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20 17:44:29

文档简介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2022年12月18日,第22届世界杯在卡塔尔落下帷幕。该国新建、改建了八座球场,其中“974”球场是用974个从中国定制的大型集装箱留缝拼接而成,也是本届世界杯唯一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下图示意卡塔尔八座球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塔尔世界杯八座球场的空间分布具有(  )
A.集聚性 B.分散性 C.均衡性 D.随机性
2.“974”球场最有可能是图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3.“974”球场成为唯一一座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主要得益于(  )
①夏季风带来水汽降温②冬季风带来冷空气降温③海陆风加快场馆散热④集装箱空隙加快散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A
2.C
3.D
【知识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卡塔尔: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石油、天然气产业是卡经济支柱,国民极其富裕。
1.A.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卡塔尔世界杯八座球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呈现集聚性的分布特征,A正确;
B.球场集聚分布,不具有分散性,B错误;
C.球场集聚分布,不具有均衡性,C错误;
D.球场的分布是基于本国内的经济、交通、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具有随机性,D错误。
故答案为:A。
2.根据材料信息“974”球场是用974个从中国定制的大型集装箱留缝拼接而成”可知,974球场需要利用海洋运输大型集装箱,位置应位于沿海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图中乙丁距离海洋较甲丙远;结合材料信息“也是本届世界杯唯一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可知,丙处建设球场较于甲处受海水调节作用明显,在海陆风影响下加快场馆散热,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根据所学知识和地理位置图可知,974球场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调节作用明显,气温较低,同时受海风影响明显,降温效果较好,海陆风加快场馆散热,③正确、①②错误;根据材料中“集装箱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可得集装箱之间空隙较大,有利于通风散热,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4.(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故答案为:A。(2)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故答案为:D。(3)由(1)(2)题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某机构对南京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在31省市间的流入流出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流出比率”和“流入比率”均值分别为1.78%和1.32%。以均值为界将31省市划分为双向流动、流入、流出、弱流动4种类型(如下图,未包含江苏省及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出比率”——各省流出到南京高校的生源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值
“流入比率”——南京高校毕业生流入各省的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值
5.根据流入比率和流出比率,对四类省份分类正确的是(  )
A.类型I——双向流动型 B.类型Ⅱ——弱流动型
C.类型III——流出型 D.类型IV——流入型
6.甲省市可能是(  )
A.贵州省 B.上海市 C.北京市 D.四川省
【答案】5.A
6.C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宗教信仰等。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5.A.读图可知,类型I为高流入率和高流出率省区,为双向流动型,A正确。
B.类型Ⅱ为高流入率,低流出率省区,为流入型,B错误。
C.类型III为低流入率和低流出率省区,为弱流动型 ,C错误。
D.类型IV为低流入率和高流出率省区,为流出型,D错误。
故答案为:A。
6.甲省位于类型Ⅱ区域,为流入型。贵州省和四川省经济发展欠发达,应为流出型;上海市与北京市相比,上海市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且受首都经济、房价、交通、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上海的流入比例比北京略高,因此图中的乙为上海,甲为北京,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①鲁中南种植多种农作物,非粮化率高②鲁西北种植多种农作物,非粮化率高
③鲁中南规模经营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④鲁西北规模经营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最可能是(  )
A.棉花 B.花生 C.玉米 D.蔬菜
9.为保障山东省粮食安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加大蔬菜种植补贴力度 B.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C.大力推进耕地规模经营 D.提高水果收购价格
【答案】7.D
8.D
9.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非粮化影响因素:
经济效益:种植非粮食作物往往比种植粮食作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农民选择“非粮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增加,这也促进了农民进行“非粮化”种植。
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不同的作物,这也影响了耕地的使用方式。
政策导向:政府的农业政策、补贴政策等也会对农民种植决策产生影响。
7.鲁中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种植花生、地瓜等杂粮作物,非粮化率高,①正确。鲁西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且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②错误。鲁中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利于粮食作物规模经营,非粮化率高,③错误。鲁西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粮食作物规模经营,非粮化率低,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玉米均属于粮食作物,不符合“非粮化”类型。棉花、花生、蔬菜不属于粮食作物,其中蔬菜的经济价值最高,在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蔬菜最可能是当地“非粮化”种植类型,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9.加大蔬菜种植补贴力度和提高水果收购价格,可能会促进非粮食作物的种植,从而不利于粮食安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可以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粮食安全;大力推进耕地规模经营虽然可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但也可能使得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流水与风力作用 B.流水与海浪作用
