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时2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时2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0 11: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时2
课程标准
1
学习目标
2
核心素养
3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属性和分类,理解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理解不同阶段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的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重要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产的原料、燃料来源以及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
自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但需要通过人类的努力,才能把这种条件和可能性变成现实。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步提升。
课堂活动--世界古文明发源
均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上
均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活动一:想一想,四大文明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哪些共同点?
课堂活动--世界古文明发源
均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
河流沿岸,水源充足
受流水堆积,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
自然资源丰富
活动二:议一议,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都具备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现代城市聚落的形成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古代文明古国的形成更多是看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资源,而现代城市更多的是看重位置,科技,信息,教育等
农业文明阶段
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的显著制约。
充足稳定的自然资源保障,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业资源优越的地区往往最早成为人类活动的集聚区
01
02
03
04
文明古国
课堂活动--资源诅咒
“资源诅咒”是指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反而出现不少问题,比如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增长波动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尽管“资源诅咒”属于一种经济假说,但现实中的例子也不少,如安哥拉、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一些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也有一些自然资源禀赋好的国家,成功破解了“资源诅咒”,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
课堂活动--资源诅咒
不合理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技术水平低,资源仅作为初级产品出口,经济效益低;
过度依赖出口,受国际市场供求影响大;
资源开发受外国资本控制,主权丧失。
活动一:为什么一部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会遭受“资源诅咒”?试分析其原因。
课堂活动--资源诅咒
合理规划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开发技术水平,减少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科技,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
活动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何跳出“资源诅咒”的困境?提出你的建议。
工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
自然资源状况,对其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直接影响着其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组合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对资源性产业的布局具有重大影响。
石油国沙特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
自然资源状况理想,开发利用流程短、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就好;反之则差。
钢铁城,石油城,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01
02
03
课堂活动--煤炭利用的变迁
18世纪中期以前,人类对煤炭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18世纪中期后,煤炭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这时期煤炭主要作为能源。
19世纪中期以后,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下降,煤炭更多的向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活动一:叙述人类对煤炭资源的利用过程。
课堂活动--煤炭利用的变迁
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煤化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供给能源安全;有利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减缓煤炭资源枯竭进程,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活动二:对比煤炭与石油、天然气在开采和使用过程中的优劣。议一议,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有哪些?
课堂活动--煤炭利用的变迁
两人各有利弊。经纬的建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但如果不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丹霞的建议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能够带来好处。但是建设坑口电站会产生新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另外对水的需求量也会增大,如果不采取可行的应对措施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会很大。
活动三: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经纬和丹霞有不同的看法,你的看法呢?说出理由。
信息社会阶段
01
02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趋于弱化。
导致
课堂活动--胭脂虫的产业变化
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
沿岸加那利寒流流经,气候趋干,有利于仙人掌的繁殖;
地租水平低;
劳动力价格较低,生产成本低
活动一:分析加那利群岛养殖胭脂虫的优势条件。
课堂活动--胭脂虫的产业变化
我国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地带,这些地区纬度较低,热量丰富,干热河谷,气候干燥,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具有和加那利群岛类似的自然环境。
活动二:目前,我国也开始引进胭脂虫,推测我国适合养殖胭脂虫的区域。
课堂活动--胭脂虫的产业变化
变化:在科技水平落后的时期,胭脂虫成为颇受青睐的生物资源;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染料逐步取代胭脂虫;后来科学家发现人工合成染料有一定的副作用,胭脂虫红需求又回升。
活动三:以胭脂虫为例,议一议,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原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等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作用程度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信息社会阶段

一般
较强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
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1.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读图,完成2~3题。
图1 图2
2.图1中哪幅图表示的事象与图2中图例丙表示的
事象属于同一类(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1中,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得到恢复和再生的自然资源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着时代及科学技术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 回答4~5题。
4.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用煤炭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