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1 09:1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中”字最早的形态可以追sù到甲骨文和金文,其字形像一面竖立的旗帜,表示中间、中心的意思。
国,原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诗经》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戈是古人拿起武器,守卫国土的象征。
B.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青铜器“何尊”,是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文物。上铸有“宅兹中国”四字。可见居住于中央之土,以制四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观念。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1)追sù (2)戈
2.下列双引号的用法与画线句A中用法相同的是( )
A.《使至塞上》的作者是“诗佛”王维。
B.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海伦用手指学会了“说话”。
C.“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
D.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这里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古迹,如青城山、乐山大佛等。
3.画线句子B的主干是:。
4.根据材料内容,解释“宅兹中国”的含义:。
二、名句名篇默写
5.默写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3)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4)《春望》一诗中,杜甫借花鸟传达出痛切的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赞扬了将士们为国效忠、视死如归精神的句子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富贵不能淫
7.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说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在颜回和范仲淹身上的具体表现。
【链接材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雍也》)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欧阳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8.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舍生取义”,践行了大丈夫“威武不能屈”的人生准则,请你举出一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②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③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②相:察看。③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医道高,写了不少医学著作。
9.用“/”为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安 常 虽 聋 而 颖 悟 绝 人 以 纸 画 字 书 不 数 字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往求疗”中的“遂”与《记承天寺夜游》中“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遂”含义和用法完全相同,都是连词,翻译成“于是,就”。
B.“溪水西流”中的“西”,用法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向西流。
C.“子规”指的是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传达出苏轼对时光流逝、盛年不再的惆怅与感慨。
11.文中交代了苏轼与名医庞安常之间哪些往事?请简要概括。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①传统医学认为,病邪侵袭咽喉的时候,会出现咽喉疼痛,下至肺脏就会出现咳嗽,肺不布津,肺气被外邪淤闭就形成了痰。这些症状在人们感冒时都很常见,特别是咳嗽,即使在病愈后,也会成为很多人的长期困扰。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外邪入体后余邪未清,二是因为肺脏功能未完全恢复,全身气息的升降出入出现紊乱。
②从中医角度讲,此时可以选取适合的食材来进行食疗,比如有清咽作用的金橘,有润肺作用的银耳,以及有清肺作用的萝卜。
【材料二】
①我们的机体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因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等组成的,它在我们体内构成三道防线去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我们的侵袭。人们生病时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弱。
②对免疫力而言,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蛋白质。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组成都离不开蛋白质,补充蛋白质不是简单地大吃大喝,我们更强调优质蛋白的摄入。所谓优质蛋白就是和人体较为接近的蛋白质,它们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常见的优质蛋白有动物蛋白、大豆蛋白,而谷类生物的蛋白相对来说就要差一些。
③理论上,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E都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所耳闻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硒,它们对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不可或缺。这些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在一些常见水果中含量丰富,如苹果、雪梨等。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进入人体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
④此外,水也对增强免疫力不可或缺。它能把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代谢成尿液、汗液,把废物排出体外。
【材料三】
①在与感冒长期的“斗争”中,维生素C似乎被寄予“厚望”。
②维生素C有很多综合功能,包括参与氨基酸的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等等。机体一旦发生急性或慢性的感染,负责吞噬病原体的白细胞维生素含量就会急剧下降,与病原菌的对抗能力也会下降。补充维生素C可以使白细胞功能更活跃,增强清除病原菌的能力。通过维生素C的摄入还能保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另外维生素C能够促进抗体的形成,间接提高对病原菌的阻挡作用。