C.海浪与风力作用 D.海浪与生物作用
12.下列不属于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国内供应能力低 B.对外依赖程度高
C.国外供应商垄断 D.进口来源多样
【答案】10.C
11.B
12.D
【知识点】海岸地貌;矿物与岩石;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解析】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10.根据材料“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可排除乙(中生代变质岩)、丁(中生代沉积岩);图中显示,采矿区位于沿海,应远离成矿物质的来源地,表明需要外力侵蚀搬运沉积才能形成采矿区的锆砂矿,与甲相比,丙地临近河流,有河流与采矿区相连,具有流水侵蚀搬运沉积的可能性,因此丙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1.材料信息表明,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说明锆砂矿主要直接由海水沉积作用富集形成,一般高潮线以下是海水运动(波浪等)最频繁的地带,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表明此时海水运动(波浪等)频繁越过高潮线之上,应是飓风(旋风)、风暴潮多发,大的波浪越过高潮线向上搬运含锆重砂矿物,并在之上沉积;同时,当地位于南半球10°-20°之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3月为当地的湿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对成矿物质的侵蚀作用和砂搬运作用强,使得进入沿岸海水的含锆重砂矿物多,容易被波浪带入高潮线之上沉积;风力作用与高潮线以上的沉积关系不大;生物作用可能影响沉积物的分布,但不是1-3月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的主要原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2.A.材料信息表明,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因此国内锆资源储量、产量应都不高,应以进口为主,因此“国内供应能力低,A错误;
B.我国对外依赖程度高,B错误;
C.而锆资源的开发和供应主要把持在发达国家少数供应商手中,垄断性强,C错误;
D.我国进口的来源集中,从而构成严重的供应安全问题,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造船业是资本、技术以及劳动力融合的密集型产业。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开始向亚洲国家进行产业转移。LNG(液化天然气)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建造难度极高,目前仅有美国、中国、韩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有能力建造。韩国定价是中国的近3倍但仍然把持世界绝大多数LNG船的订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转出造船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少 B.人力成本高 C.技术落后 D.资金短缺
14.韩国至今仍把持大多数LNG船等高端船只订单是因为(  )
A.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具备完整的产业链
C.技术先进、科技领先 D.多良港,距市场近
【答案】13.B
14.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气候、水源、原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技术、劳动力、交通、个人偏好、环境等。
13.A.二战后,海运业发展,船只的市场需求未减少,A错误;
B.造船业向亚洲国家转移,亚洲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是主要原因,B正确;
C.造船业需要较高的技术,欧美主要造船国家技术水平较高,C错误;
D.欧美国家经济发达,资金实力雄厚,D错误。
故答案为:B。
14.A.韩国承接造船业的时间并不长,A错误;
B.有能力建造的国家均有完整的产业链,B错误;
C.结合材料“建造难度极高”可知,LNG船等高端船只建造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因此韩国至今仍把持大多数LNG船等高端船只订单关键是因为技术先进、科技领先,C正确;
D.与我国相比,韩国的优良港湾、距离市场的距离,并不具有优势,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通过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低碳发展。目前,全球数据中心主要通过海底电缆互联。2023年11月24日,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国际海缆的登陆站点之一)附近海域下水,该海域处于琼东上升流范围区。海底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对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陵水海底数据中心位置示意图。
(1)分析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
(2)说明“陆数海算”对国家安全的地理意义。
(3)简述海底数据中心落户海南自贸港给当地产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该海域受上升流影响水温较低,利于数据仓降温,降低运营成本;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之一,便于与国际数据联系;海南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该地海域面积广阔,满足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用地需求。
(2)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土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利用海水对设备进行散热冷却,减少能源消耗,保障能源安全;(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升国家经济安全;海底隐蔽,且海洋环境(水下温度、压力)相对稳定,利于保护数据的安全。
(3)吸引数据加工、数据服务等相关数据产业在此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增加海洋产业新增长点,推动海南自贸港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促进当地旅游、商务、物流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实现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光电/海洋牧场跨产业融合。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结合材料“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而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带宽速度快,有利于加强与国际数据联系,有利于陵水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结合图中等温线信息,数据中心的设备需要降温,当地水温受上升流影响相对较低,有利于设备散热降温,降低能耗成本。此外该地海域面积广阔,满足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用地需求。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数据中心设备需要降温,能耗较大,海水对设备的散热冷却减少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其次,由于借助自然水体降温,降低能源消耗,也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陆数海算”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陆地土地压力,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另外,海底环境较为隐蔽,且海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外部条件较稳定,有利于保护数据安全;“陆数海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升国家经济安全。
