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 2024 年秋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巴中市 2024 年秋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9 10 20 23 26
答案 B C D A C D C C B B C D
8. 示例:①护巴中石窟,传千年文化。
②巴中石窟,艺韵千秋;全民守护,光彩万代。(宣传标语应主题明确、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富有感
染力。文从字顺合理即得分,错别字扣1分。)
11. ①古特雷斯呼吁以水合作促和平发展。
②世界水日将至,古特雷斯强调 “以水促和平”。(新闻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同
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文从字顺合理即得分,错别字扣1分。)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屏风(1分),其主要特征包括历史悠久、种类功能多样以及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2
分)。
13.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不能删去(1分),因为它表示屏风跨越阶层界限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并不
完全包括所有阶层(1分)。如果去掉“几乎”,就与实际情况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1分)
。
14.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分),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屏风的种类(1分),清晰地说明了屏
风种类多样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1分)。
15.①学走路时,父亲只用手指牵着“我”(1分)。②高考时,父亲伸出手指,树起“我”的信心(1分)。③
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用指尖在窗子上写下“信”字(1分)。(点明时间、事件,文从字顺、符合文义即可得
分。)
16.(1)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1分),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在授课时的认真和严厉(1分),同时形象地刻画了
他用手指点出知识重点时的情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分)。
(2)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四个“曾经”的句子,表达了父亲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
下对儿子的关爱和指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表现力(2分)。
17.本文以“指尖上的父爱”为题,巧妙地将父亲对儿子的爱浓缩在指尖这一细节上,使得父爱更加具体
、生动、感人。同时,这一题目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即父爱虽细腻但深刻,对儿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4分)。(理解合理,符合文章主题,表达清晰即可得分。)
18.不同点:《指尖上的父爱》中,通过回忆父亲在不同生活阶段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诲,表达了对父亲无
私付出的感恩与怀念(2分);而《背影》则更注重通过描绘父亲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举止,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父子双方境遇的变化,体现了“我”对父亲的情感从冷漠、不满、怨怼,慢慢变成了理解愧疚和强烈思念(2
分)。
19.①江入大荒流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惊起一滩鸥鹭
④长歌怀采薇 ⑤剧哉边海民 ⑥国破山河在
20. 【甲】【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表现手法(1分),【甲】诗中借松柏象征具有高尚品
格、能够坚守自我、不畏艰难的君子形象,表现对堂弟的劝勉之意及无限期望(1分)。【乙】诗中幽兰象征品行
高洁、超脱世俗的君子,通过幽兰与萧艾的对比,凸显出幽兰的与众不同,以此表明自己在世俗中不愿随波逐
流、洁身自好的情感与志向(1分)。
22.有耕侵其地 / 割而与之 / 贳其财者不责偿(2分)
24.(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着符节去告诉将军。(2分)
(2)岳飞哭着劝谏请求(杜充)视察军队,杜充最终也没有出兵。(2分)
25.周亚夫形象特点:(1)在细柳营中,军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面对天子到来,都严格按照军中规定,
一切听从将军命令,可见其治军严格,纪律性极强(1分);(2)当天子来到军营时,而是坚持以军礼相见,展
现出坚守原则、不阿谀奉承、刚正不阿品格(1分)。
岳飞形象特点:(1)年少时有着高尚的气节和操守,面对诸多将领趁乱剽掠的情况,他坚守自己的原则,
体现出他品德高尚、重视气节(1分);(2)当杜充面对金兵与李成合寇乌江却闭门不出时,岳飞急切希望能够
出兵抗敌,保卫家国,并且皇帝赐字 “精忠岳飞”,也均反映出他尽忠职守、精忠报国(1分)。
27. 示例:①《昆虫记》中昆虫的筑巢艺术。②昆虫的求偶行为探秘。③《昆虫记》里蕴含的人文情怀。
(3分)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战士的奋斗历程。书中那些为理想无畏前行的共产党人
,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坚定的信念与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我。“红色经典” 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它激
励着当下的我们,面对困难要坚守初心,勇敢担当,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的发展不懈努力,让红色精神
永远传承。(10分)
28. 作文分析:
“看见______”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看见” 一词是关键,它强调的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到事物的表象,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悟、去体会,挖掘
出背后深层次的内涵,这就引导考生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场景描述,而是要透过现象触及本质,展现出从观察
到思考、从感知到领悟的思维过程。
同时,题目中列举了汪曾祺、朱自清、茅盾等作家从不同事物中 “看见” 别样意义的示例,为考生提供
了很好的写作思路借鉴,提示考生可以从生活点滴、亲人情感、自然景物等多方面入手去补充题目并进行创作
,将生活中的种种场景与蕴含的深刻道理、真挚情感相联系。
从生活美好角度立意:可以补充如 “看见生活中的小确幸”“看见平凡日子的闪光点” 等内容。通过描
述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温馨场景,像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自家窗台花朵绽放的瞬
间等,表达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生活处处充满美好的感悟,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用
心去感受生活的温度。
从人间真情角度立意:比如补充 “看见妈妈的爱”“看见友情的力量” 等。选取和亲人、朋友相处过程
中的具体事例,像生病时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遇到挫折时朋友默默的陪伴与鼓励等,展现出身边人给予
的深厚情感,传递出人间真情的珍贵与温暖,让读者体会到要珍视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给予关爱的人。
从人生哲理角度立意:像 “看见石缝中小草的坚韧”“看见落叶的奉献” 等补充内容,聚焦于自然景物
的特点和变化。描述小草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落叶从枝头飘落化为春泥滋养大地等画面,进而领悟到诸如
面对困境要坚强不屈、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等人生道理,启发读者从自然万物中汲取智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
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
总之,立意要围绕通过用心 “看见” 某事物,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积极、深刻且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情感、
道理,让文章富有内涵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