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聚焦
01
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
探索
02
我们把绿豆苗和这些生物统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
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探索
02
绿豆苗周围有哪些非生物?
阳光、水、空气、气温、土壤等。
非生物能为动植物提供什么?动植物的存在对非生物有什么影响?
探索
02
非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
绿色植物
细菌、真菌
动物
空气、阳光、土壤、水等
被捕食,氧气
被分解
被分解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改变栖息地
呼吸作用
改变栖息地
养料,二氧化碳
探索
02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探索
02
你还知道哪些像绿豆苗圃这样的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探索
02
生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
生态瓶里面的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能平衡和谐地生存下去。
探索
02
设计生态瓶
明确目的: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设计要求:让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
材料:大塑料瓶、若干种水生植物(水草、浮萍等)、若干种水生动物(小鱼、小虾、田螺等)、沙子、水槽、水、镊子等。
探索
02
小组讨论、交流:
生态瓶中要放什么?分别放多少?为什么这么放?
生态瓶中的水,选择自来水还是池塘水?为什么?
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探索
02
水葫芦:浮水植物,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金鱼藻:沉水植物,弱光和强光下不易生长。
黑藻:沉水植物,喜欢光照充足环境。
鲢鱼:以藻类为食,每年 4~5 月产卵。
金鱼:杂食偏肉食性的淡水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强。
泥鳅:以水生昆虫、甲壳动物、藻类、水底腐殖质为食,生长 2 年后才可繁殖,每年 4 月繁殖。
田螺:以水底腐殖质、微生物为食,每年 3~4 月繁殖。
小龙虾:适应性极强,以植物、小鱼、小虾、藻类为食,每年 5~9 月繁殖。
沙子、石头、池塘水、自来水……
探索
02
生态瓶设计完成,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制作我们的生态瓶?(先完成非生物的环境还是先放入生物?)
探索
02
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是?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动物呼吸。
生态瓶中动物的作用是?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光合作用。粪便和尸体可以提供养料。
生态瓶中河沙、土壤的作用是?
固定植物体。
生态瓶中水的作用是?
提供生态瓶中生物的生活环境
探索
02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接下来我们应该把生态瓶放在哪里?
阳台等有散射阳光的地方。
探索
02
拓展
03
改变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非生物条件,开展对比实验研究,观察生态瓶的变化。
状态良好的生态瓶
倒去一半水会怎样?如果拿掉部分水草或加入两条小鱼,又会出现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