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5 10: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小题
1.下列句子按照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以为轮 ②彼且奚适也 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月出于东山之上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⑦何以解忧 ⑧不拘于时
A.①⑦/③⑤⑧/②④/⑥ B.①②/③⑤⑦/④⑧/⑥
C.①⑦/③⑤⑥/②④/⑧ D.①/③⑤/②④⑦/⑥/⑧
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仓皇北顾 ②羽扇纶巾 ③顺流而东也 ④非利足也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⑥明烛天南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 ⑧哀吾生之须臾
A.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B.①③/②⑦/④⑥/⑤/⑧
C.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3.下列选项中,两句都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老大嫁作商人妇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至于泰安 哀吾生之须臾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二、语言文字运用
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放派是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其特点是视野广阔,气象恢宏。豪放派词人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展现了李白对黑暗现实的抗争精神。
C.李清照前期的词写闺情相思,还不乏优美之作,南渡后,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成为她作品的主要内容,风格低回婉转,凄苦深沉。
D.姚鼐,字姬传,主张文章必须讲究“义理”“考据”“辞章”,并强调这三者相辅相成,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是桐城古文的集大成者。
5.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对比、衬托、夸张的手法,生动表现了梦游之地天姥山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
B.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二句,细腻地写出了琵琶女内心本不愿出场又因盛情难却而矛盾的复杂心情。
C.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巧妙运用典故,意在深情讴歌古人的丰功伟绩,全词大气磅礴,是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
D.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开头三句连用叠词,巧妙地将词人心情不宁、怅然若失的悲凉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刻反映其内心的无尽痛苦与凄凉。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渡口和茶亭
徐鲁
孙犁在《山地回忆》里写到,在太行山区打游击的年月,他和一个洗菜的小姑娘相遇的故事。其中有个细节:在河边洗菜的小女孩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这样的细节和感情,显然来自作者真切的经历与体验。
我对于幕阜山区的感情,也是如此。多年之后,当我重新站在富水河畔,看着暮色里的枫林渡口、茶亭,还有远处的山岭、田畈和一座座灯火初上的小塆,那一瞬间,我的心里也涌上了与孙犁相似的感受!
在幕阜山区,枫林镇下面有个小塆,在富水河边。这里有个古渡,名叫枫林渡。枫林渡口的阿通伯家,是当年肖冬云带我下乡时的“老堡垒户”①,我们每次下乡到这一带,都住在这位老房东家里。
阿通伯和阿通婶家里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大女儿叫阿香,二女儿叫阿秀。朴实能干的阿香,几乎天天都在都着阿爸撑渡。日子久了,乡亲们和来这里过渡的人,都称呼她“撑渡的阿香”。
渐渐地,阿通伯年纪大了,退出了撑渡的历史舞台,年轻的细妹子阿香成了枫林渡的主角。
“莫要急,莫要慌,赶得上的咯!”
这是当年阿香的一句口头禅。那些急着要过河赶路的人,只要看到阿香满脸的笑意,听到她这句轻柔的、安抚大家的话,心里再焦躁,也会马上安静下来。
远远近近的乡亲们,没有谁不知道枫林渡口“撑渡的阿香”。搭过阿香渡船的人也都晓得,每天早晚和晌午头,过河的人较多的时候,很少有人在她手上耽误过工夫。只要小船一解缆绳,阿香的竹篙用力一撑,小船就会滴溜溜地快速离开渡口,稳稳地驶过河心。这小小的渡口、小小的渡船,就像是土地与土地之间的纽扣,是河流与道路的延伸,是渡河者和进山客们挥手告别的地方。
欸乃一声山水绿②。三十多年后,我又来到熟悉的枫林渡口。
淡淡的白雾里,阿香,还有大黄和渡船,已经等在渡口了。看见我,阿香欢喜得不得了,俊俏的眉眼里尽是笑意。
“徐老师这次回来,可得在枫林镇多住上几天咯!”阿香撑住小船,让我们一一坐稳当。小船在薄薄的晨雾里穿行,向对岸驶去。不一会儿,小船就荡着浅浅的波纹,到了对岸渡口。阿香插篙、下船、系缆,一连串麻利的动作,仍似当年。
“以前我住在你们家,听阿通伯讲过,老一辈人为枫林渡立下了一些规矩,这些规矩今天还有用吗?”
“徐老师好记性。好规矩,永远不能丢的。不过,有的是旧年月里出土的老章程咯,放在今天就不能作数了。”
“哦?你说说看。”
“也不晓得是哪一辈的先人定下来的,枫林渡就有个规矩,本塆子的人、邻近塆子的人、从本塆子嫁出去的细妹子、同本塆子的人沾亲带故的人,过渡都不用给半分钱。”
“那这个渡口,每天就收不到几块钱啦?”
