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7 19: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 了解作者,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解读文句、分析意境,鉴赏本词情致理趣。
3. 以短暂与永恒为欣赏要点,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
学习目标: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一的文体。又名曲子词、长
短 句 ,另有诗余、乐府等别称。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 一 首词的词 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内容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 ” 或 “阕 ”。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 在91字以上。
4.词的风格可分为婉 约和豪 放两派:
① 婉约派以 写闺情、离绪为主,词风清 丽 婉 约,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等
② 豪 放 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词风 大气磅礴,飘逸 洒脱, 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文体介绍:词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 苏)人。他的词长于写景抒情。音律谐美,语言雅淡,委婉含蓄,饶有余 味,是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从内容看,秦观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 题材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 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
秦观十分推崇苏轼,也颇得苏轼的赏识。他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lěi) 被当时人称为“苏门四学士”。
说法一: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
可能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
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 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 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女子 的 思 念。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说法二: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艺妓而作,写于湘南郴州。1096年春,
秦观被分配去编管郴州,在去郴州的路上他取道长沙,邂逅了一位艺 妓。这位艺妓素来仰慕秦观,秦观观其姿容秀美,出语真诚,遂亮明 身份。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要永远侍奉他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 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飞之日。到了郴州以后,秦观日夜思念那位艺 妓,但戴罪之身,相聚又谈何容易。于1097年的七夕,在郴州写下了 这 首 词 ,借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的情思。
不管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真实的,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词
的创作应该与秦观本人的情感经历 有 关 ,表达了他自己对于 爱情的态度,下面就让我们来走近这篇课文。
作 背 景 :

词 牌解读: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又名“鹊桥仙令”、“金风 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56个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一韵到 底。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后因欧阳 修在填写此词时,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故名。代表作品有 苏轼《鹊桥仙 · 七夕》、秦观《鹊桥仙 · 纤云弄巧》等。
xiān tiáo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
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
文本朗读:
鹊桥仙
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 风玉露一相逢,便 胜 却人 间 无 数 。
【纤云弄巧】:纤细的云编织出各种巧妙的图案样式,比喻织女制作云
锦的手艺高超。
【飞星传恨】: 流星传递分别的愁苦。
【银汉迢迢暗度】: 夜里渡过辽阔的天河。
【金风】: 指秋风。五行学说以秋天与金相配。 【胜却】: 胜过。
句 意 :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 的愁怨,遥远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 貌合神离的夫妻。
上阕总结:情侣奔赴鹊桥相会(相逢)
柔情似水,佳期如 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佳期】: 指重聚相守的美好时光。
【忍顾鹊桥归路】:怎么忍心回望由鹊桥回去的路。
【朝朝暮暮】: 指朝夕相守。
句 意: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相会如梦似幻,分别 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下阙总结:情侣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离别)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而不是“爱”
①恨是离愁别恨。
②牛郎织女之间隔着银河,近在咫尺,能相视,却不能相守, 用一个“恨”字,更能突出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
③而“爱”的情感传达没有“恨”那么深刻、那么有力量。
文本解读:
“银汉迢迢” 迢迢”好在哪里 如何王 里解“暗度”
● “银汉迢迢暗度”中的“迢迢”本义是遥远辽阔的样子,在此处形容银河。
●一方面写出了银河的辽阔,另一方面写出了牛郎织女相距之遥、相见之难,
体现了二人相思之苦。
● 在此不仅形容银河之辽阔、也表明他们的相思如银河水绵绵无边。
“暗度”则点明渡河的时间、情景,与题意“七夕”相对,千里迢迢来相 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运用了什么打情
方式
① 寄情于景:“金风”指秋风,点明相逢的时节,秋天的早晨。“金”字, 极言时间之珍贵,相聚之难得;“玉露”指秋天的露水,“玉”字,突出
晶莹剔透的特点,象征着他们的爱情纯洁而高贵。
②直抒胸臆:“便胜却人间无数”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 却心心相印,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难得相聚,他们互诉衷肠,胜过尘世间那 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b e
5.怎样理解“一”与“无数”的对比
①“一”是牛郎织女这对久别的情侣于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 之畔相会的一刻!同时又表明牛郎织女的爱情是圣洁至极的灵魂
之 爱 。
② “无数”是指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是朝欢暮乐的凡俗之爱。
③虽然一年只有一次 的 相 逢 ,却抵得过尘世间千万遍的相逢。
“柔情似水”着重写情 态, 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里
的水,含有微波荡漾、绵绵不断之意。
“佳期如梦”着重写心 态, 极言相会之不易。既点出了欢 会 的 短 暂 ,又真实
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
6.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柔情 银河之水 真挚深厚的爱情
水柔似情
情深如水
梦境 即将分离的不舍
比 喻
美 好
佳期
短暂
7.“忍顾的桥归略”中的“忍顾”一词好在哪里
① “忍顾”是“不忍心回头看”的意思,“忍顾鹊桥归路”写不忍
心回头看刚刚相会过的鹊桥和分离时的归路。因为相逢太短暂,不 舍分离,但又不得不分离。这也是“恨”之所在。
②一个“忍”字,含有无 限惜别之情 ,含有无限辛酸之泪,委 婉 含 蓄地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恋人又要被迫分别时的深深不舍。
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厮守,但只要彼此真诚相爱,也比其他
朝夕相伴却爱意有尽的庸人之爱可贵得多。
虽形影不离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有尽期的爱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8 . 如 何 理 解 “ 两 情 若 是 久 长 时 , 乂 岂 在 朝 朝 暮 暮 ”
牛郎织女的爱情
普通人的爱情
胜却无数
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厮守,但只要彼此真诚相爱,也
比其他朝夕相伴却爱意有尽的庸人之爱可贵得多。
虽形影不离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有尽期的爱
牛郎织女的爱情 普通人的爱情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8 . 如 何 理 解 “ 两 情 若 是 久 长 时 , 乂 岂 在 朝 朝 暮 暮 ”
胜却无数
这是一首咏七夕节的词。词人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
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郎织女相会,下片写他 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与人 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跌宕起伏地讴歌了美好的 爱 情 。
小 结 :
情景默写:
(1)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 句子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2)《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 守的美好,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 胜 却 人 间 无数”
(3) 《鹊桥仙》巧妙表现牛郎织女临别时依恋怅惘的句子是: “ 忍顾鹊桥归路 ! ”
(4)《鹊桥仙》中,“ 柔情似水 ”照应“银汉迢迢”,以景设 喻,写两情相会温柔缠绵; 佳期如梦 ”写七夕佳期竟然像梦 幻,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