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省部分市州 2024 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历史(附答案)
本试卷共 6 页, 19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选择题用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 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胡适曾评论《墨子》一书:“在一百年前,清朝的学者懂得此书还不多。到了近来,有人知道光学、几何学、力学、工程学等,一看《墨子》,才知道其中有许多部分是必须用这些科学的知识方才能懂的。后来有人知道了论理学、心理学等,懂得《墨子》更多了。”这反映了《墨子》一书
A. 体现百家争鸣学说精华 B. 蕴含一定的现代价值
C.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工具 D. 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2. 下表为明代田产买卖契约中, 有女性作为主体参与契约签订的情况 (单位:份)。
母 妻 嫂 媳
明清资料丛编第一集 12 1 2 0
明清资料丛编第二集 10 2 0 1
中国历代契约萃编 5 0 0 0
据表可知明代
A. 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B. 女性地位全面提高
C. 土地流转的进程加快 D. 契约社会开始形成
3.《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规定
A. 激化了满汉矛盾 B. 提升了戏曲品味
C. 强化了社会教化 D. 否定了传统道德
4.近代中国买办的兴起始于 1842 年,但他们在中西方之间充当商业中介的作用是 1860 年以后, 才变得重要起来。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的瓦解 B. 民族工业的发展
C. 通商口岸的扩大 D. 海关主权的丧失
5. 下表为 1875-1879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入中国所得的税单数(单位:张)。
国家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5 12510 10770 2555 772 8
1876 23352 14748 186 110 22
1877 28919 8519 1132 1 1
1878 32150 9537 991 19 0
1879 40584 8621 1150 6 0
总计 137515 52195 6014 908 31
据表推断合理的是
A. 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B. 俄国侵占大批中国领土
C.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D. 贸易导致英语人才稀缺
6.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的学校采用自编教材,教材封面画有玉米、稻谷等农作物,中心人物是进行农村生产劳动的儿童。仅隔一年的新版教材重视科学文化,增加了学科内容,教材封面呈现了飞机、火车、地球仪等元素,中心人物是一对读书的学生。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共力量的消长 B. 编写水平的提高
C. 苏联教育的影响 D. 教育规律的作用
7. 下图显示了新中国从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到人民公社体制建立的社会变迁。
该图揭示了
A. 国家对基层的动员能力加强 B. 新中国农民翻身当家做主人
C. 土地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D. 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8.1992 年我国大幅放开和调整了价格,1993 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物价改革在继续调整价格的同时, 着重进行了建立健全价格调控机制和价格法制建设。这有利于
A.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
9. 罗马帝国曾经规定日耳曼人进城要纳税, 但免税的政策也经常被推行, 如对受灾的城市减税, 有的城市因为捐了一笔巨款而被免税, 特洛亚人被认为是罗马种族的奠基者得到永远免税的待遇。这说明罗马帝国
A. 鼓励自治城市的发展 B. 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C. 没有统一的征税标准 D. 中央集权制度衰亡
10. 有学者认为:每个地方社区都有自给自足的经济,被割裂的社区之间很少交往。交往减少,变动和机会也同时减少了,社会进入一种安睡中的养息。事实上,走入黑幕的欧洲不是走入黑暗的欧洲。明确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 这一论断
A. 肯定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合理性 B. 指出了自然经济导致西欧落后
C. 批判了基督教使西欧丧失活力 D. 渗透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
11.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把对神圣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统一’的否定付诸实践,重新整合了欧洲分散的行为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纽带。”这反映当时欧洲
A. 大国强权政治兴起 B. 大陆均势政策实行
C. 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D. 主权国家地位确立
12. 下表是主要国家奴隶制度废除时间表。
国家 废除奴隶贩运 废除奴役行为
英国 1805-1807 1833
美国 1807 1865
法国 1815-1818 1848
西班牙 1817 1873-1880
葡萄牙 1836 1869-1875
据表可推知, 奴隶制度
A. 不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 B. 与国家政体相适应
C. 是非洲贫穷落后的根源 D. 违背启蒙运动理念
13.下表是 1870-1913 年世界贸易与世界生产的年均增长率表 (单位:%)。
年份 世界贸易 世界生产
1870-1900 3.2 3.7
1900—1913 3.8 4.2
该表可论证
①世界大战已无可避免 ②世界市场规模扩大
③生产与市场长期失衡 ④ 垄断组织方兴未艾
A. ① 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 美元既是一国货币, 必须维持币值的稳定; 又是世界货币, 必须服务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这就必然导致
A. 冷战的爆发 B. 体系的崩溃
C. 关税的保护 D. 贸易的冲突
15.20 世纪 70-80 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迁移, 这是城市的一种分散化发展方式, 是治愈各种“城市病”的自我调节手段。这体现“逆城市化”是
