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3个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2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
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
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1一4小题。
①古往今来,学者没有不热爱读书的。宋代苏东坡说:“读书万卷始通神。”多
读书不仅有助于做学问,更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身的狭隘,感受世界的多彩。对联
“方尺大小藏尽古今千秋事,寸指厚薄容纳天地万物情”就是这个意思。
②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淘洗而传承下来的,保存了人类
文明中真善美的火种,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拥有强大的理解力
和判断力。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读书呢?首先,读
书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读书就会有驱动力,就会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其
次,读书贵在坚持。读书修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处不读,无时不读,无事不
读,长久坚持,必有成效。另外,读书还要注意“三结合”。“
”,读书要刨根
问底,不能随声附和,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将读与思相结合;“
”,要
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朱熹强调“
”,是说读书
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把“做”作为读书的着落,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
识用于实践。
④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强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在新的时代,阅读之旅更会美不盛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读书传统,将
得以绵延相传,生生不息。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狭隘(ài)
B.好读书(hào)
C.随声附和(h色)
D,着落(zhu6)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2.文段中四个划横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潜移默化
B.刨根问底
C.美不盛收
D,生生不息
3.结合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③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
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A.③①④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目标”“成效”“氛围”都是名词,“琢磨”“质疑”“实践”都是动词。
B.“保存了人类文明中真善美的火种”中的“真善美”是名词。
C.“随声附和”和“狭隘”都是贬义词。
D.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他们奴隶般的生活是骇人听闻的,那简直就像生活在地狱里一样。
B.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每节课他们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C.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敢,不能见异思迁,三心二意,那样是做不好的。
D.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
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6.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B.《西游记》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其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凸显了其
反抗精神。
C,唐僧取经路上,先后在不同地方收了四个徒弟,在流沙河收了猪八戒。
D,《西游记》告诉我们:人生要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艰难险阻,战胜一
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一11题。(11分)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
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
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眈相向。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