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8 06:4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下图是我国台湾省和福建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于福建省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福建省与台湾省隔琼州海峡相望
B.福建省与台湾省都被北回归线穿过
C.两省的自然资源都匮乏
D.台湾省众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省和广东省
2.下列台湾岛的地理特征,受地形因素影响不大的是( )
A.铁路线环岛分布 B.河流水量较大
C.城市多分布于西部地区 D.东部地区降水量大于西部地区
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下图为台湾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台湾山脉森林丰富,有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森林类型的变化,主要由于台湾山脉( )
A.南北跨纬度广 B.迎风坡降水多
C.海拔较低,气候湿热 D.所处位置纬度低,海拔高
4.20世纪60~90年代台湾的出口加工工业十分发达,主要出口纺织服饰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其主要优势条件是( )
A.自然资源贫乏,便于进口 B.多优良港口,劳动力丰富
C.气候温和湿润 D.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出口
读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台湾岛内铁路呈环状分布,这样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①沿平原低地分布,可节省建设投资
②铁路线环岛分布,增强交通的通达性
③连接主要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连接少数民族集中区,使落后地区受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有关港、澳、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高山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 B.新竹是香港的高新技术园区
C.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 D.澳门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工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台湾问题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台湾岛( )
A.平原集中分布在东部 B.山脉多东西走向
C.被誉为“东方甜岛” D.境内主要民族是高山族
8.1993年以来,大陆成为台商投资首选地区的原因有( )
①距离近
②大陆消费市场广
③台湾省矿产资源丰富
④两岸文化相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台湾是我国的固有领土,物产丰富,有“宝岛”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A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青稞
10.目前,台湾省的出口产品主要是( )
A.矿产品 B.工业产品 C.农产品 D.农产加工品
台湾兴建大量水库用来蓄水和发电,读台湾岛水库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台湾岛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北部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河流多自西向东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12.关于台湾岛水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水用水库主要分布在东部,缓解用水紧张
B.发电用水库分布在河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C.水库主要解决西部地区用水紧张和电力短缺问题
D.水库一般在1~2月放水,用以调节河流水量
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信息显示( )
A.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B.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C.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D.台湾岛全部位于热带
14.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受气候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
B.受地形影响,河流短急
C.受气候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
D.水能丰富受地形影响,森林集中分布在西部
15.“联合利剑-2024A”演习于2024年5月23日在我国台湾岛周边进行,台湾一直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台湾省示意图以及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台湾省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等;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主要出口软件、集成电路等。
(1)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____(海洋),中南部被重要纬线__________穿过;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_____方向,它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2)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最高山_______,台湾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岛上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___。
(3)通过资料可知,________一直是台湾省重要的经济命脉。请列举一条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_____。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35去台湾》这首歌抒发了人们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尤其是“坐上动车去台湾,就在2035年”更是让人充满了无限期盼,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2035年)中,福州至台北的高速(或高铁)线路在规划之内。
材料二 台湾岛铁路、城市分布图(下左图)和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图(下右图)。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台湾省的纬度位置。
(2)福州至台北高速(或高铁)线路段已建成跨海桥梁,有专家认为B段建成海底隧道形式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3)如果福州至台北高速(或高铁)线路全线贯通,给两岸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B.降低了两地间运输速度
C.缩短了福州至厦门的距离 D.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4)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请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5)根据左图中夏季风的风向分析,台湾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6)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1952年以来台湾省的出口贸易结构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福建省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错误;台湾省被北回归线穿过,福建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未被北回归线穿过,B错误;台湾省自然资源丰富,C错误;台湾省的居民中,以汉族为主,大多数祖籍是广东和福建,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铁路线环岛分布,受地形影响因素大,A不符合题意;河流水量较大是由于降水丰富,与地形无关,B符合题意;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城市多分布于西部平原地区,与地形有关,C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地区,与地形因素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D