A. 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终结 B. 社会经济要素均质调节
C. 城市与社会发展的背离 D. 经济滞胀制约城市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古代中国的荒政](14 分)
材料-
有灾则有荒,因灾害造成饥荒可能会使小农不得不出卖仅有的一点土地甚至人身自由来换得救命的口粮,作为徭役赋税主力的编户齐民由此就变成了地方豪族的佃户或家奴。当大一统王朝初始时,总农户中约有 60-70% 是自耕农,当自耕农占比下降到不足 30% 时,社会秩序的崩溃就难以避免了。灾害使农民失去土地和家园后,他们如果不依附地方富户豪族就会变成流民,当流民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还可能演变为直指王朝统治者的动乱。
——摘编自赵德昊《形塑国家韧性: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延续与不断重建》材料二
荒政实践对中央政府能力的强化不仅使其能够用于救灾,荒政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也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在财税体制上的变革,唐代两税之一的地税就源于备荒义仓的建设,在唐玄宗时期义仓粮储的数量几乎达到了政府可支配的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二。荒政流程中勘灾和赈灾对官僚组织体系的要求最高,前者要求官僚能深入灾区对受灾程度进行详实的评估,后者则要求将国家救济发放到人,这要求国家的公共行政能够专业化、精准化施治。古代荒政的开展常常需要调拨外地的粮食和钱财,除了常见的移粟就民外,早在汉代时还有因水灾转移七十万民众至关中的做法,转移和安置的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摘编自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灾害造成的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荒政实践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 分) 17.[近代中英贸易] (14 分) 材料-
五口通商时期英国对华贸易出口额(单位:英镑)
年份 出口额 年份 出口额
1840 524198 1849 1537109
1841 862570 1850 1574145
1842 969381 1851 2161268
1843 1456180 1852 2503599
1844 2305617 1853 1749597
1845 2394827 1854 1000716
1846 1791439 1855 1277944
1847 1503969 1856 2449982
1848 1445959 1857 2876447
——摘自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资料》
材料二
中英年均正常贸易额(单位:英镑)
年份 中国对英出口额 中国自英进口额 中国净出口额
1837-1839 4273858 911560 3362298
1842-1846 5323388 1783888 3539500
1854-1858 9157001 1964242 7192759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出口额的阶段变化。(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中英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 分)
18.[二战后的德法和解] (15 分)
材料一
因欧洲战后地位衰弱而催生出的欧洲联合的要求,迫使德国必须主动采取措施同其主要邻国和宿敌 (特别是法国) 改善关系,实现和解。二战后,美国政府对德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坚持将欧洲一体化视为解决“德国问题”的唯一可行途径,努力把德国纳入西方“自由国家集团”,为美国的冷战与遏制政策服务。1950 年 5 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说:“一旦法德建立起生产上的统一合作关系,两国之间再次兵戎相见的可怕场景将变得难以想象。”共同的宗教信仰拉近了两国领导人心灵之间的距离,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同为天主教徒的阿登纳和舒曼之间的亲密互动。法国耶稣会神父让·杜·里弗创办《文献》杂志,积极向法国的宗教人士、知识分子介绍德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正面的宗教思想,而不断成长壮大的法国新教教徒也纷纷加入到重塑两国关系的队伍中去。
——摘编自徐龙超《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研究》
材料二
当今时代,所有令德国苦恼的问题都源自于自己在欧洲大陆的“一枝独秀”,它的优秀给欧洲邻国造成压力,欧洲既需要它,又讨厌它。依靠德国,同时又防范德国,这就是欧洲整合的哲学,也是德国处境的悖论。立足欧洲,依靠欧洲,永远是德国外交政策的底线。对于德国要把欧盟打造成为一个“超国家政治实体”的设想, 法国人却不置可否,这也延续了他们一贯的外交风格与政策理念。法国人认为,德国所畅想的模式一方面与法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不符,另一方面也使法国看到了德国要把欧洲打造
成“德国的欧洲”的企图,认为德国“始终还在做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迷梦”。法国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但法国从不认为有一种所谓的“欧洲民族精神”可以替代现有的“国家民族精神”。
——摘编自徐龙超《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德法和解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当今时代的德法关系,并予以评述。(9 分)
19.[疫病与文明] (12 分)
著名历史学家麦克尼尔认为,瘟疫遏制了波斯帝国的扩张,妨碍了古代早期中国南方的发展,形成了印度次大陆抵抗外敌的天然疾病屏障。瘟疫、疫病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巨大。
历史时段 瘟疫 事例
欧洲中世纪 (14 世纪) 黑死病 黑死病在 3 年内横扫欧洲,20 年间导致 2500 万 欧洲人死亡,影响了西方文明的一切方面,带来 了宗教的改变,导致了农奴的解放。
哥伦布“发现”美洲 (15 世纪) 天花、麻疹、 霍乱等 在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扩张过程中,各种疫病 使得美洲土著 90% 的人口毁灭,欧洲殖民者不 得不想办法寻找劳动力,引起了大规模非洲黑 人奴隶的贩卖活动,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
明朝末年 (17 世纪) 鼠疫 晚明时期,在大规模旱灾与国家赋役压力下,农 民战争在陕北率先爆发,不仅灭亡了明朝政权, 而且造成北方地区大量人口死亡,引发了大规 模瘟疫的普遍流行。为应对瘟疫,明朝士人吴 有性弃学从医,著成医学名著《温疫论》。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参考答案与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D A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B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古代中国的荒政](14分)
