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2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时1
课程标准
1
学习目标
2
核心素养
3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实例分析具体环境问题
说明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举例说明应对环境问题的途径
综合思维:说明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构想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人地协调: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探究导入--复活节岛的没落
距离南美大陆 3 700 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 165 平方千米。2012 年,岛上居民 5 761 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究,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
公元 4 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 8 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大量砍伐棕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 12 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 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 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 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 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复活节岛石像
探究导入--复活节岛的没落
四面为海,地理环境封闭
位于南纬27度附近,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信风影响明显
海洋资源丰富
地形中部较高,沿岸多平地
陆上生物资源较为匮乏等。
探究一: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探究导入--复活节岛的没落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探究二: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探究导入--复活节岛的没落
环境变化: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加上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必定会产生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协调措施:转变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转变消费模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探究三: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 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消费需求
自然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
产生
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过度 索取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污染
产生
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超量 排放
环境问题概述
定义: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给人类社会提供物质与能量,当人类社会过度获取时,会造成资源短缺;人类社会在获取物质与能量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带来环境污染;人类社会在利用环境的过程中,不合理的方式带来生态退化
环境问题概述
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类 型
课堂活动--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
在下列环境问题中,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污染
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环境问题概述
次生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
草场退化
土地沙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破坏
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
环境问题概述
01
02
03
04
05
全球气候变化
酸雨
臭氧层破坏
雨林破坏
湿地减少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随着人口增加,产业扩张和科技进步,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控制能力在不断增强,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波及全球,产生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案例延展--世界八大公害时间
八大公害事件因现代化学、冶炼、汽车等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频频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了8起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致60余人死亡,数千人患病;(2)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48年10月),5910人患病,17人死亡;(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短短5天致4000多人死亡,事故后的两个月内又因事故得病而死亡8000多人;(4)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战以后的每年5 10月),烟雾致人五官发病、头疼、胸闷,汽车、飞机安全运行受威胁,交通事故增加;
案例延展--世界八大公害时间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2年 1972年间断发生),共计死亡50余人,283人严重受害而致残;(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931年 1972年间断发生),致34人死亡;280余人患病,(7)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1961年 1970年间断发生),受害人2000余人,死亡和不堪病痛而自杀者达数十人;(8)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 8月),致数十万只鸡死亡、5000余人患病、16人死亡。
1.在下列各类活动中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的是( )
A.杜邦公司研究制造的氟、氯和碳的有机化合物
B.法国沿海核电站的热水排放
C.运往某海港的油轮在途中发生泄漏
D.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柽柳
[A项中所提到的氟、氯和碳的有机化合物属于氟氯烃基化合物,对大气层中的臭氧有很强的破坏作用;B项中核电站的热水排放会造成海洋污染;C项中油轮发生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D项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种植柽柳,能固定流沙等。]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2~4题。
2.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导致图片③描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B.人口快速增长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气候干旱
5.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B.西北草原退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6.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