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3张PPT。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1、五种基本感觉:
●视觉 ——— 眼
●听觉 ——— 耳
●嗅觉 ——— 鼻
●味觉 ——— 舌
●触觉 ——— 皮肤
●其它常见感觉:冷觉
热觉
痛觉 舌尖——甜舌根——苦舌侧——酸、咸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3、●光的发生和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四种基本味觉●平面镜和凸透镜●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大脑的嗅觉中枢嗅觉气味溶解在唾液中的化学物质舌表面味蕾内的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的味觉中枢味觉食物口腔声波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外耳道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 放大) 耳蜗 听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听觉 眼球的结构12345678910角 膜瞳 孔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 膜虹 膜眼球的
折光系统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视觉视觉的形成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矫正远视矫正2、远点:
晶状体最扁时,能看到的最远的点。3、盲点:
视网膜上视神经穿出的地方,无感光细胞。1、近点:
晶状体最凸时,能看到的最近的点。人类视觉上的限制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声音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产生: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
(声源)传播:通过介质以声波形式向外传播
(固体、液体、气体)传播的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同一温度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 2、声音在不同的温度下传播速度不同。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光一、光源:二、光能的传播:●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
光还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正在发光的物体。▲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3×105千米/秒。▲由太阳光(白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一条彩色光带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
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就是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就是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反射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
颜色; ▲有色的透明物体透过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
颜色;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
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空气水N′PQAOCN((入射光线AO折射光线
OC光的发射和折射折
射
角入
射
角反射光线
OBB法线NN′界面PQ(反
射
角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二角▲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像是______. (2)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______。(3)像和物的大小______(2)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上下_____,像与物的左右____。相等相等不变垂直相反虚像垂直、等距、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以镜面为对称轴相互对称薄玻璃板
竖直放置2、平面镜成像特点:SS′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成像改变光路方向平面镜的作用凸面镜:发散光线,扩大视野。汽车的后视镜
凹面镜:会聚光线。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4、球面镜凸镜:球面镜凹镜: 发散作用汽车后视镜会聚作用太阳灶(扩大视野)(聚光)1、在平面镜前10厘米处点燃一只蜡烛,镜里能成像,当蜡烛后退10厘米时,镜中像的大小和位置是( )
A.象变小,距蜡烛20厘米;
B.象不变,距镜20厘米;
C.象变大,距蜡烛40厘米;
D.象不变,距蜡烛20厘米。BAB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MN虚像用虚线画,并加箭头表示正立。4.兰兰早上梳妆时从镜中看到她家墙上挂钟为图示情况,请告诉我兰兰早上什么时候在梳妆:( )
A、3:25 B、5:15 C、6:45 D、9:35C图为一平面镜中的钟面,则该钟的实际读数为多少?零点25分或12点25分O2BCS5、如图示, O1B和O2C是点光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的位置。O1O1O2BCS’S6、S为点光源,
MM’为平面镜
点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P点,画出完整的反射光路图SS’MM’P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光的折射规律1、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
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
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三线二角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
传播方向不改变。画一画:PP’硬币还能再看到吗?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是比实际浅了还是深了呢?做一做:想一想:真实的鱼 渔民叉鱼时,为什么总是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
叉才能叉到鱼? 空气水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物体AB潜水员 1、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 ABCD练习B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
水中,在水面上( )。
A、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B、只发生折射,不发生反射。
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C 3、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
角射到界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
折射。已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的夹角85°,折射角为( ).