“本来就没指望收到钱。每次过了河,能够给个五块十块的,也就一些进山收货的山里客,还有进山推销商品的小贩了。有了这点钱,两个茶亭里的茶水供应,就算不用自己往外掏了。”
“哦,我明白了,渡口两头,凉亭里的茶水,都是你家供应的?”
“要不怎么能叫‘义渡’呢?这也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我家阿婆她老人家在世时,一到三伏天,每日还会煮一大锅子酸梅汤,摆在茶亭里,给路人解渴解乏,分文不收。”
这时候,薄薄的暮色轻悄悄地从小路那边,从小河对岸,从远处的田畈,无声地升起,慢慢朝茶亭这边围拢过来。
在菜阜山区的渡口边、山脚下、村塆外的路口上,不时地能见到一些小小的茶亭。乡亲们也喜欢叫它凉亭。
有了这样一个小亭子,无论是进山客、打柴的、掮着毛竹从山道上走来的老人,还是从外地来的货郎担、过路人、等待过河的贩鱼郎,走过了五里十里,辛劳的人们累了、渴了,就会在此暂且小歇。三个五个的,虽然素不相识,却也好像一次小小的聚会,各自谈论着近来的喜怒哀乐和听到的新鲜事。
茶亭的一角,放着一口大缸,大缸里面每天都会盛着新烧的茶水。谁想喝,就自己去舀一舀子,喝完了,再把竹舀放回原处。肯在茶亭里坐下来歇歇脚的人,有谁不是勤扒苦做的辛劳者?所以,大缸里的茶水,只要能解渴解乏,就是好茶水,谁还会去在乎和讲究别的呢?
如果你想多听上几个乡间故事和笑话,那就在这样的茶亭里多坐几个时辰好了。两三个故事和笑话之后,歇脚的行人又有了浑身的力气和对明天的信心,然后再交流一下各自的方向,挑起担子、挑子,继续上路、赶路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小小的茶亭,它给人们送来了清凉和润泽,也在人们心头留下了淡淡的乡思和乡愁。茶亭里的茶水,早就成了与枫林渡口和小小渡船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燕来一接到我,就跟我讲了,说你阿香撑渡这些年,乡亲们没有不夸你的,说你的耳朵灵、眼睛尖,从来没让人误过船。”
“误过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阿香说,“再灵的耳朵、再尖的眼,也比不过雾天里的一盏灯。在夜里过河的乡亲,现在都习惯了随身带着一盏小一点的照明灯,要过河的时候,打两下亮子就行了。”
“那你晚上不休息?亮子一闪你都能看见?”
“也许是……”阿香笑了笑,好像是半开玩笑地说,“也许是撑渡的日子久了,心里也像是有了一盏灯,只要岸上一有人招呼,心里那盏灯也就亮了。夜分要急着过河的人,都是有急事的,不是要去医院的,就是要去赶早班火车的,所以耽误不得。”
是呀,一叶小舟,从这岸到那岸,还真不是风平浪静那么简单呢。我默默地想,到底是谁传下的这渡人过河的行业呢?在阿香的渡船上,在她的心上,一定是挂着那么一盏明亮的灯、风雪雨雾,都吹不灭它。
(有删改)
[注]①老堡垒户:在抗日战争极端残酷时期,掩护八路军、地方抗日干部和伤病员或抗日机关、组织、物资的农户。②欸乃一声山水绿:出自柳宗元《渔翁》中的“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其中“欸乃”一说指摇橹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每次下乡都住在阿通伯这个“老堡垒户”家,这种亲密关系是战争时代凝结而成的深厚情感的延续。
B.文中两次提到“撑渡的阿香”,这一称呼强化了阿香作为撑渡人的形象,同时表达出乡亲们对阿香的熟悉和喜爱。
C.渡船的收入主要是靠收货的山里客和推销商品的小贩,因为他们是做生意的,所以应该要向他们收费。
D.文章叙述了茶亭中形形色色的人,虽然身份不同,但人们都在这里歇脚、喝茶、聊天,尽情享受着幸福。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孙犁作品中的故事开篇,将其中的细节和感情,与自己在渡口和茶亭的真实体验进行对比,传达出作者对幕阜山区的感情。
B.文中画横线句子连用“一”字和运用叠词,使得场面描写具有动态感,展现阿香掠船技艺的熟练与专业。
C.“小小的渡船,就像是土地与土地之间的纽扣”一句中,“纽扣”一词,运用比喻,准确贴切,写出渡船将不同地方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D.“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引用诗句,形象地描写出撑渡人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的情形,既有声音美,也有色彩美。
8.结尾段画波浪线句子赞美了阿香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阿香具体言行进行理解。
9.以“渡口”和“茶亭”为题,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食,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 陶潜传》)
文本二: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节选自《归去来兮辞 序》)
10.材料一面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
以亲老A家贫B起C为D州祭酒E不堪F吏职G少日H自解I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撰写,与《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字含义不同。
B.事,侍奉,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事”字含义相同。
C.委,交托,与《琵琶行》中“委身为贾人妇”的“委”字含义相同。
D.寻,寻找,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寻”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因为家庭贫困,亲人年迈,曾做过州祭酒,但不久就辞职回家了,后来他又先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
B.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一开始命令公田全部种秫谷,后来在妻子儿女的请求下才决定一半种秫谷一半种粳稻。
C.陶渊明喜欢喝酒,每当朋友带着酒到他家里来,他都会喝醉,感觉非常舒适快意,有时即兴尽情弹琴吟诗,琴艺高超,将欢乐推向极致。
D.陶渊明请求到彭泽县去做官,是考虑到当时社会动荡,彭泽县离家较近,且公田之利足够酿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食,先于半道要之。
(2)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
14.下列对本词及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片开头起势平淡,不像苏词的气势雄伟,但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
