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备考集训39:金属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奥运冠军汪顺和数字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这一幕惊艳了世界。火炬“薪火”的金属部分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下列有关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熔点较组成各成分金属高
C.制成合金属于化学变化
D.钢是由铁和锌形成的合金
2.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3 B.MgSO4 C.CuCl2 D.AgCl
3.小金做了《探究铁生锈的因素》实验,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如图所示,小金在盛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一周后观察到U型管内的水面( )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一样高 D.水从右侧溢出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技术的国家,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Fe+CuSO4=Cu+FeSO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铁表面会出现红色固体
B.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弱
C.该反应中铁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黄
5.碲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等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Zn>Cu>Cd B.Zn>Cd>Cu C.Cu>Zn>Cd D.Cd>Zn>Cu
6.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 固体 难溶,粉红色 固体 易溶,溶液呈 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 固体
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B.Co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
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7.小宁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一定不含Zn
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Cu(NO3)2
D.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渣一定只含有Ag
8.为比较某未知金属X与Zn、Ag的活动性强弱,小科进行了如图实验,其中A试管无明显现象,B试管X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Zn>Ag>X B.Zn>X>Ag C.Ag>X>Zn D.X>Zn>Ag
9.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Zn、Fe
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0.对图、表信息的处理能力,是学习科学的必备素养。分析图文,回答下面小题。如图是含铁(Fe)物质的化合价——物质类价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溅
B.物质b是铁锈,能被磁铁吸引
C.物质c能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
D.物质d的化学式可能是FeCl3
11.图像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图甲是用足量的铁单质置换硫酸铜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乙是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
C.图丙是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量关系
D.图丁是在一定量的AgNO3和Zn(NO3)2混合液中加入铁粉,溶质种类与加入量的关系
12.如图为铁的冶炼和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
B.生铁是由铁和碳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化合物
C.铁制品废弃后易与周围环境中的水、空气等物质作用而锈蚀
D.废旧金属铁循环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关于滤液中溶质和滤渣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只有ZnSO4,滤渣中一定有Cu
B.滤液中只有ZnSO4,滤渣中一定有Zn、Cu
C.滤液中有ZnSO4、CuSO4,滤渣中一定有Cu
D.滤液中有ZnSO4、CuSO4,滤渣中一定有Zn、Cu
1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b点得到的固体为Cu
C.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D.d点得到的固体有3种
15.向三个盛有相同质量锌粉、铁粉和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用柱状图表示a、b、c、d处的四个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6.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金属材料的使用是一个重要标志。
(1)铁锅清洗后应及时擦干,目的是为了减缓铁锅 。
(2)铜合金比纯铜更 (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
(3)铝制品能用于制造窗户主要利用它的 (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17.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属于合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 。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
(4)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18.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液体B,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液体B仍呈蓝色,则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
②若液体B呈无色,且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则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 。
19.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发现质量仍为a克。
(1)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往反应后的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0.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便于回收利用,小龙取其样品进行成分确定实验。其流程图如图:
(1)气体A的化学式是 。
(2)步骤Ⅱ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3)小龙为确定Mg、Zn是否存在,进一步检测发现溶液B中的溶质种类有3种,试分析能否直接得到废弃物中含有Zn 。
21.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
(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 。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
22.小华为了探究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一段时间以后,最先生锈的铁丝是 (用图中序号填写),通过这次实验能得出铁制品锈蚀和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空气
B.水分
C.铁丝的内部结构
(2)小华发现自己的眼镜架上有少许绿色物质出现,查阅资料可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而且发现铜生锈的条件与铁类似,请补全铜生锈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u+O2+H2O+ ═Cu2(OH)2CO3。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吴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实验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 甲金属 25 60 95 130 160 170 170
乙金属 30 75 120 150 150 150 150
(1)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 。
(2)为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吴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 。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