(3)海底数据中心落户,能够带动相关数据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海底数据中心能够为海南数据产业提供服务支撑,促进海南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数据加工和数据服务等相关数据产业在此集聚;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能够促进海洋海洋产业发展,吸引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此集聚和发展,增加海洋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海南市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数据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海南市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光电/海洋牧场等产业存在一定关联,该数据中心能够促进与这些产业实现跨产业融合。
【点睛】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气候、水源、原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技术、劳动力、交通、个人偏好、环境等。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结合材料“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而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带宽速度快,有利于加强与国际数据联系,有利于陵水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结合图中等温线信息,数据中心的设备需要降温,当地水温受上升流影响相对较低,有利于设备散热降温,降低能耗成本。此外该地海域面积广阔,满足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用地需求。
(2)国家安全主要包括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等。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数据中心设备需要降温,能耗较大,海水对设备的散热冷却减少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其次,由于借助自然水体降温,降低能源消耗,也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陆数海算”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陆地土地压力,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另外,海底环境较为隐蔽,且海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外部条件较稳定,有利于保护数据安全;“陆数海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升国家经济安全。
(3)海底数据中心落户,能够带动相关数据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海底数据中心能够为海南数据产业提供服务支撑,促进海南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数据加工和数据服务等相关数据产业在此集聚;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能够促进海洋海洋产业发展,吸引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此集聚和发展,增加海洋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海南市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数据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海南市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光电/海洋牧场等产业存在一定关联,该数据中心能够促进与这些产业实现跨产业融合。
16.(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沙(或雪)流是指当风力达到启动风速时沙粒(或雪粒)随风运动的现象。库木托拜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冬季降水多。克特公路库木托拜沙漠段呈南北走向,路面两旁地形起伏。由于冬季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沙漠段常发生风沙—风雪复合灾害,甚至路面被掩埋。当地曾在路段外设置草方格,以达到固沙目的,但在冬季失效。下图反映2016年12月14日沙漠段风向与风速的日变化情况,表格反映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
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
粒径(mm) 0.1~0.25 0.25~0.5 0.5~1 >1
启动 风速(m/s) 表层新雪 2  
下层积雪 3.7~4.2 6~8  
底层沙粒 4 5.6 6.7 7.1
(1)分析12月14日克特公路沙漠段出现风沙—风雪复合灾害的条件。
(2)从风速及沙粒粒径的角度,分析该日00:00-6:00风沙—风雪流复合运动的形成过程。
(3)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对草方格外围、草方格内侧及路面两旁提出防灾减灾措施。
【答案】(1)途径沙漠地区,具有丰富的沙源,冬季降雪多,雪量大;该日风速大,多时段风速超过启动风速;路面有起伏,且风向与公路近乎垂直相交,风速减弱,风沙(雪)掩埋路面。
(2)00:00-6:00风速逐渐增大,当风速达到2m/s时,表层新雪被风蚀搬运,产生风雪流,下层积雪出露地表;风速达到3.7m/s以上时,下层积雪被风蚀搬运,风雪流加强;随着下层积雪逐渐侵蚀,部分沙粒出露地表;露出地表的小沙粒,随着风速增加(>4m/s时),形成风沙流(风雪流和风沙流呈斑状分布);形成风雪流和风沙流的复合运动,风速达到7.1m/s以上时,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加强。
(3)措施:在草方格外侧设置多条平行阻沙栅栏,减少风沙和风雪活动输移量;草方格和道路之间种植耐旱植物,减少风蚀并拦截风沙(雪);平整道路两旁起伏地形,减少风沙-风雪流在路面的堆积。
【知识点】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
(1)沙源:地处沙漠地区,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沙粒,这是形成风沙的物质基础。雪源:冬季降水多,有大量积雪,为风雪流提供了条件。风速条件:12月14日这一天很多时段的风速都超过了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具备了搬运和移动它们的动力。地形:公路走向与风向近乎垂直,且路面两旁有起伏,这种地形会导致风在经过时速度发生变化,容易使风沙和风雪堆积。
(2)由图可知,00:00-6:00时段内风速逐渐增大,随着风速逐渐增大,达到2m/s时,这个风速可以吹动较松软的表层新雪,新雪开始被风携带形成风雪流。当风速继续增大到3.7m/s以上,更强的风力能够侵蚀下层积雪,使下层积雪也开始被搬运,风雪流的规模和强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下层积雪不断被吹走,原本被覆盖的底层沙粒就会逐渐露出地表。当风速达到4m/s以上时,小沙粒就会被吹起来形成风沙流,此时风雪流和风沙流同时存在,由于二者的粒径和运动特点不同,所以会呈斑状分布。当风速达到7.1m/s以上时,风力更强,对沙粒和积雪的搬运能力更强,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也就更为剧烈和复杂。
