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城 镇 化
课前导入
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对比下面两图(图2.11),你会发现,尽管才经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镇不断涌现,城镇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镇规模持续扩大。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新课讲授
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镇化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2、城镇化标志
新课讲授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与工业化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与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新课讲授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具体表现为:
新课讲授
一、城镇化的意义
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3、城镇化意义
新课讲授
一、城镇化的意义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新课讲授
一、城镇化的意义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新课讲授
一、城镇化的意义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小结
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
2、城镇化标志:①城镇人口增加;
②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3、城镇化意义: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新课讲授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时间差异
新课讲授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2、世界城镇化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处于较低水平。
新课讲授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3、世界城镇化进程
30%
70%
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中期阶段(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势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发达国家
新课讲授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3、世界城镇化进程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思路点拨 1.结合图文材料,我国的城镇化特点可从城镇化速度、水平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等角度进行分析。成因可从国家政策、工业化进程、区域经济水平差异等角度进行分析。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1.城镇化特点: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城镇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
成因:改革开放后,农村产业化,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对城镇化带动作用明显。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2.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思路点拨 2.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差异较大,决定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城镇化水平的差异较大。
活动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2.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大。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小结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时间差异
2、世界城镇化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处于较低水平。
3、世界城镇化进程
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中期阶段(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势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发达国家
城 镇 化
第2课时
一、城镇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目录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新课讲授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问题
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新课讲授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问题
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贫民窟
新课讲授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
活动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巡警车至事故地点是否通畅,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交通堵塞,又该怎么办?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判定警车行驶路线是否畅通。如果遇到严重交通拥堵,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变更路线,或者安排距离事故地点较近,且不经过严重交通拥堵线路的警车前往。
活动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
5.由此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
定位事故地点—查询、定位最近的巡警车—查询巡警车与事故地点之间最近路线—将行驶路线发送给巡警车驾驶员。
网络叫车服务、快递、共享单车、120急救中心、城市管网建设、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等。
小结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2、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
课堂练习
“握手楼”是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南宁市“握手楼”数量逐渐增多,高度不断增高。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城中村的“握手楼”。据此完成(1)~(3)题。
(1)南宁市的“握手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
A.人口增加 B.土地紧张
C.环境恶化 D.交通拥堵
第(1)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且楼层越来越高,说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住房拥挤。
B
课堂练习
(2)“握手楼”集中区域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2)题,住房拥挤导致无规划乱建造房屋,致使房屋过于密集,通风、采光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B
课堂练习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第(3)题,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
A
课堂练习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2000年与201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第(1)题,城市交通图层和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反映了该地区的交通通达度和消费人口的多少,因此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
A
第(2)题,构成城市土地利用图层的信息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