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7 10: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表明在多极化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一)概念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材料1:“1991年12月26日,苏联灭亡,新格局诞生。这是一个新的格局——由一个无人能抗衡、在全球每个角落具有决定影响的超级力量所主导的单极世界 …… ”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
材料2: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1.背景: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
乔治·W·H·布什
(二)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2.表现:(1)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开展反恐活动;(2)2001年10月发动阿富汗战争;(3)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二)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2001年10月在与其他大国协商的情况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并打击了“基地”组织。阿富汗战争使美军损失5000多名士兵,更有上万名美军士兵受伤。截至2018年底,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军已直接投入军费约9000亿美元,间接投入军费达到2万亿美元,尽管2014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但至今仍约有1.4万名美军士兵驻扎在阿富汗。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军费开支,迫使美军不得不与塔利班谈判。
2003年3月,美国不顾法、德、俄等国的反对,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以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为由,草草结束了战争。在历时近8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有9000多名美国士兵死亡,56000人受伤。截至2013年,美国为伊拉克战争花费2.2万亿美元。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欧盟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发展中国家
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经济、政治一体化,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取代苏联地位,推行多极化外交,地位仍举足轻重
进一步改革开放,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保持经济大国,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
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欧盟:
1993年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2.俄罗斯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与美国匹敌,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2000年普京任俄罗斯总统。他认为,虽然俄罗斯的总体经济实力严重下降,但在核力量方面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核大国。因此,普京以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为外交的灵魂,继续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既坚持独立的立场,又执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的方针。得益于21世纪以来的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俄罗斯的外交也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强势特点。
(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3.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材料3:冷战结束后,日本重新将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日本政府提出的有关政策目标和外交活动,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标志,一是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另一个是取得对亚太事务的主导权。为实现上述目标,日本积极展开了立足于亚太的地缘外交。
——马玉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地缘外交战略》
(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4.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不结盟运动部长会议
5.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材料4: 由于多极化,世界力量对比趋于平衡,而在多种力量相互制衡下的世界,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比起为所欲为的单极世界或剧烈对抗的两极世界,将会大大降低。任何一种或两种力量都无法将自身的文明强加于其他文明,从而保持了文明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文明间可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从而展现出勃勃生机,孕育出新的创造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郭宪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材料5: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权力的分散化和民主化,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当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走向多极化时,意味着世界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第三世界以及一切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和平等的力量在进一步壮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霸权主义的扩张势头。而多极格局的发展恰恰又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步,这就不可避免地为根本改变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有利于缓和大国关系,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IMF/WB/GATT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
2.历程: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一)经济全球化
3.影响:
材料6:据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的报告,1985-1994年的10年间,世界贸易额在世界各国GDP所占比例的增长率,是前一个10年的3倍,世界商品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0%提高到15 .5%,估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32%。
材料:生产全球化促进了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财富的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摘编自李志军《人类历史发展大势不可阻挡》
(1)积极:
①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
②使商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机遇,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等。
(一)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材料7: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获得更多利益。
材料8: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震动全球,例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累计下滑80%。
(2)消极:
①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一国的经济波动或经济危机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世界)。
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3.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
4.问题: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面临着经济主权安全问题。②大部分利润流入了发达国家,加大了世界贫富差距。③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 ”现象。“美国优先”,美国“退群”!2017年1月,美国退出TPP协议2017年6月,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2017年10月,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2018年6月,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18年10月,美国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的程序2018年10月,美国拟退出美俄《中导条约》(一)经济全球化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5.应对
材料10: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习近平,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
材料1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习近平,2016年9月3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
(1)积极主动参与,顺应全球化趋势;
(2)各国既要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又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4)全人类共同行动,加强大国协调与合作,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1、概念: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徽标 (旗帜)
建立时间 1993 1994 1967 1989
成员国 法、德等27国 美、加、墨 印、菲、马等10国 中、美、日等21国
成员差异 发达国家 占大多数 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占大多数 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
合作领域 政治、经济 经济 政治、经济、安全 经济
与中国 关系 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产品被挤出北美自由贸易区 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1年中国加入
(二)区域集团化
2、代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的具体体现;
③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材料1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集团都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实行歧视政策,表明了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
另一方面,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
思考: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二)区域集团化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影响:移动支付高铁车票“无纸化”扫码乘车网络安全①积极: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给人们带来便利。②问题:个人隐私;生命财产安全;网络暴力;沉迷游戏;国家安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一)社会信息化1.含义: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表现: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文化多样性
2.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材料13: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各国态度: 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2)中国的态度: 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应对措施:
(二)文化多样性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世界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欧盟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发展中国家
社会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表现
积极影响
问题(实质)
对策
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文化多样性
含义、影响
表现、挑战、应对措施
课堂小结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建立的积极意义在于(  )
D
A.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
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20世纪后期,集装箱运输革命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人们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这些现象( )
A.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B.增加了金融风险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缓和了全球局势
A
3、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各种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如果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源于自身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民族或地区文化也有自己内在的运行逻辑。这一材料旨在说明( )
A.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B.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应按照固有轨迹各自演进
C.世界各民族需要积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