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二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
地理(普)试卷
一、单项选择
1、“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句中提到的秦腔属于下列哪一一区的民俗(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2、读图5我国某省三年的产业结构图,该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是( )
( http: / / photo. / showpic.html" \l "blogid=5a18c50f0102dzqr&url=http: / / s15. / orignal / 5a18c50fxbffee334784e" \t "_blank )A.第一产业的比重略有回升 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
C.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速度最大 D.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到: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乌苏镇。在这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聚集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商人。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上面(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4、依据日记内容判断,此游客旅游时间选择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相邻国家( )
A.朝鲜 B.韩国 C.蒙古 D.俄罗斯
6、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
①辽宁省 ②河北省 ③山东省 ④天津市 ⑤江苏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⑤
7、列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这四省区按自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8、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区濒临东海 B.②省区北回归线穿过
C.③省区简称陕,省会太原 D.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区
9、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周期长是农作物品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B.旱涝频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山地多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读我国局部图,回答(10)~(11)题。
10、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
11、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自西向东流
C.自东向西流 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
12、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A、B、C三处适宜布局的农业部门分别是( )
气温(℃) 降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5 28 12 225 683
A.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
B.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果树栽培业
C.果树栽培业、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
D.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粮食种植业
13、下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图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B.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C.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D.填海造陆使海水逐年变浅
14、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15、下列关于湖南省会长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沙是湖南省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B.长沙位于洞庭湖湖畔
C.长沙是美丽的湘江之滨城市 D.长沙是著名的风筝之乡
读图,回答16--18题。
① ② ③ ④
16、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17.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18.山脉③两侧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东侧为湖北省,西侧为重庆市 B.东侧为湖南省,西侧为重庆市
C.东侧为陕西省,西侧为四川省 D.东侧为山西省,西侧为四川省
19、关于图示地区自然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
B.降水:甲<丙<乙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不大
D.植被东西变化明显
20、我国某湖泊面积2.8km2,海拔高度483m,
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引起该湖泊水位
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
B.降水
C.海陆位置
D.季风环流
21、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
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000公里
(如下图所示)。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
段含沙量急剧升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
A.河东沙地 B.库布齐沙漠
C.乌兰布和沙漠 D.河套平原
22、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D.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23、香港之所以“上天”(建设高层建设)、“入海”(填海造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眼光远大 B.资金雄厚 C.建筑水平高 D.人多地少
24、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上游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二、非选择题
26、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读“中国部分区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材料二 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1)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________省(简称)境内。
(2)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本地区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
材料三 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材料四 近几年,当地的果农栽培“红地球”葡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葡萄的栽培面积由不足700km2增加到2200km2。
地区 4~9月降水量(mm) ≥10℃有效积温℃
咸阳乾县 413.8 3966.9
咸阳礼泉 409.1 4086.6
法国波尔图 384.2 3466.8
(3)试分析渭北“旱腰带”地区葡萄种植的优势气象条件。
27、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区或产业区,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文件,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左下图)。目标是把金三角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特色原材料生产基地。
材料二:2012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其中,四轴是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右下图)
(1)材料一中,从石家庄经郑州、武汉到长沙,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从郑州往西安、兰州方向,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反映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沿__________线发展,图中__________(城市名称)服务范围最大。
(3)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分析“黄河金三角”作为我国能源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
(5)请从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黄河金三角” 能源生产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8、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江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
(3)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_________;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
(5)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发展与下列各项条件有关的是(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壤肥沃 ②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多雨
③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技术力量强 ④沿江靠海,地处“黄金海岸”
⑤依托本地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⑥经济意识开放,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⑦自古以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⑧以航空、水运为城市间的主要运输方式
A.①②③⑦ B.④⑤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⑥⑧
29、读图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分布在图中④、③两地的主要少数
民族分别是 ________ 族和 ________ 族。
30、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上图)。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下图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
高二地理(普)答案
一、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B D C B D A A C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D A D A C B D A A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晋
(2)①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 ②夏季地处内陆,受南部山地的阻挡,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小。 ③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加剧了该地的旱情
(3)①水热系数低 ②光照条件好 ③高原上的低山丘陵地形,昼夜温差大 ④≥10℃有效积温高,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雨热同期。
27、【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经度地带性(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2)交通线或铁路线、郑州
(3)旱涝、盐碱地、风沙
(4)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答对三点得满分)
(5)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进行“三废”的治理
2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特征。第(1)、(2)、(3)题,为识记内容。第(4)题,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第(5)题,可采用排除法作答,②⑤⑦⑧明显错误。
答案:(1)①湖北(鄂) ②重庆(渝)
(2)峡谷(V型河谷) 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平原)
(3)三峡水利枢纽(三峡) 水田农业(水田)
(4)D (5)C
29、【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陕西省 (2)回族 蒙古族
30、【答案】(1)西北风。百渎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岸(或吹离岸风),表层湖水流向东南。吴江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岸,且湖岸是向西的喇叭口(或水面狭长),有利于表层湖水的集聚。
(2)导致湖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构造运动。湖区周围地壳上升,湖面降低,岸线下移(反之,地壳下沉,湖面升高,岸线上移);②气候变化。气候冷湿,入湖水量大于湖水蒸发量,湖面扩大,岸线上移(反之,气候暖干,岸线下移)。
(3)解池位于中条山脉的西北,东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位于中条山脉夏季风的焚风区),空气干燥,降水少。
新干二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
地理(普)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1)
(2)①
②
③
(3)①
②
③
④
27、(1)
(2)
(3)
(4)
(5)
28、(1)① ②
(2)
(3)
(4)
(5)
29、(1)
(2)
30、(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