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7 11:39:24

文档简介

哈师大附中2023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员入水后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记为Ⅱ,忽略空气阻力,则运动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每小题3分:第11一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器件中是电容器的是()
A.过程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零
B.过程Ⅱ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零
C.过程I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D.过程Ⅱ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1P+105
5.如图所示为一个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D形盒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D形盒底
B
hanaxin
面,两盒间接交变电压U。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EN
HP+105
0000uF5
D
A.只增大半径R无法增加质子离开D形盒的速度
B.只增大交变电压U可以增加质子离开D形盒的速度
C.只增大交变电压U可以减少质子加速次数
2.“共振碎石化”是修补混凝土路面的一种技术手段,用来破碎的机器产生振动,破除旧的混凝土的同
D。交变电压的变化周期为
qB
时要保护旧路面的地基,为实现这样的目的,破碎机器的振动应该()
6.“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己方车辆与前车的相对速度,从而实现己方车
A.与要破碎的混凝土的振幅相同
B.与旧路面地基的振幅相同
辆在前车减速时自动减速、前车加速时自动跟上的目的.若在同一直线车道内,己方车辆发射的电磁
C,与要破碎的混凝土的振动频率相同
D.与旧路面地基的频率相同
波频率为f,接收到的回波频率为,则()
3.一单摆换用更长的摆线,最大摆角不变,则摆球的振幅与周期()
A.当f=f时,表明前车与无人车速度相同
A均变大B.均不变
C.振幅不变,周期变大D.振幅变大,周期不变
B.当f=时,表明前车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如图为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过程的示意图,运动员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运动过程记为,运动C.当千'>千时,表明前车在加速行驶
D.当千'<千时,表明前车在减速行驶
B,乙图圆心0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7.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的U-!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
C.乙图圆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路时,灯泡的功率为()
D.乙图环中电流在圆心O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0.如图所示,物块a带负电,物块b不带电,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空间存在垂直纸面
◆Uy
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物块b,两物块一起无相对滑动地沿地面向左运动,在ā、b
B
分开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B X
6/A
A.2W
B.4W
C.6W
D.18W
k b
T777777T777777T77777T
8.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a=5kg,动量大小为Pa=4kg·ms,与静止的质量为3kg的小球B
A.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B.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发生弹性碰撞,则碰后B的速度大小为()
C.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变大
D.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变小
11.如图所示是某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
B
选择器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平板S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
缝P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A2,平板下方有匀强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s
B.3 m/s
C.4m/s
D.5m/s
加速电场
9.甲、乙两图所在空间均存在垂直纸面的相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固定的单匝通电圆
速度选择器
环半径相等(甲为整圆环,乙为半圆环),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如图。甲图圆心口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B.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
A.空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哈师大附中2023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A
B
9
B
D
11
12
13
14
AB
BC
AC
BC
15
(1)单缝
2分
(2)增大
2分
(3)660
2分
16
(1)P1、P2的像
2分
(2)D
2分
2分
iN
a
(3)
(4)
AC
2分
BD
17(1)
1
mgh=2mv哈
2分
N-mg=
mv哈
2分
R
h=4R
1分
17(2)
mvg (m 3m)v
2分
1
m哈=Q+2m+3m)p2
2分
Q=μmg·10R
1分
μ=0.3
1分
18(1)
由几何关系得
1分
F
A
C=∠1=60°
1
sinC=
1分
n
2V3
n二3
1分
18(2)
由几何关系得
1分
阝=30°
sina=nsinβ
1分
V3
sina=3
1分
18(3)
由几何关系得
1分
DE-Gd
V3
EF=3d
1分
n=g
1分
t-DE+ER
1分
-
1分
19(1)
1分

M
Rsin60°=0P
qvB=
mu2
2分
R
v=4m/s
1分
2πR
V=-
2分
T
π
T=58
1分
19(2)
由几何关系得
1分
0M=R+Rc0s60°
OM vcos30t2
2分
vsin30°=at2
2分
Eq ma
1分
W
E=
3-N/C
1分
19(3)
240°
t1
360°7
1分
300°
=360T
1分
t=t1+2t2+t3
1分
3π+2V3
t
1分
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