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课件+教案+导学案+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课件+教案+导学案+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20 00:01:03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作业设计
【基础篇】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2.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的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3.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4.如图所示三个烧杯中各倒入100mL水,依次加入硝酸钠并充分搅拌。已知加入硝酸钠固体质量从①-③依次增多。据图判断烧杯中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 )
A.① B.② C.①和② D.全部
5.20℃时,取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各10g,分别加入50g水中(相关溶解度数据见表),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物质 氯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蔗糖
20°C时溶解度/g 7.4 31.6 36.0 203.9
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有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杯中固体甲增多、固体乙减少
B.杯中一定有固体甲而不一定有固体乙
C.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D.甲和乙的两种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7.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0℃时,100g水中能溶解36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B.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了
C.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
D.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相同
【创新篇】
一、单选题:
1.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温度保持在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升温后,甲中溶解的固体一定减少
C.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 D.溶液中所含溶质最多的为丙
2.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锌粒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4.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① B. 只有④ C. ①③ D. ②④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得甲物质晶体
D.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等于乙
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均为40g
B.t2℃时,30g固体乙溶解在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t3℃时,若将甲溶液由N点转变为M点状态,可采取添加溶质的方法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甲>乙
二、填空探究题:
1.20°C时, 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_____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______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2.如图实验,将水加入到装有氢氧化钠的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知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8
KCl 17.6 31.1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20℃时,KCl的溶解度为: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取值范围是 。
(3)40℃时,将140gKCl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析出KCl晶体质量为
(4)要使KNO3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方法是 。
(5)30℃时,将40gKCl加到10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6)将6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关系为________。
A.KNO3>KCl B.KNO34.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密解度曲线。
(1)t2℃时,向50g的水中加入35g a物质,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t1℃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最多的是 (填“a”、“b”、“c”);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是 (填“a”、“b”、“c”);
(4)t2℃时,有一混和溶液中含有a、b、c三种溶质(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质量相等,将其恒温蒸发溶剂,析出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填“a”、“b”、“c”)。
答案
【基础篇】:
1.A 2.A 3.B 4.A 5.A 6.D 7.D
【创新篇】:
一、选择题:
1.D 2.D 3.D 4.B 5.A 6.D
二、填空探究题:
1. 133;36 ;136 ;136
2.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3.(1)34.0g
(2)20℃~30℃
(3)4
(4)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5)27.0%
(6)D
4.75 b c>b>a cba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 认识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例如,通过实验探究或数据分析,理解不同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并能以曲线形式准确表征。 2. 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理解结晶现象并能进行相关应用。如解释为什么有些物质采用降温结晶,而有些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晶体析出等。 3. 通过溶解度曲线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归纳总结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溶解度曲线的宏观表象理解物质溶解的微观本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利用溶解度数据构建曲线模型并进行推理分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探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并绘制曲线)、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运用溶解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海水晒盐等)。
教学分析: 《溶解度》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学习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以及混合物分离方法。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应用,并为以后学习溶液的浓度、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作了铺垫。溶解度的教学主要涉及概念教学、定量分析方法教学、物质分离方法教学等,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关系。本节内容属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必需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利用溶解性表格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通过描绘溶解度曲线,提升数据处理和图形分析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特征分析出物质提纯的方法。 3.通过对溶解度的学习,感知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实际生活、生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的认识严谨的态度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会根据溶解度表提供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会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2.理解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问题衍生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汽水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图片。 【提问】 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吗 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 观看图片。 