mataro) “正是中国人民对生活充满热情,中国改革开放才得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但根本原 因是在于中共的正确领导。”
根据材料,结合史实,从以上观点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自拟题目,分析阐释其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吴兴高级中学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 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答案】C
2.
【答案】C
3.
【答案】C
4.
【答案】D
5.
【答案】C
6.
【答案】A
7.
【答案】A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B
11.
【答案】B
12.
【答案】A
13.
【答案】C
14.
【答案】B
15.
【答案】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答案】A
17.
【答案】A
18.
【答案】B
19.
【答案】D
20.
【答案】B
21.
【答案】C
三、非选择题
22.
【答案】(1)原因:疆域辽阔,郡国增多,出现管理难题(或答“加强对郡国监察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
变迁概况:东汉时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
(2)机构:二府三司制。
评价:一方面:改革初期取得显著成效或者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另一方面:加强了皇权专制;败坏社会的风气或者贪污腐败盛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3)特点:以廷议朝议为主要方式;参加者广泛;皇帝兼听独断;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作用: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3.
【答案】观点: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也是法国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背景: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为与教会对抗,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评析: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渴望打破束缚他们的等级制度,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三级会议逐步演变成国民会议和制宪会议。
24.
【答案】(1)变化: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为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
原因: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的提高;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2)基本特点:不与政务官共进退;负责具体事务;政治中立;可长期任职。局限性: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25.
【答案】示例: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正如意大利学者马达罗(Mataro)所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得益于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过去实行的平均主义只会导致普遍贫穷,甚至越来越贫穷,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帮后富,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思想,践行着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提升了马达罗(Mataro)所说的人民生活热情;英国学者罗思义(JohnRoss)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作用,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改革开放逐渐凸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社会主义的优势,对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PAGE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