(3)草方格外围设置平行阻沙栅栏,可以在风沙和风雪到达草方格之前就进行阻挡和拦截,减少进入草方格区域的风沙和风雪量,从而降低对公路的影响。草方格内侧种植耐旱植物,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风蚀,同时植物的枝叶可以阻挡风沙和风雪的直接冲击,起到拦截作用,避免它们直接冲向路面。平整路面两旁起伏地形,使风在经过时不会因为地形起伏而形成局部的风力变化和漩涡,减少风沙和风雪在此处的堆积,降低对路面的掩埋风险。
【点睛】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同一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例如,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 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部分的相应变化,乃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这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区域。这要求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综上所述,自然地理的整体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12月14日克特公路沙漠段出现风沙—风雪复合灾害的条件从沙源、雪源、风速、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沙源:地处沙漠地区,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沙粒,这是形成风沙的物质基础。雪源:冬季降水多,有大量积雪,为风雪流提供了条件。风速条件:12月14日这一天很多时段的风速都超过了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具备了搬运和移动它们的动力。地形:公路走向与风向近乎垂直,且路面两旁有起伏,这种地形会导致风在经过时速度发生变化,容易使风沙和风雪堆积。
(2)由图可知,00:00-6:00时段内风速逐渐增大,随着风速逐渐增大,达到2m/s时,这个风速可以吹动较松软的表层新雪,新雪开始被风携带形成风雪流。当风速继续增大到3.7m/s以上,更强的风力能够侵蚀下层积雪,使下层积雪也开始被搬运,风雪流的规模和强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下层积雪不断被吹走,原本被覆盖的底层沙粒就会逐渐露出地表。当风速达到4m/s以上时,小沙粒就会被吹起来形成风沙流,此时风雪流和风沙流同时存在,由于二者的粒径和运动特点不同,所以会呈斑状分布。当风速达到7.1m/s以上时,风力更强,对沙粒和积雪的搬运能力更强,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也就更为剧烈和复杂。
(3)草方格外围设置平行阻沙栅栏,可以在风沙和风雪到达草方格之前就进行阻挡和拦截,减少进入草方格区域的风沙和风雪量,从而降低对公路的影响。草方格内侧种植耐旱植物,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风蚀,同时植物的枝叶可以阻挡风沙和风雪的直接冲击,起到拦截作用,避免它们直接冲向路面。平整路面两旁起伏地形,使风在经过时不会因为地形起伏而形成局部的风力变化和漩涡,减少风沙和风雪在此处的堆积,降低对路面的掩埋风险。
17.(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建造取决于海平面上升速率和泥沙堆积速率之间的平衡关系,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流域地貌、河口沉积盆地基底地形等有关。下表反映长江、恒河及珠江建坝前水文水系特征,河口潮差及三角洲开始建造的时间。
河流 流域面积/km2 长度/km 年径流量/km3 年输沙量/t 河口潮差/m 三角洲开始建造时间(距今)/万年
长江 18×105 6380 953 4.8×108 2.7 0.8
恒河 16×105 2510 550 10×108 3.4~3.8 1.1
珠江 4.3×105 2214 302 0.8×108 0.9~1.6 0.8
(1)简述距今0.8万年前后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泥沙沉积速率数量关系的变化
(2)试推断珠江三角洲开始建造的时间不晚于其他三角洲的原因。
(3)分析恒河年输沙量大于长江年输沙量的原因。
【答案】(1)距今0.8万年前,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泥沙沉积速率;距今0.8万年,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泥沙沉积速率;距今0.8万年后,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珠江三角洲河口潮差小,海流动力弱,利于泥沙沉积;河口沉积盆地基底浅,利于泥沙淤积并出露。
(3)恒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河落差相当,恒河流程短,长江流程长;长江流程长、流经江汉盆地、洞庭等数个沉积区,年输沙量较少。恒河流程短,泥沙沉积少,年输沙量大。
【知识点】河流地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1)三角洲为河流挟带泥沙在入海口堆积而成。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时间为距今0.8万年。因此距今0.8万年前,长江没有形成三角洲,因此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泥沙沉积速率,无法形成三角洲;而距今0.8万年,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泥沙沉积速率,海平面上升速率和泥沙堆积速率达到平衡;距今0.8万年后,三角洲形成并逐渐扩大,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珠江三洲河口潮差为0.9~1.6米,潮差小,海流动力弱,海水侵蚀作用弱,利于泥沙沉积;河口沉积盆地基底浅,可容纳泥沙的水下空间较小,利于泥沙淤积并出露。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河源头海拔相近,整体河流的落差相当,但恒河流程短,长江流程长,因此恒河整体纵比降大,水流较急,搬运能力强,挟带更多泥沙,沿途泥沙沉积少,年输沙量大;长江流程长,整体纵比降小,水流速度较慢,搬运能力更弱,且流经江汉盆地、洞庭等数个沉积区,泥沙的搬运能力较弱,沿途泥沙沉积多,年输沙量较少。
【点睛】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描述的是河流的集水河道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态、河道特征、支流数量与形态;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描述的是河流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位与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航运价值。
(1)三角洲为河流挟带泥沙在入海口堆积而成。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时间为距今0.8万年。因此距今0.8万年前,长江没有形成三角洲,因此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泥沙沉积速率,无法形成三角洲;而距今0.8万年,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泥沙沉积速率,海平面上升速率和泥沙堆积速率达到平衡;距今0.8万年后,三角洲形成并逐渐扩大,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珠江三洲河口潮差为0.9~1.6米,潮差小,海流动力弱,海水侵蚀作用弱,利于泥沙沉积;河口沉积盆地基底浅,可容纳泥沙的水下空间较小,利于泥沙淤积并出露。
(3)可从携带泥沙量和中途沉积数量等角度展开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河源头海拔相近,整体河流的落差相当,但恒河流程短,长江流程长,因此恒河整体纵比降大,水流较急,搬运能力强,挟带更多泥沙,沿途泥沙沉积少,年输沙量大;长江流程长,整体纵比降小,水流速度较慢,搬运能力更弱,且流经江汉盆地、洞庭等数个沉积区,泥沙的搬运能力较弱,沿途泥沙沉积多,年输沙量较少。