B.“万骑临江貔虎噪” 句,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军队阵容的强大与战争场面的宏大,展现了联军高昂的气势。
C.下片末三句,词人向路旁杨柳发问,表达了自己面对美景无心欣赏的感慨,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D.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写了赤壁之战,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5.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写到了周瑜,简要分析作用有什么不同?
六、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它的成功并非______①______,而是源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其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不禁让人担心机器将会取代人工。
其实,(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ChatGPT并未表现出_____②_____的窘态,反而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_____③______。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 ),而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因此,( ),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如果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文化产品就会同质化、低端化、很可能败下阵来。文化从业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6.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请以“文化产品”为开头将上面画线句重组,句中使用设问并体现因果关系。可适当增删词语,但句子要保持连贯。
七、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在讲座中,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学习古典诗词还有什么用?”
叶嘉莹回答:“诗词是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我国古代那些伟大的诗人的精神时常感动着我。”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文言小题
  1.答案:D
  简析:①为省略句,③⑤是状语后置句,②④⑦是宾语前置句,⑥是判断句,⑧是被动句,D 选项分类正确。
  2.答案:C
  简析:①⑤是名词作状语,②④是名词作动词,③⑥是名词作动词,⑦是形容词作名词,⑧是形容词为动用法,C 选项符合。
  3.答案:D
  简析:A 项 “老大” 古义为年纪大,今义为排行第一;B 项 “至于” 古义为到,今义为另提一事;C 项 “所以” 古义为用来…… 的,今义为表因果连词;D 项 “不必” 古义为不一定,今义为不需要,“因为” 古义为于是创作,今义为表因果连词,两句都有古今异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
  4.答案:B
  简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不是现实主义,B 选项错误。
  5.答案:C
  简析: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意在讽谏、劝诫、担忧等,并非单纯讴歌古人功绩,C 选项错误。
  三、现代文阅读
  6.答案:C
  简析:文中说 “本来就没指望收到钱”,并非应向山里客和小贩收费,C 选项错误。
  7.答案:A
  简析:此处是类比,不是对比,A 选项错误。
  8.答案:
  赞美阿香奉献精神,她夜里惦记乡亲需求,随时准备撑渡;赞美其坚守品质,多年坚守岗位,无论环境如何都不耽误乡亲过河。
  简析:从阿香的行为和态度可看出其奉献与坚守,她心系乡亲,多年如一日履行撑渡职责。
  9.答案:
  内容上,突出其在记忆中的重要性,见证往来与承载情感;主题上,体现山区人民美好品质与作者眷恋;人物上,关联阿香,体现其形象;艺术效果上,引发兴趣与思考。
  简析:“渡口” 和 “茶亭” 是文章关键元素,从多方面对文章起到关键作用,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切入点。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BEG
  简析:“以亲老家贫” 表原因,B 处断开;“起为州祭酒” 动宾结构,E 处断开;“不堪吏职”,“少日” 表时间,G 处断开。
  11.答案:D
  简析:“寻” 在文中是 “不久” 之意,不是 “寻找”,D 选项错误。
  12.答案:C
  简析:文中说陶潜生性不懂音律,只是抚琴应和,并非琴艺高超,C 选项错误。
  13.答案:
  (1)王弘派老朋友庞通之等人带酒,在半路邀请他。(2)诸侯把爱惜人才当美德,叔父因我贫苦,我被委任到小县任职。
  简析:重点翻译 “赍”“要”“以…… 为……”“见…… 于……” 等字词,准确传达句子意思。
  五、古代诗歌阅读
  14.答案:B
  简析:“万骑临江貔虎噪” 运用比喻,把 “万骑” 比作 “貔虎”,不是拟人,B 选项错误。
  15.答案:
  戴词借周瑜反衬南宋军事不振;苏词借周瑜反衬自身功业无成。
  简析:结合诗词背景与内容,戴词是伤时,苏词是伤己,周瑜形象在两首词中都起反衬作用。
  六、语言文字运用
  16.答案:
  ①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②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③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
  简析:根据上下文逻辑,补写句子应围绕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的应用情况、文字工作的本质及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展开。
  17.答案:
  ①一蹴而就。②捉襟见肘(应接不暇、左支右绌、顾此失彼)。③措手不及(猝不及防)。
  简析:根据语境,“一蹴而就” 表示轻易成功;“捉襟见肘” 等表示应付困难;“措手不及” 表示突然难应付。
  18.答案:
  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 “竞争者” 面前不败下阵来?只有创新!