③日常生活中的维生素C来源广泛,特别是蔬菜、水果中含量丰富。除了食物,补充剂其实也是一种选择,除了吞咽片剂,近些年来咀嚼片、维生素软糖、泡腾片渐渐成为不少年轻人补充维生素C的“新宠”。医生一般会建议日常补充的维生素C在100毫克左右,而泡腾片中的含量要高得多,通常每片可达到500毫克,还有更大剂量的1000毫克。如果感冒期间想增加抵抗力以改善症状,那么选择维生素泡腾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常规补充来说,还是偏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补充的目的来选择含量较为适宜的维生素C补充剂。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谈到,感冒病愈后我们通常会咳嗽很长时间,这是体内余邪未清导致的。
B.材料二认为人在补充蛋白质时,应摄入动物蛋白、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不摄入谷类蛋白。
C.材料三提及将维生素泡腾片作为日常补充易导致体内维生素C含量偏高,启示我们要根据自身需求和目的科学补充营养,不要盲目跟风。
D.三则材料都提到了一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物,启示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
13.材料二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14.当今“银耳雪梨汤”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请结合材料内容,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茶干
汪曾祺
①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②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
③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
④第一,信用好。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挂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
⑤第二,连老板为人和气。乡下的熟主顾来了,连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一杯热茶递了过来。他家柜台上随时点了一架盘香,供人就火吸烟。乡下人寄存一点东西,雨伞、扁担、箩筐、犁铧、坛坛罐罐,连老板必亲自看着小徒弟放好。
⑥连老板对孩子也很和气。酱园和孩子是有缘的。很多人家要打一点酱油,打一点醋,往往派一个半大孩子去。妈妈盼望孩子快些长大,就说:“你快长吧,长大了好给我打酱油去!”买酱菜,这是孩子们乐意做的事。
⑦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惦记上连万顺了。连万顺每年预备一套锣鼓家伙,供本街的孩子来敲打。家伙很齐全,大锣、小锣、鼓、水镲、碰钟,一样不缺。到了元宵节,家家店铺都上灯。连万顺家除了把四张玻璃宫灯都点亮了,还有四张雕镂得很讲究的走马灯。孩子们都来看。孩子们都不是空着手来的,他们牵着兔子灯,推着绣球灯,系着马灯,灯也都是点着了的。灯里的蜡烛快点完了,连老板就会捧出一把新的蜡烛来,让孩子们点了,换上。孩子们于是各人带着换了新蜡烛的纸灯,呼啸而去。
⑧预备锣鼓,点走马灯,给孩子们换蜡烛,这些,连老大都是当一回事的。年年如此,从无疏忽忘记的时候。连老大为什么要这样郑重地对待这些事呢?这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⑨第三,连老板很勤快。他是东家,但是不当“甩手掌柜的”。大小事他都要过过目,有时还动动手。切萝卜干、盖酱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时候,酱园上上下下一齐动手,连老大也算一个。
⑩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15.阅读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简要介绍连万顺茶干。提示:何为茶干、茶干有何特点等。
16.文章多处采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借老主顾、孩子们、连老大儿子来突出连老大的形象,任选两处画线句子,分析其具体作用。
17.有人认为,文章笔墨大量集中在连老大的生意经上,以《茶干》为题似有不妥,对此你有怎样的想法?
18.连万顺的茶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它的消逝让人怅然若失。请举出一样淡出我们生活的事物,并写出你当下的心境。
五、选择题
19.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内容,下列人物与表述不匹配的一项是( )
A.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贺龙)
B.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朱德)
C.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周恩来)
D.有一次我同(人物)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是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毛泽东)
六、名著阅读
20.说起《红星照耀中国》,你会想到什么?请从下边的词云图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1.结合下面的文字,说说法布尔《昆虫记》的语言风格及你对作者的认识。
豌豆象像园丁一样,知道豌豆的花期,于是,它们便几乎从各个地方,迈着细碎的快步,心急火燎地向着它们所钟爱的植物奔来。
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它们在有数的几种模范式的昆虫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只占有这其中的一项,是不足以让它们成就如此大的名气的。蟋蟀的声音亮度可与蝉匹敌,叫声抑扬顿挫。
七、综合性学习
22.学校将举办“文化遗产我守护”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本次活动拟写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表意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为拉近同学们与古老文物之间的距离,学生会决定用文物表情包作为宣传海报。请你确定活动海报选图,并配上生动的文字,做成活泼可爱的表情包。
我选:《》配字:
(3)围绕“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再设计两项相关的活动。
活动一:①
活动二:举办一期“非遗传承”的专家讲座
活动三:②
(4)随着吉林文旅的发展,“延吉公主”成为了网络大火词条。吸引大家纷纷体验的朝鲜族传统服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原本以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白色为主,呈现出素净淡雅的风格,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颜色、面料变得多样起来。寒假将至,请你写一段宣传文字,邀请全国各地的小伙伴来吉林“打卡”。
八、作文
23.作文
题目:谢谢你,教会我______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4.作文
题目:雪知道答案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及简析
  一、基础知识综合
  1.(1)溯 (2)gē
  简析:“追溯” 的 “溯” 字要注意与 “朔” 字区分,读音为 sù;“戈” 字的读音为 gē,平时需准确记忆字音字形。
  2.C
  简析:例句中引号是强调 “中” 字,C 项中引号强调 “仁爱”,用法相同。A 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B 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 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3.“何尊” 是文物