1 / 1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2022年12月18日,第22届世界杯在卡塔尔落下帷幕。该国新建、改建了八座球场,其中“974”球场是用974个从中国定制的大型集装箱留缝拼接而成,也是本届世界杯唯一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下图示意卡塔尔八座球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塔尔世界杯八座球场的空间分布具有(  )
A.集聚性 B.分散性 C.均衡性 D.随机性
2.“974”球场最有可能是图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3.“974”球场成为唯一一座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主要得益于(  )
①夏季风带来水汽降温②冬季风带来冷空气降温③海陆风加快场馆散热④集装箱空隙加快散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某机构对南京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在31省市间的流入流出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流出比率”和“流入比率”均值分别为1.78%和1.32%。以均值为界将31省市划分为双向流动、流入、流出、弱流动4种类型(如下图,未包含江苏省及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出比率”——各省流出到南京高校的生源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值
“流入比率”——南京高校毕业生流入各省的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值
5.根据流入比率和流出比率,对四类省份分类正确的是(  )
A.类型I——双向流动型 B.类型Ⅱ——弱流动型
C.类型III——流出型 D.类型IV——流入型
6.甲省市可能是(  )
A.贵州省 B.上海市 C.北京市 D.四川省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①鲁中南种植多种农作物,非粮化率高②鲁西北种植多种农作物,非粮化率高
③鲁中南规模经营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④鲁西北规模经营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最可能是(  )
A.棉花 B.花生 C.玉米 D.蔬菜
9.为保障山东省粮食安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加大蔬菜种植补贴力度 B.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C.大力推进耕地规模经营 D.提高水果收购价格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流水与风力作用 B.流水与海浪作用
C.海浪与风力作用 D.海浪与生物作用
12.下列不属于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国内供应能力低 B.对外依赖程度高
C.国外供应商垄断 D.进口来源多样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造船业是资本、技术以及劳动力融合的密集型产业。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开始向亚洲国家进行产业转移。LNG(液化天然气)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建造难度极高,目前仅有美国、中国、韩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有能力建造。韩国定价是中国的近3倍但仍然把持世界绝大多数LNG船的订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转出造船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少 B.人力成本高 C.技术落后 D.资金短缺
14.韩国至今仍把持大多数LNG船等高端船只订单是因为(  )
A.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具备完整的产业链
C.技术先进、科技领先 D.多良港,距市场近
15.(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通过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低碳发展。目前,全球数据中心主要通过海底电缆互联。2023年11月24日,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国际海缆的登陆站点之一)附近海域下水,该海域处于琼东上升流范围区。海底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对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陵水海底数据中心位置示意图。
(1)分析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
(2)说明“陆数海算”对国家安全的地理意义。
(3)简述海底数据中心落户海南自贸港给当地产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16.(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沙(或雪)流是指当风力达到启动风速时沙粒(或雪粒)随风运动的现象。库木托拜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冬季降水多。克特公路库木托拜沙漠段呈南北走向,路面两旁地形起伏。由于冬季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沙漠段常发生风沙—风雪复合灾害,甚至路面被掩埋。当地曾在路段外设置草方格,以达到固沙目的,但在冬季失效。下图反映2016年12月14日沙漠段风向与风速的日变化情况,表格反映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
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
粒径(mm) 0.1~0.25 0.25~0.5 0.5~1 >1
启动 风速(m/s) 表层新雪 2  
下层积雪 3.7~4.2 6~8  
底层沙粒 4 5.6 6.7 7.1
(1)分析12月14日克特公路沙漠段出现风沙—风雪复合灾害的条件。
(2)从风速及沙粒粒径的角度,分析该日00:00-6:00风沙—风雪流复合运动的形成过程。
(3)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对草方格外围、草方格内侧及路面两旁提出防灾减灾措施。
17.(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建造取决于海平面上升速率和泥沙堆积速率之间的平衡关系,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流域地貌、河口沉积盆地基底地形等有关。下表反映长江、恒河及珠江建坝前水文水系特征,河口潮差及三角洲开始建造的时间。
河流 流域面积/km2 长度/km 年径流量/km3 年输沙量/t 河口潮差/m 三角洲开始建造时间(距今)/万年
长江 18×105 6380 953 4.8×108 2.7 0.8
恒河 16×105 2510 550 10×108 3.4~3.8 1.1
珠江 4.3×105 2214 302 0.8×108 0.9~1.6 0.8
(1)简述距今0.8万年前后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泥沙沉积速率数量关系的变化
(2)试推断珠江三角洲开始建造的时间不晚于其他三角洲的原因。
(3)分析恒河年输沙量大于长江年输沙量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3.D
【知识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卡塔尔: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石油、天然气产业是卡经济支柱,国民极其富裕。
1.A.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卡塔尔世界杯八座球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呈现集聚性的分布特征,A正确;
B.球场集聚分布,不具有分散性,B错误;
C.球场集聚分布,不具有均衡性,C错误;
