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2 09:4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张广萍 审核人:吴任静 2016.4.15
第I卷(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中学高二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扮演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使其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成祖:“我设立内阁,感受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康熙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2、“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隘的制度模式”以下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①结束封建政体,统一国家产生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③打破了宗法束缚,给各阶层民众提供发展契机④三公制度确立,权力制衡机制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走。”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D.八七会议
4、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屠杀现场照片 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 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5、“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6、“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下列哪一战争是上述战略方针的体现?
A.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 C.千里挺进大别山 D.三大战役
7、历届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展台,最早见识世界博览会的中国人是以纯粹的私人身份去的,比如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把世界博览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这反映了
A.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B.中国物产贫乏
C.统治者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D.中、英科技间有很大的差距
8、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 B.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
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 D.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③ 实现了民族平等 ④ 文化专制,使科技发展受到抑制 ⑤在很长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12、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人们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讴歌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的内涵包括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③不畏强暴、同仇敌忾 ④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五四运动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成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C、使北洋军阀政府撤消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4.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经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15、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
A.武昌起义 南昌起义 第一届全国人大 B.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三大战役
C.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三大战役
16、“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建国后推行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含义是
A、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民主协商,共同执政 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一起参政议政
18.中国在下列哪些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联合国 ②欧盟 ③亚太经合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19、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邦联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20、“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一切,始于
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C.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21.梁廷枬在《海图四说》序文中写道:“彼自立国以来,凡一国之赏罚禁令,咸于民定其议,而后择人守之,未有统领,先有国法。……为统领者……则惟有力守其法。”材料中的“国法”应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2、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主要的是
A、对中国原有政治体制的强烈冲击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破坏
C、使中国人开始较为正确的认识世界 D、使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民主
23、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24.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
分类标准 调整对象 表现形式 适用范围 立法方式 权利主体
名称 公法 私法 成文法 不成文法 自然法 公民法 万民法 公民法 长官法 人法 物法 诉讼法
A.博采众长 B.体系完备 C.影响长远 D.崇尚公平
25、在当今中国史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所反映出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B.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伟大胜利
C.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D.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II卷(共45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题)
26、材料一: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本题12分)
(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3分)
(2)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资产阶级革命后,中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两国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
(3)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4分)
(4)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他是法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2分
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本题11分)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获胜。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儿(法国数学、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材料三: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
请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内容:
(1)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2分)
(2)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3分)
(3)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三名,请你介绍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2分)
(4)写出邓小平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两个著名战役2分
(5)青年学生,应该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2
28.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29(12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
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上的创新措施。(4分)据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1分)
(2)在地方行政制度中,秦朝和元朝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各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 (2
(3)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请你为上述第一种意见阐述理由。 (3分)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