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舟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0 20:1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关于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制度出现在商朝的政治体制中 B. 该制度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该制度削弱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D. 该制度与宗法制相互补充
2.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材料反映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墨子
3.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制度的结构图,这一制度设计意在( )
A. 实现分权制衡 B. 降低行政效率 C. 杜绝决策失误 D. 防止地方割据
4. 汉武帝时期,常年的对外战争导致国家财政匮乏。此外,商人阶层势力逐渐壮大,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与中央政府形成对立。为此,汉武帝( )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推行均输平准 ④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 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的本族语言渐渐地在生活中消失,北方汉语中也融入了各种少数民族语;而东晋疆域内,南方的吴、越语融入了许多侨居者带来的北方汉语。这反映出( )
A. 文化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B. 南北方民族的地位趋于平等
C.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D. 朝代更替的频繁与社会动荡
6. 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又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带去大批手工业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这些举措( )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保证了丝路畅通 C. 拓展了唐朝版图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7.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其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甘英 D. 法显
8. 有学者提出,“持续约四个世纪的“燕云十六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唐、五代、北宋、辽、金诸政权时期政治格局的发展。”北宋曾两次向契丹政权发起夺回燕云的北伐,均告失败,进而加重了自身的财政危机。下述协议内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 宋每年给西夏钱物,称“岁赐” B. 宋每年给辽一笔钱物,称“岁币”
C. 宋每年向金缴纳钱物,称“岁贡” D. 宋金在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9. 《神童诗》是北宋孩童的启蒙教材,传为宋人汪洙所撰,尤其如其中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等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诵不息。这反映出北宋( )
A. 政府较为重视文化教育 B. 科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C. 治国理念影响社会生活 D. 理学日渐成为主流思潮
10. 与汉唐王朝通过册封和朝贡控制边疆不同,元朝统治者的边疆管理体现在“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 )
A. 加强了边疆管理力度 B. 灵活变通因地制宜
C. 推行各民族平等政策 D. 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11. 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 《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B. 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
C. 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D. 清代浙江学者言:“吾乡山水清远,其人明锐而疏达”
12. 以下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状况的描述,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阁臣之职,止是票拟”
②“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③“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④“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两府”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13. 我国古代有一部医学巨著,成书于东汉,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早中药学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这部著作是( )
A. 《黄帝内经》 B. 《千金方》 C. 《本草纲目》 D. 《神农本草经》
14. 湖州双林镇在明初是一个只有几百人小村,随着缫丝业的发展,在明末成为拥有一万六千多人的大镇。该镇的人口主要是外来的商贾、小手工艺者等。这反映了明代( )
A. 政府推行工商皆本 B. 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C. 商帮资本聚集雄厚 D. 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15. 19世纪中期,英法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在中国获取了诸多权益,主要包括( )
①内河航运权 ②领事裁判权 ③鸦片贸易合法化 ④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 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
A. 完全采用官督商办 B. 完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C. 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 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17.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同学们搜集了如图所示资料。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 晚清边疆危机的加剧 B. 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
C. 民国初年生活的变迁 D.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8. 下图漫画《龟裂的古瓮》是1908年某外国漫画家基于中国的时政而作。下列标题中,最契合漫画主题的是( )
A. 列强的绞杀 B. 维新派的革新
C. 帝国的自救 D. 革命派的救亡
19. 关于辛亥革命,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四川保路运动引发武昌起义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③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①④③②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②④③
20. 对如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该条约签订于1915年 B. 中国此时实行责任内阁制
C. 条约为“中日民四条约” D. 袁世凯身份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考古人员在陶寺遗址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考古学家初步推断,这里曾经存在过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遗址属于( )
A. 仰韶文化 B. 良渚文化 C. 红山文化 D. 龙山文化