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思考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一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活动1 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比较的标准 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哪个 【小结】 为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应该控制温度、溶剂的质量、溶液的状态等因素一致。 2.溶解度的概念 【讲解】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里的溶解限度用溶解度来表示。 【提问】 通过上述比较,请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下个定义。 【追问】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再问】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表达什么意思呢 【讲解】 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溶解度/g (20 ℃)<0.010.01~11~10>10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观看图片,分析、比较,回答问题。 倾听。 思考并回答问题: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回忆、思考、回答问题:温度(外因)、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内因)。 思考、讨论、回答。 生1:在20 ℃时,100 g水里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 生2:在20 ℃时,100 g水里溶解36 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培养学生控制变量思想和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二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活动2 探究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过渡】 溶解度如何表示呢 1.列表法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KCl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56.7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71.37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
【提问】 请查出20 ℃、40 ℃时,NaCl、KCl、NH4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多少 【追问】 NaCl、KNO3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2.溶解度曲线 【提问】 在表中能查到25 ℃时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吗 【追问】 要查找25 ℃时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怎么办 结合数学中的函数图像,你有办法吗 【探究】 根据表中数据,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在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展示】 应用: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和85 ℃时的溶解度。 温度/℃2585NaClKClNH4ClKNO3
观察、分析,回答问题:20 ℃,NaCl、KCl、NH4Cl、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0 g、34.0 g、37.2 g、31.6 g,40 ℃时,NaCl、KCl、NH4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36.6 g、40.0 g、45.8 g、63.9 g。 回答问题: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回答:不能。 思考。 绘制曲线。 查出溶解度,填写表格。 培养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
【提问】 分析下面两图给出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讨论这些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从溶解度曲线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 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陡增,如KNO3、NH4NO3等。 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平缓,如NaCl。 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3.解释“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原理。 【提问】 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方面说说为什么用海水晒盐法获得氯化钠晶体,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 【练习】 根据溶解度,请你解析“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原理。 思考、讨论交流,并完成下表。 内容表示意义点曲线上 的点两曲线 的交点线面曲线以上 的区域曲线以下 的区域
思考并回答问题: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思考并回答问题:当季节从夏天变到冬天时,随着盐碱湖水温度的下降,湖中食盐的溶解度变化很小,而纯碱的溶解度却从38.0 g降至7.0 g,此时就会有纯碱晶体从湖水中析出,并浮在湖面上。于是人们在冬天就可以在湖边直接捞出碱来。 到了夏天,湖水温度升高后,虽然食盐和纯碱的溶解度十分接近,但由于冬天纯碱从湖水中析出并被捞出,导致湖水中纯碱浓度降低,而食盐的浓度几乎没变,即食盐的浓度远远大于纯碱的浓度。所以,水分蒸发后,食盐会从湖水中以晶体析出,而纯碱却不会从湖水中析出。 引导学生用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分别进行数据处理,体会二者的优缺点。 培养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任务三 气体溶解度 活动3 了解气体溶解度 【过渡】 生活中我们还见过下面这些现象,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烧水时水未沸腾前,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打开瓶盖后汽水会自动喷出。 这些现象都与气体的溶解度有关。 1.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提问】 气体溶解度的概念是什么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是什么 2.气体溶解度的应用 【讲解】 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养鱼池中常常由于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天气异常等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造成缺氧,缺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鱼大量死亡。因此,要设法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呢 【小结】 给养鱼池水中增氧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增氧机把水喷向空中或把水搅动起来,这样可以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在寒冷的冬季,北方养鱼池的冰面上总要打很多洞,目的也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交流、讨论,回答问题: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倾听,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课堂小结 【总结板书】 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 学会归纳总结并构建模型。
任务四 巩固提高 活动4 课堂作业(见PPT) 完成相关练习。 巩固和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学中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一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现象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溶解度曲线图的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构建可由溶解度曲线图获得的信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再设计一些小组竞赛类的游戏环节。(共40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二课时
1.了解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利用溶解性表格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通过描绘溶解度曲线,提升数据处理和图形分析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特征分析出物质提纯的方法。
3.通过对溶解度的学习,感知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实际生活、生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的认识严谨的态度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青海湖里含有丰富的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资源,生活在湖区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如何定量的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食盐 白糖
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吗?
思考讨论
20 ℃
100 g水
40 ℃
100 g水
NaCl
KNO3
不能,应该在同一温度下。
谁是溶解王
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吗?
思考讨论
20 ℃
20 g水
20 ℃
100 g水
NaCl
KNO3
不能,溶剂量应该相同。
谁是溶解王
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吗?
