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8 06:4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较早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形成山环水绕的格局
C.冷湿的自然环境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该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人口稀少,粮食剩余量大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东北籍健儿屡获佳绩,赛场外刻着“东北制造”的智能比赛场馆“冰立方”雪车等助力冬奥,“冷冰雪”为东北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下图示意东北三省工业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获奖健儿多为东北籍,主要得益于当地( )
A.工业基础雄厚 B.冰雪资源丰富 C.农业条件优越 D.民族文化多元
5.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特点是( )
A.以综合性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以重工业为主
6.借北京冬奥之势,兴冰雪装备之器。东北将优势延伸至冰雪产业,旨在( )
A.发展传统工业 B.提高生产技术 C.实现绿色转型 D.扩大进口贸易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是我国著名的冰雪旅游城市。2023年冬季,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下图示意东北地区部分城市多年最大积雪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哈尔滨多年最大积雪厚度和河流结冰期大致是( )
A.41厘米,7个月 B.58厘米,6个月
C.41厘米,5个月 D.58厘米,4个月
8.外地游客有许多来自上海、广东,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 B.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
C.生活水平高,运动能力强 D.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
9.今年寒假,广州的小明计划乘坐火车前往哈尔滨旅游,经过的铁路干线依次是( )
A.陇海、京哈 B.京哈、兰新 C.京广、陇海 D.京广、京哈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便于搭盖的“斜仁柱”。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及“斜仁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鄂伦春族对应左图中的( )
A.①少数民族 B.②少数民族 C.③少数民族 D.④少数民族
11.“斜仁柱”与当地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
②顶部开口,便于储水
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
④兽皮覆盖,利于散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根据材料推断鄂伦春族历史上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
A.捕鱼 B.农耕 C.游牧 D.游猎
“撮罗子”是我国东北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是一种用木杆搭成的圆锥形窝棚。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多雪,夏季温暖多雨,“撮罗子”的覆盖物也因季节变化而不同。读“撮罗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撮罗子”建成圆锥形主要是为了( )
A.安全牢固 B.美观好看 C.排雨排雪 D.采光便利
14.推测“撮罗子”冬季覆盖物可能是( )
A.桦树皮 B.草皮 C.动物皮毛 D.海草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东北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材料二:图1为东北地区示意图,图2为松花江某水文站年平均径流量示意图。
(1)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其中A是_____山,B是_____河。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试从气候方面说明其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众多河流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据图可以看出松花江每年有2个汛期,说出形成图中①汛期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
(4)图1阴影部分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____________工业基地,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该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高度依赖矿产资源的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发展出现了的__________问题,针对出现的发展问题,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工业的发展战略。
1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材料二: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A是____(邻国),D是____海。
(2)阴影区B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____,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
(3)由哈尔滨的气候图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
(4)图中大兴安岭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该地形区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
(5)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答对一条即可)
(6)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请你为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合理建议____。
(7)与华北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商品率高,其优越的土地条件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①②③地区都是在山区,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B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良好,但是高新技术产业落后,而且起步较晚,A符合题意;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形成山环水绕的格局,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冷湿的自然环境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东北地区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B
解析: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有:②人口稀少,粮食剩余量大,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综上,B正确。故选B。
4.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当地冰雪资源丰富,训练场地优良,B正确;东北籍健儿冬奥会屡获佳绩与工业。农业、民族文化没有关系,AC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特点是利用资源特点发展重工业为主,D正确;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A错误;我国的轻工业中心在珠江三角洲,B错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C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目前东北的传统产业衰退,冰雪产业主要指冰雪旅游以及冰雪装备制造等,属于新兴产业,污染较轻,东北发展冰雪产业旨在实现绿色转型,C正确;冰雪产业为新兴产业,不属于传统工业,A错误;冰雪产业对生产技术的提高影响不大,B错误;冰雪产业和进口贸易无关,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读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可知,哈尔滨多年最大积雪厚度为41厘米,其河流结冰期即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大致是11、12、1、2、3月,长达约五个月,C正确。故选C。
8.答案:B
解析:联系已学可知,长三角、珠三角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冬季较为温暖湿润,与哈尔滨的寒冷干燥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对旅游有更高的需求,哈尔滨独特的雪景满足了居民的旅行需求,因此哈尔滨成为许多长三角、珠三角居民选择的旅游地,B正确;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运动能力、自然条件无关,AC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联系已学可知,京广线起止城市为广州和北京,京哈线起止城市为北京和哈尔滨,故从广州前往哈尔滨经过的铁路干线依次为京广线和京哈线,D正确;陇海线起止点城市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和甘肃省兰州市,兰新铁路起止点城市为兰州和乌鲁木齐,都不会经过广州或哈尔滨,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鄂伦春”被称为“山岭上的人”,图中②少数民族分布于山地地区,对应鄂伦春族所在地,B正确;图中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都不是分布在山区,不是鄂伦春族所在地,排除ACD选项。故选B。
11.答案:C
解析:鄂伦春族生活在山区,林业资源丰富,猎物多,能就地取材获得较充足的兽皮和树枝等材料,①正确;由图可知,对狩猎民族来讲,斜仁柱搭建、拆卸方便,建造成本低,③正确;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较为湿润,并不缺水,顶部开口不是为了储水,②错误;东北地区纬度高,地处山地,气温低,兽皮覆盖是为了保暖,不是为了散热,④错误。综上,C正确。故选C。
12.答案:D
解析: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山林地带,是“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冬季加以兽皮覆盖,他们的衣食住行方面都显示了游猎民族特点,D正确。故选D。
1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撮罗子”建成圆锥形主要是为了排雨排雪,因为在降雨或降雪天气中,圆锥形的顶部可以有效地将水分引导到地面,避免积水或积雪对居住者造成不便或危险,C正确;安全牢固、美观好看、采光便利不是“撮罗子”建成圆锥形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撮罗子”是我国东北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雪,为了达到最佳的保温效果,“撮罗子”冬季覆盖物可能是动物皮毛,C正确;桦树皮、草皮、海草都没有动物皮毛的保温效果好,ABD错误。故选C。
15.答案:(1)大兴安岭;黑龙江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
(3)积雪融水
(4)辽中南;铁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资源枯竭
解析:(1)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是广阔的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水环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读图I可知,A是大兴安岭,B是黑龙江。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从气候方面,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光、热、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读图2可知,松花江有两个汛期:该地冬季降雪较多,积存量大,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的①积雪大量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汛;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
(4)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该地区自然资源(煤、铁、石油)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所以振兴东北工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16.答案:(1)朝鲜;渤
(2)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一年一熟;甜菜
(3)温带季风气候
(4)内蒙古高原;畜牧业
(5)工业基础好;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优良的港湾。
(6)更新设备,发展多元化经济等。
(7)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陆上疆界线漫长,有14个陆上邻国,图中A是与辽宁、吉林省接壤的朝鲜,D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洋渤海。
(2)读图可知,阴影区B平原,为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一年一熟(或春秋季,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我国的糖料作物有南方的甘蔗和北方的甜菜,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3)读图可知,由哈尔滨的气候图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
(4)图中大兴安岭西侧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草场资源丰富,该地形区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5)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路交通;优良的港湾。
(6)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的建议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更新设备,治理环境污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等。
(7)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其优越的土地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