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5分)
选择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C D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D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5分)
16.(14 分)
(1)(6 分)
图略;
收入包括降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和地下水,支出包括蒸发和下渗。
(2)(4 分)
湖区面积大;周边山区火山岩广布,矿物质来源丰富;位于盆地,地势低洼;多条河流
携带盐分,聚集在低洼区;降水少,蒸发量大,长期积累形成大量盐矿资源。
(3)(4 分)
开发钾盐用于生产钾肥,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发
锂盐可用于生产锂电池,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开发镁盐可为工业提供金属镁资源,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盐矿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增加国家
资源储备和供给,降低对外资源依存,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等。
17.(11 分)
(1)(4 分)
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缓坡地带,排水条件好。
(2)(4 分)
垄沟结合,利于排水,防止积水内涝;覆盖黑膜,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有效
抑制杂草生长等。
(3)(3 分)
采用电商销售模式,按订单及时采摘;提高保鲜技术;加强与物流合作,提高运输保障
等。
18.(12 分)
(1)(6 分)
特征:海冰范围减少;海冰范围季节变化明显,冬季(9 月)最大,夏季(2 月)最小;
9月-次年 2月海冰范围减少,2 月-9 月海冰范围增加。
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范围减少;南极气温季节变化大,海冰范围季节变化明显;
冬季(9 月),南极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海冰范围大(夏季,反之);9 月-次年 2
月,南极气温升高,部分海冰消融,海冰范围减少(2 月-9 月,反之)。
(2)(3 分)
纬度高,气候酷寒,干燥,烈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抗外界干扰能力
弱;气候变化期,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着人类活动对南极的影响,可能造成生态环境
破坏。
(3)(3 分)
多种能源互补,为南极科考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
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19.(11 分)
(1)(4 分)
自然原因:地处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气候不稳
定,导致土地易退化;
人文原因:随着人口增长,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草场破坏
严重。
(2)(4 分)
发电板可遮挡阳光,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利于植物生长;板下种植植物,减少土地裸
露面积,防止风沙侵袭;外围沙障和固沙林可削减风力,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等。
(3)(3 分)
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依托资源互补和产业关联,促进产业、资源、资金、人才等在区域
间流动,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
20.(7 分)
表现水平 分值 水平描述
水平 4 7 三个及以上角度,实例恰当,逻辑严谨,准确运用地理术语
水平 3 5 三个角度,实例较恰当,逻辑较严谨,运用地理术语
水平 2 3 两个角度,有实例,逻辑基本完整,运用地理术语
水平 1 1 角度单一,有实例,缺乏逻辑,无地理术语
水平 0 0 未作答、无实例,无关
宏观可从条件和意义角度,具体可从交通运输需求、建设条件、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交
通、生态、社会等角度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