D.球场的分布是基于本国内的经济、交通、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具有随机性,D错误。
故答案为:A。
2.根据材料信息“974”球场是用974个从中国定制的大型集装箱留缝拼接而成”可知,974球场需要利用海洋运输大型集装箱,位置应位于沿海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图中乙丁距离海洋较甲丙远;结合材料信息“也是本届世界杯唯一不用安装降温系统的球场”可知,丙处建设球场较于甲处受海水调节作用明显,在海陆风影响下加快场馆散热,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根据所学知识和地理位置图可知,974球场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调节作用明显,气温较低,同时受海风影响明显,降温效果较好,海陆风加快场馆散热,③正确、①②错误;根据材料中“集装箱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可得集装箱之间空隙较大,有利于通风散热,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4.【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故答案为:A。(2)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故答案为:D。(3)由(1)(2)题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
【答案】5.A
6.C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宗教信仰等。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5.A.读图可知,类型I为高流入率和高流出率省区,为双向流动型,A正确。
B.类型Ⅱ为高流入率,低流出率省区,为流入型,B错误。
C.类型III为低流入率和低流出率省区,为弱流动型 ,C错误。
D.类型IV为低流入率和高流出率省区,为流出型,D错误。
故答案为:A。
6.甲省位于类型Ⅱ区域,为流入型。贵州省和四川省经济发展欠发达,应为流出型;上海市与北京市相比,上海市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且受首都经济、房价、交通、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上海的流入比例比北京略高,因此图中的乙为上海,甲为北京,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D
8.D
9.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非粮化影响因素:
经济效益:种植非粮食作物往往比种植粮食作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农民选择“非粮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增加,这也促进了农民进行“非粮化”种植。
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不同的作物,这也影响了耕地的使用方式。
政策导向:政府的农业政策、补贴政策等也会对农民种植决策产生影响。
7.鲁中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种植花生、地瓜等杂粮作物,非粮化率高,①正确。鲁西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且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非粮化率低,②错误。鲁中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利于粮食作物规模经营,非粮化率高,③错误。鲁西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粮食作物规模经营,非粮化率低,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玉米均属于粮食作物,不符合“非粮化”类型。棉花、花生、蔬菜不属于粮食作物,其中蔬菜的经济价值最高,在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蔬菜最可能是当地“非粮化”种植类型,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9.加大蔬菜种植补贴力度和提高水果收购价格,可能会促进非粮食作物的种植,从而不利于粮食安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可以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粮食安全;大力推进耕地规模经营虽然可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但也可能使得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0.C
11.B
12.D
【知识点】海岸地貌;矿物与岩石;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解析】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10.根据材料“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可排除乙(中生代变质岩)、丁(中生代沉积岩);图中显示,采矿区位于沿海,应远离成矿物质的来源地,表明需要外力侵蚀搬运沉积才能形成采矿区的锆砂矿,与甲相比,丙地临近河流,有河流与采矿区相连,具有流水侵蚀搬运沉积的可能性,因此丙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1.材料信息表明,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说明锆砂矿主要直接由海水沉积作用富集形成,一般高潮线以下是海水运动(波浪等)最频繁的地带,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表明此时海水运动(波浪等)频繁越过高潮线之上,应是飓风(旋风)、风暴潮多发,大的波浪越过高潮线向上搬运含锆重砂矿物,并在之上沉积;同时,当地位于南半球10°-20°之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3月为当地的湿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对成矿物质的侵蚀作用和砂搬运作用强,使得进入沿岸海水的含锆重砂矿物多,容易被波浪带入高潮线之上沉积;风力作用与高潮线以上的沉积关系不大;生物作用可能影响沉积物的分布,但不是1-3月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的主要原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2.A.材料信息表明,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因此国内锆资源储量、产量应都不高,应以进口为主,因此“国内供应能力低,A错误;
B.我国对外依赖程度高,B错误;
C.而锆资源的开发和供应主要把持在发达国家少数供应商手中,垄断性强,C错误;
D.我国进口的来源集中,从而构成严重的供应安全问题,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3.B
14.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气候、水源、原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技术、劳动力、交通、个人偏好、环境等。
13.A.二战后,海运业发展,船只的市场需求未减少,A错误;
B.造船业向亚洲国家转移,亚洲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是主要原因,B正确;
C.造船业需要较高的技术,欧美主要造船国家技术水平较高,C错误;
D.欧美国家经济发达,资金实力雄厚,D错误。
故答案为:B。
14.A.韩国承接造船业的时间并不长,A错误;
B.有能力建造的国家均有完整的产业链,B错误;
C.结合材料“建造难度极高”可知,LNG船等高端船只建造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因此韩国至今仍把持大多数LNG船等高端船只订单关键是因为技术先进、科技领先,C正确;
