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010年,日本半导体生产设备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37%,半导体材料占世界市场份额达66%。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导致日本半导体设备与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暂时停滞,直接影响北美、欧洲西部、东亚等地区的半导体生产网络,间接导致一些手机、 计算机、数字家电和汽车等生产厂临时停产,最终影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
思考:为什么日本地震会影响这么多地区的生产活动
——第四节——
国际合作
▋课程标准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利用图表,指出世界经济“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的不同。
2.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例,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哪些?
阅读教材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概念: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1.经济全球化
具体表现: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贸易的全球化
③金融的全球化
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跨境电商
表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使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全球生产网络。
某品牌手机在美国研发,80%的零部件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在中国组装,70% 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思考:
1、在该手机网络化的生产过程中,美国、等发达国家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答:雄厚的科技实力
2、美国手机公司选择中国代工组装的主要原因?
答: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组装成本低。
二元结构: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核心工业国将65%的制成品出口到边缘国家和地区,同时吸纳了边缘国家80%的初级产品。
(2)发达国家占据制造业的生产、销售环节,发展中国家直接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
(1)世界经济由“ 二元结构 ”向“三元结构”变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元结构:
发达国家逐渐转向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崛起为制造业大国;
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
(1)世界经济由“ 二元结构 ”向“三元结构”变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已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劳动分工格局,很少有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自生存。
(2)国际合作的形成
日本在半导体产业中所占比例较大,东日本大地震不仅影响全球的半导体生产,还影响全球相关重要产业的生产。
1.说明半导体产业多由国际分工合作生产的主要原因。
2.近年来,中国高端芯片制造业发展缓慢,其主要的限制性条件是什么。
1.说明半导体产业多由国际分工合作生产的主要原因。
2.近年来,中国高端芯片制造业发展缓慢,其主要的限制性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世界各国在此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半导体产业多由国际分工合作生产。
参考答案:科技实力不够,高素质人才较少
拓展
面对国际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本土厂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技术突破。例如,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推动市场增长 。在AI等高性能计算需求的推动下,先进制程(20nm以下)扩产加速。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贸易增长缓慢,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质疑的声音逐步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型国际合作大平台应运而生。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背景
2、“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聚焦全球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在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同时,更加倡导包容性发展。
(1)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2、“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体现了全新的国际合作观念。
(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2、“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倡导政府间合作和政策沟通,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各国间相互贸易和投资,完善金融合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致力于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及成果共享。
(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2、“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平等对待、互学互鉴,以及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共存。
(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
▋活动●分析“渝新欧”班列与国家合作
1.说明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2.“渝新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有几次换轨?
3.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国际合作?为什么?
4.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一“渝新欧”班列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向西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终点是德国杜伊斯堡,全长11000多千米,全程仅需2周。 通过多国协商谈判,“渝新欧”班列最终确立了“五定”班列开行模式(定站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间、定价格),实现统一运单,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全程安全监控和冬季常态运输。如今,“渝新欧”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从重庆将笔记本电脑、服装鞋帽、机电设备输送到欧洲,再从欧洲载着名牌汽车、牛奶、红酒等回到中国。
1.说明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重庆是我国的内陆山城,与外界的联系只有长江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而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需要运量大、速度快、运价低的运输方式把数量庞大的笔记本电脑运到欧洲,“渝新欧”班列的开通使笔记本电脑可以快速、便捷地运往欧洲,拓展了市场。
▋活动●分析“渝新欧”班列与国家合作
2.“渝新欧”班列经过哪些国家?有几次换轨?
渝新欧”班列从东向西依次经过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共六个国家。从中国到哈萨克斯坦,换轨一次;从白俄罗斯到波兰,又换轨一次,共两次换轨。
▋活动●分析“渝新欧”班列与国家合作
3.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国际合作?为什么?
“渝新欧”班列经过六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通关、货物检验和检疫等常规手续,不同国家轨距不同,还有沿途的运输安全保障问题等,都需要国际合作。
▋活动●分析“渝新欧”班列与国家合作
4.举例说明“渝新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渝新欧”班列这条贯穿亚欧大陆腹地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部分国家的重要经济动脉,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通过“渝新欧”班列走进中国,促进欧洲部分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往来,推动经贸、新能源、科技创新、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活动●分析“渝新欧”班列与国家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首批生效的国家包括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非东盟4国。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不断加深,湖南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发展预期持续向好。2020年以来,东盟首次成为近年来湖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图示意2016~2021年湖南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及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2020年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 )
A.总额与占比均持续增长 B.总额持续减少,占比增长
C.总额与占比均持续减少 D.总额增长,占比持续减少
2.影响湖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政策支持 C.基础设施 D.先进技术
A
B
2016年3月23日,中国和湄公河五国领导人一致发表《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初期优先发展互联互通、水资源和农业减贫等五方面合作。2021年12月3日,中老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见证通车的中老铁路(昆明到老挝万象)是高质量共建绿色环保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下图是澜湄经济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中老两国交界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
有利于( )
A.有效沟通和促进两国人民友好来往和发展旅游
B.减轻中老铁路开通带来的对大气、水资源污染
C.体现铁路对途经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绿色环保
D.保护自然森林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
4.联系中老两国的钢铁巨龙和澜湄经济圈体现了( )
A.共同保护流域自然环境 B.建设国家间命运共同体
C.科技创新促进互联互通 D.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完成
D
B
集成电路是各种产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基础。21世纪以来,随着生产重心向东亚、东南亚转移,集成电路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空间错配现象显著。中国借助强大的出口加工能力和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集成电路产业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空间布局中,东南亚( )
A.因劳动力成本低发展低附加值的封装环节
B.因生产技术先进发展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
C.因国家政策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研发环节
D.因基础设施完善发展高附加值的售后环节
6.基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均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应( )
A.在西欧地区扩大代工生产 B.在南美地区加大市场推广
C.在非洲地区加强投资建厂 D.在南亚地区增大技术合作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