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C.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
(3)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需要计算气体的质量还要查找的物理量是 。
24.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亮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
(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 。
(2)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25.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开始应先打开弹簧夹 。(填①或②)
(2)实验中A处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3)检验A中生成的固体粉末的方法是: 。
(4)若通入足量的CO后,在B中得到3g白色沉淀,则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025中考科学备考集训39:金属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A A B B C B D D B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D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答】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合金熔点较组成各成分金属低,故B错误;
C、制成合金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钢是由铁和碳形成的合金,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
B、镁排在氢前面,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B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用铜和稀盐酸反应制的,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的后面,不能用银和盐酸反应制的,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小金在盛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把铁钉放入有水、空气的环境中,铁生锈,消耗了氧气,造成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减小,U型管内左端液面上升,右端液面下降;
故选:A。
4.【解答】解:A、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Fe+CuSO4=Cu+FeSO4,铁表面会出现红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Fe+CuSO4=Cu+FeSO4,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物是铁是单质,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该反应中铁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Fe+CuSO4=Cu+FeSO4,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说明Cd、Zn均能与稀硫酸反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Cd、Zn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Cd、Zn>H>Cu。
再加入锌粉置换出镉,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即Zn>Cd。
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Cu。
故选:B。
6.【解答】解:A、钴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所以活动性比镁弱,不会和氯化镁反应,故A错误;
B、CoO是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CoO和盐酸反应生成CoCl2和H2O,CoCl2易溶,溶液呈粉红色,故B正确;
C、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所以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
D、Co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例如锌过量时,该选项正确。
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例如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部分反应时,一定不含Zn,该选项正确。
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Cu(NO3)2,例如硝酸铜部分反应时,该选项不正确。
D、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即硝酸银部分反应,滤渣一定只含有Ag,该选项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图可知,向X中加入硝酸锌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Zn>X,向X中加入硝酸银溶液,X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说明X>Ag,所以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X>Ag。
故选:B。
9.【解答】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乙<甲<丙,金属活动性强弱是:乙>甲>丙,甲、乙、丙依次不可能是Mg、Zn、Fe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活动性强弱是乙>甲>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稀硫酸足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小,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因此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大,因此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物质a是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b是氧化亚铁,不是铁锈,故错误;
C、物质c是氢氧化铁,不能溶于水,故错误;
D、物质d可能是氯化铁,故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后有铜,固体的质量不为0,故错误;
B、锌比铁活泼,因此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快;锌和铁都是二价金属,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因此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最终锌生成的氢气少,故正确;
C、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因此开始一段时间不产生沉淀,故错误;
D、向一定量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时,铁不能和硝酸锌反应,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加入铁前,溶质是硝酸银和硝酸锌,当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两种,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由3种变成2种,故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故正确;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生铁是由铁和碳等物质组成的,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铁制品废弃后易与周围环境中的水、空气等物质作用而锈蚀,故正确;
D.废旧金属铁循环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B。
13.【解答】解: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把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到CuSO4溶液中,锌和CuSO4反应生成了铜和ZnSO4,由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无色滤液和滤渣,说明CuSO4全部参与反应,即沉淀中可能有锌,一定有铜,滤液中只有有生成的ZnSO4。
故选:A。
14.【解答】解: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即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没有反应的硝酸铜和部分没有反应的硝酸银,该选项正确。
B、b点得到的固体为Ag,该选项不正确。
C、c点硝酸银和硝酸铜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Zn(NO3)2,该选项正确。
D、d点得到的固体有3种,即反应生成的银和铜及其过量的锌,该选项正确。
故选:B。
