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登快阁》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庭坚生平,了解写作背景。 2.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缺少知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教学重点 背诵并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登临远眺,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风景。泱泱五千年的中华,目睹了多少文人的心酸,沉蕴着多少历史的泪水,山水无言,若无人来唤醒这逝去的一切,或许,目睹了沧桑变化的山水就只能一直沉默下去……
登临是古人抒情的一种方式。或喜或悲,或激情豪迈,或低昂依旧,“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中体现的是黯然心伤。“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中体现的是满腔愁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体现的是豪迈气概。那黄庭坚的《登快阁》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任务一:文学常识
1. 了解作者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 之称。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兼擅行、草书,和苏轼、米芾、蔡襄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
2.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任知县,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不仅未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而且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因此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他处理公事之余,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任务二:初步感知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翻译: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分明地向远处流去。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羁绊、为官多舛,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任务三:深入探究
诗人是在怎样的情景下登临快阁的?他登快阁的直接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登快阁的缘由和际遇:完成了一天的公事,“我”现在登上快阁,倚栏欣赏傍晚雨后初晴的秋日景致。由此可知,诗人因为工作一整天,身心俱疲,于是来此赏景“舒情”,希望寻得片刻安宁轻松。
请分析首联中“了却”和“倚”的内涵。
“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
“倚”指斜靠栏杆远眺晚晴余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登上快阁,黄庭坚见到怎样的美景呢?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化用诗句)
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意境开阔 空旷辽远)
面对此情此景,他想到了什么?
前句用伯牙子期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慨叹知音不在,我又与谁弄琴?”表达知音难觅的孤寂之情。
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晋书·阮籍传》)。感叹自己有志向,有抱负无法得以实现的寂寞与无奈。
(借典抒情)
借酒消愁愁更愁,诗人最后是怎样宽慰自己的?
诗人以“归”劝慰自己。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无人理解而感到痛苦,向往一种纯朴的、与世无争的归隐生活。这生活在人间社会得不到,只有驾小舟访白鸥,到江海去度余生了。
为什么选择白鸥这一意象?
后人以与鸥鸟盟誓代指退隐之志,即摒弃功名利禄,了却营营之心,泛游于自然之中,从而获得逍遥无为的人生。
语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 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归隐,似乎是中国古代士人与出世、入世之间的一种矛盾选择。初唐诗人王绩,三仕三隐,最终还是隐居以终老;陶渊明久居樊笼,认清了官场污浊与昏暗,他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般的内心坚守,归隐山林,终“复得返自然”。
但黄庭坚不一样。通过知人论世可知,尽管他“痴留”于繁冗的仕事而登阁抒怀,倚晚晴而得以暂时地忘却烦恼。他渴望归隐山间,却终未归隐,一生都在浮沉之中走过。他的坚持不是强撑硬扛,而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最初的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或者说是《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有志之士能坚守初心,便能守住那个时代的风骨。这才是黄庭坚的处境中“自得其乐”的真正原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
①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②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③对缺少知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慨 ④想远离世俗,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总结
首联:记叙,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
颔联:写景,描写登楼所见美景。
颈联:抒情,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尾联:述志,弃官归隐,向往自由。
这一首著名的七律是诗人任太和县知县时登快阁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倚阁观望江、天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为官在外的一种失意无聊和归隐的情怀。
情景默写
1、《登快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2、《登快阁》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趣类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快阁》中描绘自己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快阁》中用典抒发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之感慨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5、《登快阁》中表明诗人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2.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3.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4.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5.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任务四:课外拓展
比较阅读《登高》和《登快阁》在写景上的异同点。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