D.与我国相比,韩国的优良港湾、距离市场的距离,并不具有优势,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1)该海域受上升流影响水温较低,利于数据仓降温,降低运营成本;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之一,便于与国际数据联系;海南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该地海域面积广阔,满足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用地需求。
(2)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土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利用海水对设备进行散热冷却,减少能源消耗,保障能源安全;(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升国家经济安全;海底隐蔽,且海洋环境(水下温度、压力)相对稳定,利于保护数据的安全。
(3)吸引数据加工、数据服务等相关数据产业在此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增加海洋产业新增长点,推动海南自贸港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促进当地旅游、商务、物流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实现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光电/海洋牧场跨产业融合。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结合材料“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而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带宽速度快,有利于加强与国际数据联系,有利于陵水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结合图中等温线信息,数据中心的设备需要降温,当地水温受上升流影响相对较低,有利于设备散热降温,降低能耗成本。此外该地海域面积广阔,满足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用地需求。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数据中心设备需要降温,能耗较大,海水对设备的散热冷却减少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其次,由于借助自然水体降温,降低能源消耗,也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陆数海算”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陆地土地压力,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另外,海底环境较为隐蔽,且海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外部条件较稳定,有利于保护数据安全;“陆数海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升国家经济安全。
(3)海底数据中心落户,能够带动相关数据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海底数据中心能够为海南数据产业提供服务支撑,促进海南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数据加工和数据服务等相关数据产业在此集聚;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能够促进海洋海洋产业发展,吸引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此集聚和发展,增加海洋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海南市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数据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海南市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光电/海洋牧场等产业存在一定关联,该数据中心能够促进与这些产业实现跨产业融合。
【点睛】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气候、水源、原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技术、劳动力、交通、个人偏好、环境等。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结合材料“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而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带宽速度快,有利于加强与国际数据联系,有利于陵水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结合图中等温线信息,数据中心的设备需要降温,当地水温受上升流影响相对较低,有利于设备散热降温,降低能耗成本。此外该地海域面积广阔,满足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用地需求。
(2)国家安全主要包括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等。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数据中心设备需要降温,能耗较大,海水对设备的散热冷却减少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其次,由于借助自然水体降温,降低能源消耗,也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陆数海算”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陆地土地压力,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另外,海底环境较为隐蔽,且海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外部条件较稳定,有利于保护数据安全;“陆数海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升国家经济安全。
(3)海底数据中心落户,能够带动相关数据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海底数据中心能够为海南数据产业提供服务支撑,促进海南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数据加工和数据服务等相关数据产业在此集聚;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能够促进海洋海洋产业发展,吸引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此集聚和发展,增加海洋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海南市海洋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数据型转型;数据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海南市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光电/海洋牧场等产业存在一定关联,该数据中心能够促进与这些产业实现跨产业融合。
16.【答案】(1)途径沙漠地区,具有丰富的沙源,冬季降雪多,雪量大;该日风速大,多时段风速超过启动风速;路面有起伏,且风向与公路近乎垂直相交,风速减弱,风沙(雪)掩埋路面。
(2)00:00-6:00风速逐渐增大,当风速达到2m/s时,表层新雪被风蚀搬运,产生风雪流,下层积雪出露地表;风速达到3.7m/s以上时,下层积雪被风蚀搬运,风雪流加强;随着下层积雪逐渐侵蚀,部分沙粒出露地表;露出地表的小沙粒,随着风速增加(>4m/s时),形成风沙流(风雪流和风沙流呈斑状分布);形成风雪流和风沙流的复合运动,风速达到7.1m/s以上时,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加强。
(3)措施:在草方格外侧设置多条平行阻沙栅栏,减少风沙和风雪活动输移量;草方格和道路之间种植耐旱植物,减少风蚀并拦截风沙(雪);平整道路两旁起伏地形,减少风沙-风雪流在路面的堆积。
【知识点】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