15.【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a处锌粉、铁粉和镁粉三种金属均有剩余,与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像正确。
B、由图像可知,b处锌已完全反应,镁、铁与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氢气的质量mMg=mFe>mZn,故选项图像正确。
C、由图像可知,c处锌、铁已完全反应,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Mg>mFe>mZn,故选项图像正确。
D、由图像可知,d处三种金属均已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Mg>mFe>mZn,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6.【解答】解:(1)铁锅清洗后应及时擦干,能防止生锈,目的是为了减缓铁锅锈蚀。
(2)合金比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铜合金比纯铜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
(3)铝制品能用于制造窗户主要利用它的延展性。
故答案为:(1)锈蚀。
(2)适合。
(3)延展性。
17.【解答】解:(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金属可以制作电线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制作热水壶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拉成丝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是2%至4.3%,钢的含碳量是0.03%至2%之间,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铁(或铁和碳);
(3)A、陶瓷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不锈钢炊具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C、橡胶手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铜质水龙头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4)若钴和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时,即都为+2价时,则钴和铁的化合价的和为:(+2)+(+2)×2+(﹣2)×4≠0;都为+3价时,钴和铁的化合价的和为:(+3)+(+3)×2+(﹣2)×4≠0;则都不符合要求;故化合物中Co和Fe的化合价不同;
因此Co、Fe的化合价可能为+2、+3价或+3、+2价;
若Co的化合价为+3,Fe的化合价为+2时,钴和铁的化合价的和为:(+3)+(+2)×2+(﹣2)×4≠0,不符合要求;
若Co的化合价为+2,Fe的化合价为+3,钴和铁的化合价的和为:(+2)+(+3)×2+(﹣2)×4=0,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1)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铁(或铁和碳);
(3)BD;
(4)+3。
18.【解答】解:①由金属活动性Zn>Cu>Ag知,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液体B仍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银可能有剩余,则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硝酸锌、硝酸铜。
②若液体B呈无色,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铜;且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说明固体A中含有锌,即锌是过量的,则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银、铜、锌。
故答案为:
①硝酸锌、硝酸铜;
②银、铜、锌。
19.【解答】解: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硝酸镁不能反应,硝酸铜先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后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说明锌完全反应,铁部分或全部反应;
(1)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
(2)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
(3)往反应后的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
故答案为:(1)Zn+Cu(NO3)2=Zn(NO3)2+Cu;
(2)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
(3)铜。
20.【解答】解:(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气体A的化学式是H2;
(2)步骤Ⅱ中,发生了锌置换铜的反应,发生了锌与稀硫酸产生氢气的反应,因此实验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
(3)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氧化铜、锌、镁均能与硫酸反应,溶液B中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硫酸溶质,可能含有硫酸锌溶质;因此样品中含有Cu、CuO、Mg,可能含有锌;
故答案为:
(1)H2;
(2)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
(3)不能;氧化铜、锌、镁均能与硫酸反应,溶液B中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硫酸溶质,可能含有硫酸锌溶质;因此样品中含有Cu、CuO、Mg,可能含有锌。
21.【解答】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锡、锌位于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所以则会“消失”的金属有锡、锌。
(2)由于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所以“可燃空气”就是氢气。
(3)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铜,由图像可知,B点时铁与硝酸银恰好反应,则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Cu2+、Fe2+。
故答案为:(1)锡、锌;
(2)氢气;
(3)Cu2+、Fe2+。
22.【解答】解:(1)一段时间以后,最先生锈的铁丝是②,③随后生锈,①处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同时铁丝的内部结构影响铁生锈的速率。
故答案为:②;BC。
(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铜生锈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u+O2+H2O+CO2═Cu2(OH)2CO3。
故答案为:CO2。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解答】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金属乙产生的气体比甲多,因此乙的活动性比甲强;
(2)因为要测定金属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应该是收集金属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因为两者装置中都有空气,因此可以不考虑装置中空气的影响,故是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要收集,故选项为:A;
(3)已知金属的质量、产生氢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缺少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进一步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1)乙;
(2)A;
(3)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24.【解答】解:(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故答案为: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2)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氧气。
25.【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相遇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应该先打开弹簧夹②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②;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3)A中生成的固体粉末是铁,能被磁铁吸引,因此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检验有铁生成;
(4)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CO2+Ca(OH)2=CaCO3↓+H2O可推出存在下列关系式:
Fe2O3~3CO~3CaCO3
160 300
x 3g
,x=1.6g。
故答案为:
(1)②;
(2)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3)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检验有铁生成;
(4)1.6。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