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学案(2份,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学案(2份,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4-23 20:15:03

文档简介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主备人:黄亮明 审核人:初一数学备课组陆锡林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掌握垂直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会借助有关工具画垂线,掌握垂线的有关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学习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和_________.
2.直线AB、CD相交,有一个角∠AOC=90°时(如图1),
∠BOD=_____°、 (图1)
∠AOD=_____°、∠BOC=_____°,这时称直线AB、CD互相_________.
3.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
4.直线垂直的记法读法: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
“AB___CD”或“CD___AB”,读作“AB垂直于CD”,
如果垂足为O,记作“AB⊥CD,垂足为O”(如右图).
二、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完成课本41页“做一做”,然后全班交流。
2.课本41页“想一想”:
(1)画出直线l和点A,你有几种画法?
(2)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你能画几条?
通过画图,得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_ _.
(3)画直线l和l外一点P,作PO⊥l,垂足为O,点A、B、C在直线l上,
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画图和比较,得垂线的第二条性质: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______.
3.看课本P42,如图2-9,过点A做L的垂线,垂足为B,则直线外的点B到直线L的垂线段AB的长度,叫做A到L的_______.
4.小组内讨论完成P42中的“议一议”。
三、随堂检测:
1.如图1,若AO⊥CO,BO⊥DO,∠BOC=150°,则∠AOD=_____度,∠COD=______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 图2
2.如图2,直线AB与CD相交于O,∠EOD=90°,正确填写下列两角关系的名称。
∠1与∠2________________;∠2与∠3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4________________;∠1与∠4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关于距离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1)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两点的距离;(2)连接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的点的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3)从直线外一点,所引的这条直线的垂线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1—6,点C在直线 AB上,过点C 引两条射线CE、CD,
且∠ACE=32°,∠DCB=58°,则CE、CD有何位置关系关系?为什么?
四、归纳总结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学会了哪些方法?
2.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名师测控》P33—34页
六、教后反思
D
C
B
A
E
2.1—6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主备人:黄亮明 审核人:初一数学备课组陆锡林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对顶角、补角、余角,知道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学习难点】探索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的过程以及对其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回顾:①什么是直角?②什么是平角?
(2)预习作业:
①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
②已知∠1=36°,∠2=54°,那么∠1+∠2=_________
③已知∠1=144°,∠2=36°,那么∠1+∠2=_________
二、教师点拨
知识点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 线;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一般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和 .
两条直线直线AB和CD,交于点O,再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点:2:对顶角及其性质
问题1:观察2.1—4:∠1和∠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
问题2:剪子可以看成图2.1—4,那么剪子在剪东西的过程中,∠1和∠2还保持相等吗?∠3和∠4呢?你有何结论?
归纳:如∠1和∠2有公共端点,他们的两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为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 。
知识点3:补角、余角
⑴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o (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
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o (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
⑵符号语言:
若∠1+∠2= 90o , 那么∠1与∠2互余。
若∠3+∠4=180o , 那么∠3与∠4互补。
知识点4: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例1 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已知∠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
三、随堂检测
1、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2、⑴若∠1与∠2互余,则∠1+∠2=___;⑵若∠1= 90o—∠2,则∠1+∠2=_ _;
⑶60O32’的补角是_____,余角是_______; ⑷30O角的余角的补角是__________。
3、①.因为∠1+∠2=90 ,∠2+∠3=90 ,所以∠1= ,理由是 .
② 因为∠1+∠2=180 ,∠2+∠3=180 ,所以∠1= ,理由是 .
四、归纳总结:
互余 互补 对顶角
数量关系
对应图形关系
性质
五、课后作业:《名师测控》p31—32
六、教学反思
4
3
4
2
1
1 ∠3与∠4
2
2
1
3
4
1
2
1
2
1
2
1
2
A
B
C
D
2
1
1 ∠3与∠4
2
4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