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人文主题:民风民俗
习作要求: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赏
民风民俗
赞
多彩中华
北京的春节
01
腊八粥
02
故事三首
03
藏戏
04
走进大美中国赏民俗
多
彩
民
俗
我
来
赏
热热闹闹迎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第
一
站
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了一个喜庆热闹的春节,相信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吧!你对家乡的春节习俗了解多少呢?快来和同学们聊一聊吧!
进
情
景
走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课堂导入
春
节
活动一:春节真热闹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春节吃春卷,有迎春的寓意,春卷是用薄薄的饼皮包裹着几种蔬菜,入油锅炸到金黄,春卷里面卷着的蔬菜,有“春意盎然”的意思。
新
年
美
食
大
荟
萃
谐音“交子”,有交替更迭,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象征着新的一年,喜庆吉祥,幸福团圆。此外,饺子外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之意。
春节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寄托美好的祝愿。
北
京
的
春
节
第
一
课
时
壹
备
字
词
闯
年
关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拥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录在《老舍文集》里。
走近作者
老
舍
(1899—1966)
字词认读
醋
饺
摊
拌
筝
眨
宵
燃
戚
贩
彼
贺
轿
骆
驼
tān
jiǎo
zhēng
bàn
zhǎ
xiāo
cù
hè
bǐ
rán
jiào
luò
tuó
qī
fàn
左边是“酉”,不要误写作“西”。
左右结构,四点底不要写到火字旁的下方。
左中右结构,要注意中间的“又”写得窄而短,左右疏密均匀。
字词通关
初旬
熬粥
风筝
高醋
饺子
翡翠
杂拌儿
榛子
栗子
小贩
鞭炮
寺院
麦芽糖
逛庙会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悬灯结彩
cù
jiǎo
xún
áo zhōu
zheng
bàn
zhēn
fěi
lì
fàn
biān
sì
mài
ɡuànɡ
儿化音要读好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擦黑儿
摆摊儿
同桌讨论填动词
( )腊八粥
( )庙会
( )腊八蒜
( )爆竹
( )新衣
( )毛驴
( )年画
( )灯笼
熬
穿
逛
骑
泡
贴
燃
挂
读课文 初体验
1. 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用“ ”标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并完成时间轴?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
自由读课文,思考:
团圆
热闹
有趣
......
绘制春节时间轴
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四至除夕前
读文本 展画卷
1.借助时间轴,概括文章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2.跳读文章,找出春节里人们的活动,完成时间轴。
3.结合课后第一题,说一说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
第三部分
(14自然段)
描写老北京人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第一部分
(1~7自然段)
描述老北京人在春节前的
准备情况
课文分层
第二部分
(8~13自然段)
描述老北京人
过年的盛况
展示时间轴,明晰详略
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四至除夕前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祭灶王
吃糖
吃团圆饭
穿新衣 放鞭炮
祭祖 守岁
拜年
逛庙会
赏灯
吃元宵
准备过年
贴春联 扫房
预备年货
铺户开张
放鞭炮
春节结束
详
略
好处:主次分明,能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结
北京的春节过得分外热闹!让我们读读下面的词语,感受那热闹隆重、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把词串读出节奏。
色味双美
又甜又黏
万象更新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截然不同
悬灯结彩
有声有光
各形各色
贰
第
二
课
时
北京春节欢庆图
温故知新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对__________开始,直到 结束,以及老北京(人)在这一段时间里过春节的习俗。反映出老北京人过春节时______的场面以及_________ 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
腊月初旬
正月十九
热闹
兴奋喜悦
传统节日
(一)迎新春备大年
小组讨论:跳读文章,关注1-7自然段,找出春节前人们的活动有哪些?并完成表格填写。
热热闹闹迎新春
忙忙碌碌迎新春
过年前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迎新春的风俗
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祭灶王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活
动
贰
忙忙碌碌
迎新春
(二)明习俗感盛况
准备过年的时候,人们有哪些习俗让你印象深刻?请从画出文句,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批注。
忙忙碌碌迎新春
老北京过腊八节习俗之一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比喻
粥材料丰富,表达对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
熬腊八粥
老北京过腊八节习俗之二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色味双美:腊八蒜颜色佳、味道好。
吃饺子就着腊八蒜的习俗,富有生活气息。
泡腊八蒜
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蜜饯等。
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与玩意儿
杂拌儿
也称果脯。以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
蜜饯
一种靠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
空竹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放鞭炮
麦芽糖
表特殊含义,体现小年在春节地位,预示着过大年会更加热闹、隆重。
(三)品词句感京味儿
读下面语段,说说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原文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七零八碎,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零食。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具——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改文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好处
这些词语带有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和地域色彩,因质朴而真实令人倍感亲切。
活
动
叁
喜气洋洋
过大年
喜气洋洋过大年
(一)体验欢喜春节
阅读文章8-13自然段,请你用词语概括除夕、初一和元宵节的不同。
除夕
喜庆
团圆
正月初一
悠闲
快乐
元宵
红火
美丽
(二)年味我知道
研读第8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除夕的热闹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热闹”的?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总起句
热闹
热闹
除夕
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的风俗非常重视。
穿新衣
贴对联
放鞭炮
吃团圆饭
做年菜
守岁
从香味(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色彩(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和声音(鞭炮声日夜不绝)三方面对除夕全方位描写,表现了“除夕真热闹”。
再读第8自然段,说说从哪里体会到“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味、色、音
默读第9、10自然段,总结一下正月初一人们都有哪些活动?说一说正月初一与除夕有哪些不同?
悠闲
初一
安静:铺户上板,全城休息。
热闹:贴对联、年画,赶做年菜,灯火通宵,鞭炮不绝。
除夕
正月初一
截然不同
不同的人群
丰富的活动
男人们
拜年
女人们
接待客人
小贩们
摆摊儿
孩子们
逛庙会
聚焦逛庙会
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
悠闲与快乐
默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看看元宵节是什么景象,人们是怎么度过的?
炽热、美丽
元宵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炽热、美丽
元宵节
读一读“处处悬灯结彩”的场面,你有什么体会?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四个“有的”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灯的种类、数量之多,表现出元宵节的壮观场面。
火炽而美丽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将这里的“一律”“清一色”“通通”替换成“都”,好不好?为什么?
这几个词虽然和“都”的意思一样,但用不同词语来表达,可以体现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元宵节家中的灯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灯,还有纱灯,里面有个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规模小
种类多
美好且快乐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日相比,详略有什么不同?这样有详有略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除夕
腊八
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一
元宵节
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让读者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突出了北京春节的隆重和热闹,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详略得当 学有所获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忙碌——腊月的初旬
美好——腊月二十三
热闹——除夕
悠闲——正月初一
美丽——元宵节
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拓展延伸
说说课本阅读链接中的选段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老舍的文章语言通俗易懂京味儿浓郁,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把除夕这一天的热闹场景描写得井井有条,京味儿浓郁;
斯妤的文章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的忙碌场面,忙碌中透露出温馨和喜庆,语言朴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说说过春节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试着写一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自己写写“本地的春节”。
联系生活实际,迁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