思考讨论
20 ℃
100 g水
20 ℃
100 g水
10 gKNO3
10 gNaCl
不行,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谁是溶解王
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的溶解性大小吗?
思考讨论
20 ℃
100 g水
20 ℃
100 g水
36 gNaCl
31.6 gKNO3
达到饱和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
能,说明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性更好。
谁是溶解王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质量
比较溶解性的大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如何来选定比较的标准呢?
定量地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一定的条件
一、固体溶解度意义
固体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S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
在100 g溶剂里
达到饱和
溶解度单位为“克”
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而溶解度是定量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单位
四大
要素
2.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饱和溶液的质量
1.“20 ℃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为36.0 g”,其含义是什么?
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
2.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完成下表:
20 ℃
31.6 g
100 g
131.6 g
3.溶解度的意义
1. 把20 g某物质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 溶解度就是20 g。
2. 20 ℃时10 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 ℃时氯化钠 的溶解度是10 g。
未指明温度
未指明溶剂的量
×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小试牛刀
3. 20 ℃时10 g 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g水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4. 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
×
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温度 溶剂 溶液状态 溶质质量 溶解度
4.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20℃  
100g 
饱和 
36g 
36g 
50g 
饱和 
18g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外因有且只有温度。
②当温度改变时,如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
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9.8g。
36g 
①当温度不变时,改变溶剂和溶质的量,溶解度是否改变?
20℃  
当温度不变时,物质的溶解度不变。
当温度改变时,物质的溶解度改变。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S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4.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资料卡片:
注:难溶,习惯上称“不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
.
.
0.01g
1g
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20℃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S >10克 10克~1克 1克~0.01克 <0.01克
例 20 ℃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溶物质。
难(不)
5.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 解 度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列表法
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
如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表中某一物质(硝酸钾)在某一未测温度(25℃、85℃)时的溶解度呢?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曲线法
温度/℃ 0 2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02
0
温度/℃
40
80
120
160
200
溶解度/g
20
40
60
80
100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在坐标纸上绘制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曲线,这种曲线叫作溶解度曲线。
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曲线,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1)绘制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氯化钠
温度/℃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溶解度/g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0
氯化钾
思考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例:10℃,硝酸钾的溶解度约 ;
20g
(2)比较同一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例:10℃时,S硝酸钾 S氯化钾
20℃时, S硝酸钾 S氯化钾
50℃时, S硝酸钾 S氯化钾



注意: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
作出垂直于这个温度的直线进行比较
(2)应用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氯化钠
温度/℃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溶解度/g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0
氯化钾
(3)点的含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表示形成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N点是硝酸钾的 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形成的溶液为过饱和溶液
M点是硝酸钾的 溶液
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不同的物质溶解度相同
P点表示 。
P
M
N
不饱和
饱和
底部固体有剩余
20℃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硝酸钾
氯化钠
温度/℃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溶解度/g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0
氯化钾
(4)不同物质溶解度趋势:
大多数物质(如KNO3)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陡升型)
少数物质(如NaCl)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大(缓升型)
极少数物质(如Ca(OH)2)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下降型)
(4)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的物质。
①从A的溶液中提取A晶体,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④B中含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③从B的溶液中提取B晶体,应采用__________方法。
蒸发溶剂
②A中含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的物质。
(5)溶解度的应用
你现在能解释这是为什么了吗?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定义
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
方法
列表和作图
应用
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等领域
目的
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处理、分析,发现规律
03
01
04
02
以表格或曲线的形式呈现物质的溶解度及其变化,就是对实验测得的溶解度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
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
B
小试牛刀
1.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三、气体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
溶解度
101 kPa、一定温度
1体积水
达到饱和
溶解度单位为“体积”
·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单位
四大
要素
2.气体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打开汽水时,汽水会自动喷出
烧水过程中气泡逐渐上浮
打开汽水时,压强减小,CO2 溶解度减弱,所以从水中逸出
温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溶解度减弱,从水中逸出
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影响气体
溶解度的因素
根据这些生活现象,你能推测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吗?