  简析:以 “文化产品” 开头,先说明其问题,再用设问提出解决办法,体现因果关系。
  七、作文
  立意分析:
  可从古典诗词对个人心灵滋养、精神成长的作用立意,如诗词如何在困境中给予力量;也可从古典诗词在文化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方面的意义入手;还可探讨在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古典诗词文化。
  写作思路示例:
  开头可引用叶嘉莹话语或相关诗词名句,引出古典诗词价值话题,如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于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其价值不容小觑”。
  中间可列举古代诗人经历及诗词影响,如杜甫诗反映社会与激励后人;也可联系现代社会现象,如诗词在文化节目、教育中的作用等。
  结尾总结升华,强调传承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视与学习,如 “让我们珍视古典诗词,汲取其力量,传承文化瑰宝,使心灵盈满诗意,让民族文化之根永固”。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作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可以吗?”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
不久,被征召为著作郎,没有上任。刺史王弘在元熙年间到州上任职,很敬仰陶潜,后来亲自到陶潜家里。陶潜称说有病,没有见王弘,后来对别人说:“我生性不媚世俗,因为生病得以保持清闲,幸而不是高洁志趣慕取声名,哪里敢把王公的驾到看成是荣耀呢!”王弘经常派人窥伺他,暗中得知他准备去庐山,就派他的老朋友庞通之等人带着酒先到半路上等着邀请他。陶潜碰到有酒喝,就在旷野的亭中取饮,高兴得忘记了往前走。王弘这才出来和陶潜相见,于是高兴地宴饮了整整一天。
陶潜的亲朋好友有喜欢多事的,带着酒肉到他家里去,他也不推辞。每次喝醉了,就非常舒适快意。陶潜不经营产业,家中的事务全部都交给儿女和奴仆。他从来没有过高兴或愤怒的神色,碰到有酒就喝,有时候没有酒,也常常吟咏不停。他曾经说夏季安闲无事,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吹来,自己觉得是羲皇时代的人。陶潜生性不懂音律,但是收藏有一张素琴,琴上系弦的绳子和标记都不完整,每当有朋友聚会,他就抚琴应和,说:“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不用弹出弦上音!”陶潜在宋元嘉年间去世,当时六十三岁,所有文集都流行于世。
文本二:
我家境贫困,靠耕田不足养活自己。年幼的孩子很多,米瓮里没有积蓄的粮食,养活全家老幼还找不到什么办法。亲戚朋友都劝我出去做官,我豁然而有所思虑,但求取一官半职也没有途径。恰巧遇到四方勤王的大事,诸侯大臣都以广施惠爱作为美德。我的叔父见我家境贫困,就举荐我任职于小县县令。这时讨伐桓玄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心里也害怕出远差。彭泽县离家只有百余里路程,公田里种植的粮食,足够酿酒,故而就向叔父谋求这个官职。到任后不久,很怀念家乡,便有归去的心愿。为什么呢?我本性真率,无法改变。饥饿寒冷虽也令人感觉痛切,但违背自己的意愿则更使我心身交病。先前曾在官场里应酬周旋,那都是为了嘴巴肚子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为平生的抱负未能实现而深感惭愧。本指望干完一年就整好衣服乘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赶快奔赴吊丧,于是自己请求免去了职务。自仲秋到入冬,任职一共八十多天。因这件事顺遂了心愿,而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