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蚕宝宝出生了(课件)(共2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蚕宝宝出生了(课件)(共21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8 20: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蚕宝宝出生了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了解怎样养蚕
蚕宝宝出生记
了解怎样养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5000年的历史。
了解怎样养蚕
蚕宝宝真可爱,我们也来养蚕吧!
怎么养蚕呢?
了解怎样养蚕
我们可以先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怎样养蚕。
蚕宝宝喜欢什么环境?
蚕宝宝的家要温暖、通风。
蚕宝宝最爱吃桑叶,也吃莴苣叶。它们爱清洁,要经常打扫它们的家,桑叶也要新鲜、干净。
蚕宝宝喜欢吃什么?
了解怎样养蚕
养蚕计划
1.准备养蚕用具
2.给蚕宝宝一个舒适的家
3.每天为蚕宝宝准备好食物
4.仔细观察蚕宝宝怎样长大
5.做好观察日记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活,大家还可以准备放大镜、温度计……
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一个养蚕计划并展示。
养蚕任务
分 组
要 求
a.密切关注蚕卵的孵(fū)化,探究温度对于蚕卵孵化速度的影响。
b.观察和描述刚出生的蚁蚕,并将它的模样画下来。
c.将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按家庭住址就近分组。
养蚕任务
观 察
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外形特征。
制定计划
制定“探究温度对于蚕卵孵化速度的影响”的实验计划。
蚕卵观察记录
蚕卵的形状:
蚕卵的大小:
蚕卵的颜色:
蚕宝宝出生记
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并做好观察记录。
蚕宝宝出生记
通过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的外形特征。
卵的形状是鼓的,中间陷,有的卵白色,有的黑色。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扁扁的接近圆形(扁圆形),用尺量一量,长约1毫米左右,芝麻大小,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紫黑色。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蚕宝宝出生记
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听说它对温度很敏感,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怎样才能让蚕宝宝更快孵(fū)化出来呢?
将蚕卵分别放在自然条件下和放在冰箱冷藏室中,卵的孵化速度一样吗?
天气干燥时,别忘了给蚕卵喷点水。
蚕宝宝出生记
实验记录
蚕卵所处的环境 孵化所需天数
自然状态下
冰箱冷藏室
怎样才能让蚕宝宝更快孵(fū)化出来呢?
蚕卵的孵化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小 结
蚕宝宝出生记
蚕宝宝是怎样孵化出来的?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这样的蚕宝宝叫作蚁蚕。
蚁蚕整体黑色,有一道白色条,有好几截,每截下面有黑点。
蚕宝宝出生记
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虫。幼虫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
刚孵出来的小蚕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长约2—3毫米,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虽小,但蠕动速度很快,大约两天后身上的细毛就不明显了。
蚕宝宝出生记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刚穿破蚕卵的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探出蚕卵外
即将脱离蚕卵的蚕宝宝
已爬出蚕卵的蚕宝宝
练习
1、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 )和( )。
温度
湿度
2、刚孵出来的小蚕就要吃食物。( )

3、刚孵出的蚕宝宝是( )色的,像小蚂蚁。
6、除了保持小蚕的“房间”清洁,还要注意把小蚕放在( )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 )。
5、蚕宝宝出壳后,可以用手把它们捏到桑叶上。( )
4、天气干燥时,把蚕卵放在水里,就容易孵出来。( )
X
X
杀虫剂
温暖、通风

小结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5000年的历史。
2,蚕宝宝的家要温暖、通风。它们爱清洁,要经常打扫它们的家。
养蚕的环境:温暖、通风、爱干净、舒适。
蚕的食物:最爱桑叶,莴苣叶。 (新鲜、干净)
蚕卵的孵化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天气干燥时,给蚕卵喷点水。
蚕卵颜色:
蚕卵形状:
蚕卵大小:
刚产下淡黄色
鼓的,中间陷,扁平状椭圆形
芝麻大小(长1毫米左右)
刚出生的蚕宝宝叫蚁蚕,整体黑色,有一道白色条,有好几截,每截下面有黑点。
将孵化的卵紫黑色
课后任务
继续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写好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