A、15° B、35°
C、45 D、60° B4.一束光线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D5.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及玻璃在界面的哪一方。AGDCOFEB30°20°60°2.6 透 镜 和 视 觉一、透镜观察下列各种透镜,说说这些透镜有什么共同特征中间厚
边缘薄中间薄
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
透镜的分类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透镜主光轴光心凸透镜的介绍..焦点F焦点F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FF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跟主光轴平行。②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能使物体成像请你根据凸透镜的折光性质完成图中的光路。焦点
F’焦距f凹透镜的介绍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FF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后通过焦点;③好象要过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跟主光轴平行。②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请根据凹透镜的折光性质完成 图中的光路。如下列6-17所示,请在方框中画适当的透镜.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
A.凸透镜 凸面镜 B.凸面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凹透镜 D.凹透镜 凹面镜
2.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 )
A.冰凸透镜 B.冰凹透镜 C.冰砖 D.冰三棱镜BA练习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一定过焦点
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 的光线一定会聚于焦点
C.凸透镜只能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D4.图l-10中表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光路图正确的是( )。A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v一、实验器材:二、实验步骤:光具座、蜡烛、光 屏、凸透镜、火柴。A、在光具座固定凸透镜,使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物距像距10cmB、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凸透镜成像规律f<v<2f缩小实像倒立倒立倒立异侧实像实像等大放大
v=2f
v>2f不 成 像放大虚像正立同侧异侧异侧
1.在光屏成的像有什么共同特点?倒立的,实像2.哪一点是缩小和放大实像分界线?二倍焦距处(二焦分大小)3.哪一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一倍焦距处(一焦分虚实)讨论4.凸透镜固定不动时,蜡烛从远处向焦点靠近.为了找到像,光屏该如何移动?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光屏要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像距增大,像也随着增大讨论 (像随物跑)5.凸透镜固定不动时,蜡烛从焦点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为了
找到像,光屏该如何移动?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光屏要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像距减小,像也随着减小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已知成的是倒
立、缩小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在凸透镜的中上部遮上一层黑布,则所成
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只不过光线暗淡些. (1)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像和物分处在透镜两侧,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可用光屏承接; (2) 凡是虚像是正立的,与物体处在透镜同侧,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的交点构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直接观看1.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凡是几个重要的结论2.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利用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即:u < f 时,在凸透镜后面形成虚像。所以用放大镜看书时,
镜子要靠近书,远了则看不清除。凸透镜的应用 利用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的应用3、幻灯机、投影仪 利用f<u<2f ,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原理。 凸透镜的应用 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倒、正)立 (放大、缩小)的 (实、虚)像倒放大实试一试:1.一物体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那么像距(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B 尝试练习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物体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
A、8cm B、10cm
C、15cm D、25cmA尝试练习3.物体AB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且成实像,
当将透镜遮住一半后,AB在光屏上的像( )A、只有上半部,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亮度不变C、与原来的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的相同,亮度变暗D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4.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D尝试练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摄照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B.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D.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只能成放大的虚像 A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该同学又把点然的蜡烛置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FFFOOF倒立倒立正立缩小放大放大实像虚像实像f2f像与物同侧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大倒立实像v=2f实像与虚像实际光线相交形成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像能显示在光屏上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显示在光屏小孔成像、照相机等镜中花、
水中月、放大镜等1、你认为下列用来存储信息的是 ( )
A、电话 B、收音机
C、电视机 D、光盘2、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则你认为其镜
头结构是 ( )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3、人在池塘行走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
中的鱼,这时鱼是接受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DCD5、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
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
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
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
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不把遥控器对着
电视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性B4、“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
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6、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虽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橘园
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
叹:“真香啊!”在橘园,他似乎看到的是镶嵌在绿叶
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
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的不错。
(1)小明动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说一说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
————————————————————————————————
———————————————————————————————
(3)当小明在橘园里呆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橘香味”了,这是为什么?———————————————————————皮肤、鼻、眼、舌因为大脑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嗅觉橘香味7、下表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一些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你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温度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估计空气温度为4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
为————米/秒。
(3)20℃时,某人站在一座山崖前大喊一声,经过3秒后听到自己的声音,则此人和山崖的距离有多大?温度每升高10℃声音传播速度增加6米354解:s = vt = 342米/秒×3/2 秒=513米答: 此人和山崖的距离为513米。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