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说课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3.1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说课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5-13 08: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 3.1 图形的旋转一、设计思路: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 知道旋转的性质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
分析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中有关问题体会知识的时代感;增强探
究意识和研究兴趣;从图形的运动变化
中体现数学之美, 培养学生勤于实践、
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增强学生
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过程方法: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
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重点:
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难点:
图形旋转性质的探究三、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是新授课的特点,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对话交流等活动形式, “动手做数学”。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踢踢你的腿转转你的脖子扭扭你的腰绕绕你的胳膊情境1 平移 旋转情境2..3.1图形的旋转 四、教学过程图形的旋转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1)绕肘关节逆时针旋转90°,
绕肩关节逆时针旋转90°;
(2)绕肩关节逆时针旋转45°,
绕肩关节逆时针旋转90°;
(3)绕肩关节逆时针旋转90°,
绕肩关节顺时针旋转90°。利用“旋转操”:
水平伸直右臂,在身体所在平面内重点突出 旋转中心 旋转角 旋转方向必须明确 确定一次图形的旋转时四、教学过程在图形旋转的过程中
哪些发生了改变?
哪些没有发生改变?图形旋转的探究ABB′A′探求一.M′MC .发现:
验证方法:
旋转的有关结论:...B'A'C' 将 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 的位置探求二 图形旋转的性质探求三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 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旋转角)练一练34451645°45°67.5 °练一练四、教学过程利用“旋转操”:
伸出左臂、握紧拳头,绕肩关节逆时针旋转100°。操作画出点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 °后的图形。操作一OA画出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 °后的图形。操作二OAB操作三画出△A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 °后的图形。OABC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
是由哪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形成的?欣赏把这个图形绕点O旋转3次,每次旋转90度。试一试O四、教学过程
你可曾 感到 旋转与我们 息息相关 美丽的旋转 让我们的生活 一片灿烂!美丽的旋转
风车旋转
重复着历史的记忆
木马旋转
幻想着青春的旋律
钟摆旋转
追赶着时间的极限
地球旋转
带来日夜的交替
……
这节课中,
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呢?在变中寻找不变四、教学过程1、练习第2题,习题第3题。
2、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为
建国60周年设计一个图标,

祝祖国明天更美好!
作业3、有趣的“费马点”。 http://baike.baidu.com60°AP′五、课后反思1.画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图形时。发现有学生没有按预设的作点B的对应点B′,而是作∠OA′M=∠A,然后在A′M上截取A′B′=AB。上课时发生一些预设之外的事情:五、课后反思上课时发生一些预设之外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图形旋转性质的体现,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对于这种突发情况,并没有回避,而是给与了及时处理。既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五、课后反思2.最后总结时,有学生指出“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旋转前、后是否相等”的问题。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说明这个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本节课的精髓所在 — “在变中寻找不变”。五、课后反思2.最后总结时,有学生指出“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旋转前、后是否相等”的问题。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说明这个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本节课的精髓所在 — “在变中寻找不变”。 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我做了随机调控,力求达到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和谐统一的教学效果。通过说明旋转前后三角形的全等,得到对应边相等。现在反思 应该先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让学生感悟这两条线段是原图形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指出旋转前、后原图形是全等的,则所有对应线段都相等,体会“保距性”,这样应该会更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