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工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
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
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请
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和经济技
术的运动。这场运动
A.挽救了清王朝统治
B.唤醒了民众救亡意识
C.推动了早期近代化
D.改变了封建政治制度
2.右图描绘了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城的场景。
当时慈禧出逃是由于
A.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B.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
C.义和团发动反清起义
D.八国联军进逼北京城
3.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历史。在革命过程中人民发挥主体作用。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使命担当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
了重大影响。其中“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申了中
国共产觉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
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5,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
“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程约25000里。体现了红军战士
A.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6.下图是“图说历史一抗日战争”展览活动中的一组图片。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中国国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战斗
被服厂工人赶制夏装
海外桥胞捐款购置飞机
A.全民族的抗战
B.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
C,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
D.海外侨胞的输财助战
7.1913一1920年间,中国厂矿数增加152%,资本额增加51.3%,增速较快。其主
要原因是
A.洋务派兴办近代厂矿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国内政局十分稳定
8.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
新式学堂;19世纪90年代以后,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
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洋务运动兴起
C.《辛丑条约》签订D.革命思想传播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
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下史实能说
明此观点的是
①《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②巴黎公社的建立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下列人物与成就
对应正确的是
A.瓦特一
蒸汽机车
B.诺贝尔
现代炸药
C.本茨一人造纤维
D.狄塞尔—
白炽灯泡
11.观察下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1913年)”,
组成“三国协约”的是
③
A.②③⑥
②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④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