22. 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图所示为公元262年的政权形势图,图中①处对应的政权是( )
A. 蜀 B. 吴 C. 东晋 D. 陈
23. 下面两幅示意图反映了汉、唐时期不同经济政策。这两大政策( )
A. 都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实质都是赋税制度的调整
C. 目的都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D. 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24. 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
A 格物致知 B. 致良知 C. 知行合一 D. 自省
25. 荣德生在其《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一九一六年条中写道:“时欧战已起外贵内贱余认为可放手做纱、粉,必需品也。”一九一七年条又写道:“时正欧战,粉销不患不畅。”据此判断,他向面粉业和纺织业大量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
A. 原料充足 B. 市场扩大 C. 资本雄厚 D. 政局稳定
26.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地理学著作,它以更多的篇幅介绍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这部著作是( )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瀛寰志略》 D. 《资政新篇》
27. 咸丰三年,朝廷任命湖南等十省大官僚为督办团练大臣,在谕旨中强调:“着各该督抚分饬所属,各就地方情形妥筹办理,并出示晓谕,或筑寨浚濠,联村为堡;或严守险隘,密拿奸宄。无事则各安生业,有事则护卫身家。一切经费均归绅耆掌管,不假胥吏之手。所有团练壮丁,亦不得远行征调。”这主要是由于( )
A. 鸦片战争的发生 B.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 兴办洋务的需要 D.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8. 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由巡抚统管全疆各项军政事务,在新疆实行与中国内地一样的行政制度。关于新疆地区,以下中国古代中央王朝和边疆管理制度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 B. 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
C. 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 D. 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
29.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场以救国为目的的政治运动,只不过,其救国手段不是采取过往的政治军事途径,而是采用独特的“学术救国”和“道德救国”方式。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护法运动 D. 国民革命
30. 满清官修史书《明史》记载张献忠“屠蜀”“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千里如烟,空如大漠”。近年来有学者运用了大量地方志史料、民间实录等史料得出结论,张献忠“屠蜀”是重大历史冤案,是清朝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合法性和博取民心强加在他头上的不实之罪。由此可知,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
A. 历史研究应注重史料甄别与运用 B. 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争议性
C 地方志史料比官修史书更可靠 D. 历史真相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5分,第32小题15分,共30分)
31. “治国必治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
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上与法理上自我确认。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为巩固统一对边疆各族采取的策略,并阐述这些方式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疆界”。结合所学,指出清代中期中国的东南疆界及这一疆界在近代的变化。
32. 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在探索国家出路上不断深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鸦片战争,少数有识之士更认识到外国有所长、中国有所短,产生了学习西方的思想。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林则徐曾奏言:“自道光元年至今,粤海关已征银三千余万两……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致尚形棘手。”此语后来被魏源表述为:“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故康先生之上皇帝书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而我皇上亦深知此意,徒以无权不能达行,故屡将先生之折交军机总署会议,严责其无得空言搪塞,盖以见制西后,故欲借群臣之议以定之也。无如下有老警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使不然者,则此三月之中,旧弊当已尽革,新政当已尽行。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
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林则徐和魏源在探索“制敌”方面的具体贡献,并概述他们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认为新政未能“尽行”的原因,并运用唯物史观予以评析。
(3)根据材料三、从探索国家出路的视角概括五四运动的意义。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三个层次。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答案】D
2.
【答案】B
3.
【答案】D
4.
【答案】D
5.
【答案】C
6.
【答案】D
7.
【答案】A
8.
【答案】B
9.
【答案】C
10.
【答案】A
11.
【答案】D
12.
【答案】D
13.
【答案】D
14.
【答案】D
15
【答案】C
16.
【答案】D
17.
【答案】D
18.
【答案】C
19.
【答案】C
20.
【答案】B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答案】D
22.
【答案】B
23.
【答案】C
24.
【答案】A
25.
【答案】B
26.
【答案】C
27.
【答案】B
28
【答案】D
29.
【答案】B
30.
【答案】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5分,第32小题15分,共30分)
31.
【答案】(1)策略:军事征服(或战争)设立军政机构;册封;和亲;会盟;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任意四点)
影响:①推动了与边疆民族和平交往,促进民族交融;②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③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拓展。(任意两点)
(2)概述: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东南疆界: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近代变化: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
32.
【答案】(1)林则徐:开驿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建议仿造西方枪炮。
魏源:编写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地位: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2)原因:皇帝没有实权:守旧势力阻挠。
评析:梁启超的观点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变法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或没有严密的组织)。
(3)意义: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
层次: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