解析:台湾岛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被誉为“森林之海”,这是因为台湾地处低纬度,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热量充足;同时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导致台湾山脉由山麓往山顶呈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森林类型的变化,D正确,C错误;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亚热带、热带,南北跨纬度范围小,A错误;台湾山脉森林类型的变化主要与山地垂直差异有关,与迎风坡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台湾20世纪60~90年代的出口加工工业十分发达,主要出口纺织、服饰和日用电子消费品,B正确;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与出口加工工业无关,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台湾岛多山,山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面积约占三分之二,沿海平原是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台湾岛内铁路呈环状分布,一方面使得铁路途经地区多为平原,可降低建设难度,节省建筑投资;另一方面可以连接主要城市,增强交通的通达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①②③正确;台湾岛内铁路呈环状分布难以到达少数民族分布的山区,难以使落后地区受益,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高山族占比少,A错误;新竹是台湾的高新技术园区,B错误;香港、澳门、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都是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与祖国大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C正确;澳门矿产资源缺乏,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台湾岛平原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A错误;台湾岛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B错误;台湾岛盛产甘蔗,被誉为“东方甜岛”,C正确;台湾岛境内主要民族是汉族,少数民族是高山族,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大陆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地区,是因为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相通、文化相通,祖国大陆距离台湾近,运输成本低;再者大陆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①②④正确;台湾省是一个岛屿,面积也并不是很大,所以矿产资源方面是比较匮乏的,③错误。综上,B正确。故选B。
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A位于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地区,而台湾位于我国的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C正确;小麦、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台湾省的经济较为发达,以工业为主,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外向型经济,B正确;矿产品、农产品、农产加工品都属于初级产品,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A错误;台湾岛三分之一为平原,三分之二是山地,地形以山地为主,B错误;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C正确;河流多自东向西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给水用水库主要分布在西部,缓解用水紧张,A符合题意;发电用水库分布在落差较大的河流上游,因为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B不符合题意;水库主要解决西部地区用水紧张和电力短缺问题,因为台湾的人口多集中在西部,C不符合题意;水库一般在1~2月放水,用以调节河流水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台湾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A错误;台湾省由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故B正确;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错误;台湾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
14.答案:B
解析:台湾岛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形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A错误;受地形影响,河流短急,落差大,水能丰富,森林集中分布在中东部,B正确,D错误;受地形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C错误。故选B。
15.答案:(1)南海;北回归线;东北
(2)山地;玉山;樟树
(3)出口贸易;港口众多,海运便利;劳动力素质高;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解析:(1)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它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2)根据所学知识所知,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台湾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台湾最出名的树种是樟树。
(3)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祖国大陆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台湾四面临海,港口众多,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2)台湾重视教育和培训劳工,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劳动力素质高。(3)台湾大力吸收外国资本,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4)台湾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以保证产品的稳定出口。
16.答案:(1)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跨热带和亚热带。
(2)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小(台风暴雨大雾等);不会影响通航;促进两地经济发展(或文化交往)等。
(3)D
(4)环岛分布;城市和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客、货运量大
(5)东多西少
(6)农产品比重下降,工业产品比重上升。
解析:(1)据图可知,台湾省的纬度位置可以描述为: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中南部,台湾省跨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低纬度地区等。
(2)福州至台北高速(或高铁)线路段已建成跨海桥梁,有专家认为B段建成海底隧道形式比较合适,原因是B段建成海底隧道形式受台风暴雨大雾等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小,不会影响通航;加强两地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两地经济发展、文化交往等。
(3)如果福州至台北高速(或高铁)线路全线贯通,给两岸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D正确;福州至台北高速(或高铁)线路全线贯通并不能改变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不能缩短了福州至厦门的距离,AC错误;提高两地间运输速度,B错误。故选D。
(4)据图可知,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特点是环岛分布,其社会经济原因是城市和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客、货运量大,运输需求量大。
(5)据左图中夏季风的风向分析可知,台湾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因为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6)据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图可知,1952年以来台湾省的出口贸易结构中农产品比重下降,工业产品比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