(1)沙源:地处沙漠地区,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沙粒,这是形成风沙的物质基础。雪源:冬季降水多,有大量积雪,为风雪流提供了条件。风速条件:12月14日这一天很多时段的风速都超过了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具备了搬运和移动它们的动力。地形:公路走向与风向近乎垂直,且路面两旁有起伏,这种地形会导致风在经过时速度发生变化,容易使风沙和风雪堆积。
(2)由图可知,00:00-6:00时段内风速逐渐增大,随着风速逐渐增大,达到2m/s时,这个风速可以吹动较松软的表层新雪,新雪开始被风携带形成风雪流。当风速继续增大到3.7m/s以上,更强的风力能够侵蚀下层积雪,使下层积雪也开始被搬运,风雪流的规模和强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下层积雪不断被吹走,原本被覆盖的底层沙粒就会逐渐露出地表。当风速达到4m/s以上时,小沙粒就会被吹起来形成风沙流,此时风雪流和风沙流同时存在,由于二者的粒径和运动特点不同,所以会呈斑状分布。当风速达到7.1m/s以上时,风力更强,对沙粒和积雪的搬运能力更强,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也就更为剧烈和复杂。
(3)草方格外围设置平行阻沙栅栏,可以在风沙和风雪到达草方格之前就进行阻挡和拦截,减少进入草方格区域的风沙和风雪量,从而降低对公路的影响。草方格内侧种植耐旱植物,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风蚀,同时植物的枝叶可以阻挡风沙和风雪的直接冲击,起到拦截作用,避免它们直接冲向路面。平整路面两旁起伏地形,使风在经过时不会因为地形起伏而形成局部的风力变化和漩涡,减少风沙和风雪在此处的堆积,降低对路面的掩埋风险。
【点睛】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同一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例如,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 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部分的相应变化,乃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这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区域。这要求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综上所述,自然地理的整体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12月14日克特公路沙漠段出现风沙—风雪复合灾害的条件从沙源、雪源、风速、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沙源:地处沙漠地区,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沙粒,这是形成风沙的物质基础。雪源:冬季降水多,有大量积雪,为风雪流提供了条件。风速条件:12月14日这一天很多时段的风速都超过了不同粒径的积雪和沙粒的启动风速,具备了搬运和移动它们的动力。地形:公路走向与风向近乎垂直,且路面两旁有起伏,这种地形会导致风在经过时速度发生变化,容易使风沙和风雪堆积。
(2)由图可知,00:00-6:00时段内风速逐渐增大,随着风速逐渐增大,达到2m/s时,这个风速可以吹动较松软的表层新雪,新雪开始被风携带形成风雪流。当风速继续增大到3.7m/s以上,更强的风力能够侵蚀下层积雪,使下层积雪也开始被搬运,风雪流的规模和强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下层积雪不断被吹走,原本被覆盖的底层沙粒就会逐渐露出地表。当风速达到4m/s以上时,小沙粒就会被吹起来形成风沙流,此时风雪流和风沙流同时存在,由于二者的粒径和运动特点不同,所以会呈斑状分布。当风速达到7.1m/s以上时,风力更强,对沙粒和积雪的搬运能力更强,风沙流和风雪流的复合运动也就更为剧烈和复杂。
(3)草方格外围设置平行阻沙栅栏,可以在风沙和风雪到达草方格之前就进行阻挡和拦截,减少进入草方格区域的风沙和风雪量,从而降低对公路的影响。草方格内侧种植耐旱植物,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风蚀,同时植物的枝叶可以阻挡风沙和风雪的直接冲击,起到拦截作用,避免它们直接冲向路面。平整路面两旁起伏地形,使风在经过时不会因为地形起伏而形成局部的风力变化和漩涡,减少风沙和风雪在此处的堆积,降低对路面的掩埋风险。
17.【答案】(1)距今0.8万年前,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泥沙沉积速率;距今0.8万年,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泥沙沉积速率;距今0.8万年后,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珠江三角洲河口潮差小,海流动力弱,利于泥沙沉积;河口沉积盆地基底浅,利于泥沙淤积并出露。
(3)恒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河落差相当,恒河流程短,长江流程长;长江流程长、流经江汉盆地、洞庭等数个沉积区,年输沙量较少。恒河流程短,泥沙沉积少,年输沙量大。
【知识点】河流地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1)三角洲为河流挟带泥沙在入海口堆积而成。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时间为距今0.8万年。因此距今0.8万年前,长江没有形成三角洲,因此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泥沙沉积速率,无法形成三角洲;而距今0.8万年,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泥沙沉积速率,海平面上升速率和泥沙堆积速率达到平衡;距今0.8万年后,三角洲形成并逐渐扩大,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珠江三洲河口潮差为0.9~1.6米,潮差小,海流动力弱,海水侵蚀作用弱,利于泥沙沉积;河口沉积盆地基底浅,可容纳泥沙的水下空间较小,利于泥沙淤积并出露。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河源头海拔相近,整体河流的落差相当,但恒河流程短,长江流程长,因此恒河整体纵比降大,水流较急,搬运能力强,挟带更多泥沙,沿途泥沙沉积少,年输沙量大;长江流程长,整体纵比降小,水流速度较慢,搬运能力更弱,且流经江汉盆地、洞庭等数个沉积区,泥沙的搬运能力较弱,沿途泥沙沉积多,年输沙量较少。
【点睛】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描述的是河流的集水河道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态、河道特征、支流数量与形态;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描述的是河流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位与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航运价值。
(1)三角洲为河流挟带泥沙在入海口堆积而成。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时间为距今0.8万年。因此距今0.8万年前,长江没有形成三角洲,因此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泥沙沉积速率,无法形成三角洲;而距今0.8万年,长江三角洲开始建造,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泥沙沉积速率,海平面上升速率和泥沙堆积速率达到平衡;距今0.8万年后,三角洲形成并逐渐扩大,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珠江三洲河口潮差为0.9~1.6米,潮差小,海流动力弱,海水侵蚀作用弱,利于泥沙沉积;河口沉积盆地基底浅,可容纳泥沙的水下空间较小,利于泥沙淤积并出露。
(3)可从携带泥沙量和中途沉积数量等角度展开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两河源头海拔相近,整体河流的落差相当,但恒河流程短,长江流程长,因此恒河整体纵比降大,水流较急,搬运能力强,挟带更多泥沙,沿途泥沙沉积少,年输沙量大;长江流程长,整体纵比降小,水流速度较慢,搬运能力更弱,且流经江汉盆地、洞庭等数个沉积区,泥沙的搬运能力较弱,沿途泥沙沉积多,年输沙量较少。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