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 期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
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学校:
任课教师:
任课学科:
任教班级:
2024年9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4课时 备课教师:
课题 1.2.2 学习使用显微镜(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学习 目标 1.通过呈现单目显微镜的镜筒、镜壁、反光镜等特有的结构,掌握这些结构的作用和使用。 2.通过呈现双目显微镜的移动手轮、底光源、开关及光源调节旋钮等特有结构,掌握这些结构的作用和使用。 3.通过播放显微镜的使用视频以及演示过程,掌握和学会使用显微镜,主要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清洁与收镜。 4.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物象和实物的比较,理解和掌握显微镜下的物象是倒像,要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要采用同向移动法。 5.通过使用显微镜,理解和掌握显微镜下的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玻片标本上。
教材 分析 重点 掌握和学会使用显微镜;理解和掌握显微镜下的物象是倒像,要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要采用同向移动法;理解和掌握显微镜下的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玻片标本上。
难点 掌握和学会使用显微镜;理解和掌握显微镜下的物象是倒像,要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要采用同向移动法。
教学 准备 课件、视频、显微镜等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二次备课
一、导入环节:回忆显微镜的结构 二、单目显微镜的结构 1.镜筒和镜壁 2.反光镜 三、双目显微镜的结构:移动手轮 四、练习使用显微镜 1.练习使用单目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调光 (3)调焦观察 (4)清洁与收镜 2.练习使用双目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调光 (3)调焦观察 (4)清洁与收镜 师:呈现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学生观察图片和结合实物,回忆和辨认显微镜的结构。 生:思考并回答。回忆显微镜的结构。 师:呈现单目显微镜的镜筒和镜壁。提问:1.上端安装什么结构?下端是什么结构?转动什么结构,将改变物镜的倍数?2.镜壁的作用是什么? 生:观察和练习并思考问题。1.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是转换器,转动转换器,将改变物镜的倍数。2.镜壁的作用是取显微镜,手握住镜壁。 师:播放反光镜的使用。提问:1.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2.反光镜有哪两个面?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两个面? 生:练习使用反光镜,并思考问题。1.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外界光线反射到显微镜中。2.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外界光线强使用平面镜,外界光线弱使用凹面镜。 师:播放双目显微镜移动手轮的使用,并操作移动手轮。提问:移动手轮有什么作用? 生:观察并动手操作。移动手轮的作用:转动移动手轮,可以使载物台前后移动,玻片左右移动 师:呈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清洁与收镜) 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 师:播放取镜和安放的操作并演示。提问:观看取镜和安放过程,用“3个关键字”分析这个步骤主要操作有哪些? 生:观察和练习并思考。取:一手握镜壁,一手拖镜座 放:距离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左右 安: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师:播放对光调光的实验操作并演示。提问:1.对光调光主要有哪三个环节?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2.外界光线进入显微镜的途径是什么?3.对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生:观看视频练习并思考。 1.对光调光的三个环节。三转:转转换器(目的是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①物镜镜头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②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不能用手扳着物镜转动)、转遮光器(目的使最大光圈最准通光孔)、转反光镜(目的是使光线反射进入显微镜内)。 2.外界光线进入显微镜的途径:外界光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3.对光结束的标志是通过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师:播放调焦观察的视频并演示。提问:1.用“7个字”归纳该操作的主要环节有哪些?2.当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为什么需要从侧面观察物镜?3.显微镜中的物象与真实的物象有什么区别? 4.根据显微镜的成像规律,需要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时,移动的方向与观察到的物象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生:观察视频和练习并思考问题。 1.用“7个字”归纳该操作的主要环节有哪些?放→压→降→升→调 2.当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为什么需要从侧面观察物镜?防 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 3.显微镜中的物象与真实的物象有什么区别?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4.根据显微镜的成像规律,需要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时,移动的方向与观察到的物象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同向移动 师:提问: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一些污点,你认为这些污点可能在显微镜的哪些结构中?并且采用什么方法确定污点具体在哪里? 生:讨论和思考。污点的位置:目镜、物镜、玻片标本。方法:采用逐一排除法(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师:提问:1.比较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视野图像,从物象大小、视野范围、视野亮度分析它们的不同?2.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会发生变化,结合教材和视频,思考如何正确操作。 生:练习并讨论思考。 1.比较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视野图像,从物象大小、视野范围、视野亮度分析它们的不同?高倍镜下的物象变大,视野范围变小,视野亮度变暗。 2.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会发生变化,结合教材和视频,思考 如何正确操作。(1)移: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转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3)调: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注意: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如果需要,调节视野亮度。 师:播放清洁与收镜的视频并演示。提问:观看清洁与收镜的过程,用“5个字”归纳该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生:练习并思考。升(逆时针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目的是便于取玻片标本)→取(取下玻片标本)→擦(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外表;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的镜头)→转(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降(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 师:播放双目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提问:如何进行取镜和安放? 生:思考并回答。取:一手握镜壁,一手拖镜座 放:距离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左右 安: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师:如何进行对光调光? 生:观察和思考。开: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 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处 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先低后高) 调:调节两个目镜间的距离;调节光源调节旋钮 师:如何操作调焦观察。 生:观察和思考。放: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用压片夹压住固定;转:转动移动手轮,使玻片标本对准通光孔;升: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注意:眼睛从侧面观察物镜,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楚物象;调: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先粗后细) 师:如何操作清洁与收镜。 生:观察和思考。①降: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到最低处。②取:取下玻片标本。③擦: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外表;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的镜头。④转: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⑤关:将电源亮度调到最低,关闭电源。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板书)
一、单目显微镜的结构:镜筒和镜壁;反光镜 二、双目显微镜的结构:移动手轮 三、练习使用单目显微镜 四、练习使用双目显微镜
作业 课后作业;练习册本节知识内容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