(1)影响:冲击小农经济;削弱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影响国家赋税、兵役、徭役;冲击社会秩序;导致社会动乱。(6分(2)特点:政府主导;实施手段多样;基层治理专业化(共4分,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
作用: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和中央政府的能力;推动了国家财税体制变革;强化了国家粮食储备;强化了大一统国家认知;推动了不同区域的交流与融合。(共4分,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
17. [近代中英贸易](14分)
(1)阶段变化: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对华贸易出口额有限(1840-1842);不平等条约签订与五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出现小热潮(1843-1845);随着来华商品的滞销,1846-1854对华贸易出口额总趋势下降严重;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华贸易回升。(共6分,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2)特点:中国对英净出口额逐年增加,贸易顺差大。(2分)
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对进口商品的顽强抵抗;人民普遍贫困化严重,购买力低;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市场需求;鸦片走私未纳入正常贸易统计数据。(共6分,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18. [二战后的德法和解](15分)
(1)原因:欧洲联合的现实需求;美国实行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结果;服务于冷战的需要;避免战争的心理动机;两国经济合作的需要;共同的历史文化认知;两国领导人的推动;民间力量的推动。(共6分,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2)关系:合作与斗争兼具。(2分)
评述:德法两国均支持欧洲一体化,德国要依靠欧洲而必须处理好德法关系。历史上德法两国矛盾深重,普法战争、两世界大战,法国都深受德国之害,因而长期对德保持戒备心理。二战后两极格局出现,德法作为欧洲大陆主要国家,承担着维护欧洲利益、推进欧洲一体化重任。当今时代,欧盟是欧洲国家的立足之本,离开欧盟,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都没有未来,欧盟是德法存在巨大分歧但依然能互相协商合作的根本保障,两国必然会求同存异,彼此妥协。两国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有利于欧盟的可持续发展。(7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19. [疫病与文明](12分)
【评分细则】
1.满分2分;明确瘟疫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或具体提炼出瘟疫的传播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双重影响。(2分))
2.满分8分;基本参照了材料,有简单分析;(5分)材料全面,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论证,如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且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8分)
3.满分2分;归纳总结,瘟疫对人类文明影响提炼简洁明了,不与标题或论述重复。(2分)
说明:按照评分标准确定给分等级:一等(12-10分);二等(9-5分);三等(4-0分)
依据评分标准应分为三个层面:
(1)论题层面:观点明确,双重作用。
(2)史实层面: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史实阐释。
(3)论证层面:要有一定高度,不是对史实观点的平行总结。
示例:
论题:瘟疫的传播给人类文明带来了重大影响。(2分)
论述: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均遭受过瘟疫袭击,瘟疫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瘟疫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瘟疫首先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严重冲击人们的生活,如14世纪欧洲黑死病流行,导致欧洲过半的人口死亡;哥伦布在“发现”美洲的过程中带去的疾病,因缺乏免疫力而死亡的人口比例达到了90%。其次导致劳动力锐减,影响经济生活,如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人口大量死亡而开展的;由于美洲劳动力的缺乏,欧洲殖民者开始从非洲掠夺奴隶进行贩卖,非人道的黑人奴隶制形成,这是人类文明的罪恶和倒退。再次冲击了社会秩序,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改朝换代,如明末的鼠疫就是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4分)
人类对瘟疫的应对客观上推动了历史文明进程。中世纪欧洲黑死病肆虐期间,教会提供的宗教仪式和祈祷无法有效防止瘟疫的蔓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黑死病成为促使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的催化剂,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黑死病还导致了农奴的人身解放,提高了农奴的社会地位。瘟疫在美洲大陆肆虐的同时, 也使美洲被纳入了世界体系之中,结束了美洲完全自我封闭的状态。
人类与瘟疫抗争过程中,科学和医学也在探索中不断进步。治疗天花的牛痘、因流感而诞生的青霉素、对抗疟疾的青蒿素等应运而生,瘟疫客观上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4分)
综上所述,瘟疫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但在客观上推动了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进步、人类思想的解放、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应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携手应对未来各种公共卫生危机,构建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2分)
PAGE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