3.影响气体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
外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温度
压强
3.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气体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条件 压强为101 kPa、一定温度时 一定温度下
标准 1体积水 100 g溶剂
单位 体积 克(g)
影响因素 内因 物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 温度和压强 温度
四、气体溶解度和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如何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养鱼池中常常由于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天气异常等等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造成鱼缺氧,缺氧严重时会造成鱼死亡。
氧气不足,鱼浮头
利用增氧机把水喷向空中或把水搅动起来
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中氧气的含氧量
冬季,北方养鱼池的冰面上打洞,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喝下冰镇汽水后,感觉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打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
C
小试牛刀
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概(四要素)
概念
影响因素
在一定温度下
100 g溶剂
达到饱和
单位(克)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温度: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影响因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温度、压强
课堂小结
101 kPa、一定温度
1体积水
达到饱和
溶解度单位为“体积”
概念(四要素)
概念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溶解度曲线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溶质的性质 ②温度 ③压强 ④溶质的质量 ⑤溶剂的性质
⑥溶解时是否搅拌或振荡 ⑦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①④⑥ D. ②⑥⑦
A
巩固提升
2. (教材P41图改编)如图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30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约
为0.15 g
B. 加热饱和澄清石灰水,石灰水
会变浑浊
C. 降低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D. 将40 ℃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
D
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
氢氧化钙
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温度降低,溶质和溶剂的量未发生变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3. 20 ℃时,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物质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 g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 g的物质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名称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氯酸钾 硝酸铵
溶解度(g) 0.165 21.5 7.4 190.0
(1)氢氧化钙属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下同)物质,氯酸钾属于_______物质。
(2)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g硝酸铵固体。
微溶
可溶
190.0
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 t3℃时A的溶解度为 。
(3) P点的含义是 。
(4)N点为A的 ,可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80g
在该温度下,A、C的溶解度相同
不饱和溶液
加A物质
BCA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B
Have a rest
天道酬勤
成功源于自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2.能准确描述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3.初步学习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4.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会利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学习过程
一、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二、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三、溶解度的意义
1.“20 ℃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为36.0 g”,其含义是什么?
2.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完成下表: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饱和溶液的质量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1. 把20 g某物质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 溶解度就是20 g。
2. 20 ℃时10 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 ℃时氯化钠 的溶解度是10 g。
3. 20 ℃时10 g 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g水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4. 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四、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资料卡片: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20℃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S >10克 10克~1克 1克~0.01克 <0.01克
注:难溶,习惯上称“不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例 20 ℃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溶物质。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2.曲线法
六、应用溶解度曲线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例:10℃,硝酸钾的溶解度约 ;
(2)比较同一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例:10℃时,S硝酸钾 S氯化钾
20℃时,S硝酸钾 S氯化钾
50℃时,S硝酸钾 S氯化钾
(3)点的含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表示形成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N点是硝酸钾的 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形成的溶液为过饱和溶液
M点是硝酸钾的 溶液
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不同的物质溶解度相同
P点表示 。
(4)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大多数物质(如KNO3)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陡升型)
少数物质(如NaCl)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大(缓升型)
极少数物质(如Ca(OH)2)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下降型)
(5)溶解度的应用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的物质
①从A的溶液中提取A晶体,应采用_______方法。
②A中含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的物质。
③从B的溶液中提取B晶体,应采用__________方法。
④B中含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小试牛刀
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
七、气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气体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影响气体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小试牛刀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喝下冰镇汽水后,感觉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打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
巩固提升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溶质的性质 ②温度 ③压强 ④溶质的质量 ⑤溶剂的性质
⑥溶解时是否搅拌或振荡 ⑦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①④⑥ D. ②⑥⑦
2. (教材P41图改编)如图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30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约为0.15 g
B. 加热饱和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
C. 降低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D. 将40 ℃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
3. 20 ℃时,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物质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 g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 g的物质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钙属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下同)物质,氯酸钾属于_______物质。
(2)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g硝酸铵固体。
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 t3℃时A的溶解度为 。
(3) P点的含义是 。
(4)N点为A的 ,可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