  简析:句子的主语是 “何尊”,谓语是 “是”,宾语是 “文物”,按照提取主干的方法,去掉定语 “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青铜器” 和 “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得到句子主干。
  4.居住在中央之土
  简析:结合材料中对 “中” 字表示中间、中心意思的解释,以及 “居住于中央之土,以制四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观念”,可理解 “宅兹中国” 的含义。
  二、名句名篇默写
  5.庭下如积水空明 星河欲转千帆舞 似曾相识燕归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简析:准确背诵和默写古诗文是关键,注意 “庭”“舞”“燕”“溅”“携” 等易错字。
  三、文言文阅读
  6.(1)真正,确实 (2)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简析:“岂不诚大丈夫哉” 中 “诚” 结合语境应是 “真正,确实” 的意思;“富贵不能淫” 中 “淫” 是使动用法,意为 “使…… 惑乱,迷惑”。
  7.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巷子,吃着粗茶淡饭,能做到安贫乐道,专心于孔子的大道。范仲淹自幼家贫,却发奋苦读,遭遇贬谪,依然不忘理想,心系天下苍生。二人都践行了孟子笔下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的准则。
  简析:从链接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颜回的生活环境和态度体现了他的安贫乐道;范仲淹的经历和志向表明他在困境中坚守理想,都符合 “贫贱不能移” 的大丈夫准则。
  8.例:苏武被匈奴扣押,面对名利诱惑和酷刑,他始终坚守信念,宁死不屈,持节 19 年。文天祥面对元人的威逼利诱,宁死不降,留下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简析:根据题目要求,从历史人物中选取符合 “威武不能屈” 的例子,如苏武、文天祥、朱自清等,简要描述他们的事迹即可。
  9.安常虽聋 / 而颖悟绝人 / 以纸画字 / 书不数字
  简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进行断句,“安常虽聋” 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后面 “而颖悟绝人” 表示转折,“以纸画字”“书不数字” 是连续的动作,所以这样断句。
  10.D
  简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表达的是苏轼的乐观旷达,而非对时光流逝的惆怅,D 选项错误。
  11.苏轼去庞安常处看病,二人熟识,同游清泉寺,畅快痛饮。读出了活泼风趣、乐观洒脱的苏轼。
  简析:从文中第一段苏轼看病的情节和与庞安常的互动,以及第二段病愈后的游览和饮酒等内容概括事件,通过这些情节可以看出苏轼的性格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
  12.C
  简析:A 项感冒病愈后咳嗽是因为外邪余清和肺脏功能未恢复等原因,不是仅余邪未清;B 项不是不摄入谷类蛋白,只是强调优质蛋白摄入;D 项文中未提及少吃肉类,C 选项符合文意。
  13.逻辑顺序。先介绍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然后分别介绍了增强免疫力的方式:补充蛋白质、补充维生素,补充水。
  简析:文章先总体说明免疫系统,再分别从蛋白质、维生素、水等方面介绍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是逻辑顺序。
  14.银耳是能润肺的食材,雪梨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汤汁保证了水的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可以增强免疫力。
  简析: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分别说明银耳、雪梨和汤汁对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综合得出结论。
  15.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工序考究,用料丰富,成品精致好看,又因结实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得名 “茶干”。
  简析:从文中第⑩段提取关于茶干的制作工序、外观、口感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概括。
  16.通过写老主顾 “毫不怀疑” 的信任,突出连老大诚实守信、为人忠厚的形象;通过描写孩子们开开心心玩走马灯的场景,渲染了一种祥和安乐的氛围,突出了连老大为人和气、温暖善良的形象;通过儿子的语气和态度,可见他嫌麻烦,不愿继续做茶干,反衬出连老大用心制作、踏实经营的可贵。
  简析:分别分析老主顾、孩子、儿子的相关语句对表现连老大形象的作用,从侧面烘托的角度进行阐述。
  17.作者介绍连老大的生意经是为了表现连老大的诚信、善良和勤劳,为介绍他的优质茶干做充分铺垫。“茶干” 中承载的美德和传统手艺,也是作者想保留和传承的,以茶干为题,暗含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连老大的赞美和对传统手艺失落的无限感慨。
  简析:从连老大的品质与茶干的关系、茶干所承载的意义以及对主旨的表达等方面分析以 “茶干” 为题的原因。
  18.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物即可。示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一种小吃叫做 “糖画”,它曾经是我们那条街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今却已经淡出了我的生活。糖画是一种用糖稀在石板或瓷板上绘制出各种图案和文字的技艺,每一幅作品都独一无二,既美观又可口。小时候,每次放学路过糖画摊,我都会被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花卉和卡通形象所吸引,忍不住掏出零花钱买上一幅。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那些曾经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已经越来越少,糖画也不例外。每当我回想起那些曾经陪伴我度过无数欢乐时光的糖画,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和怀念。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糖画,不仅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更是那个时代纯真和美好的象征。虽然糖画已经淡出了我的生活,但它在我心中留下的美好回忆却是永恒的。每当我在街头偶然看到类似的糖艺表演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种心境,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还能保留一些传统和美好的东西。
  简析:按照题目要求,先举例说出淡出生活的事物,再详细描述自己对该事物的回忆和当下的心境,表达出对传统事物的怀念之情。
  五、选择题
  19.D
  简析:文中描述的该事迹主人公是彭德怀,不是毛泽东,D 选项人物与表述不匹配。
  六、名著阅读
  20.示例一:我会想到 “信仰”。《红星照耀中国》里提到长征是一场举国大迁移,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创造了一个个军事奇迹。取得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认为是源于坚定的信仰,这样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信仰是有力量的。
  示例二:我会想到 “坚韧不拔”。长征途中的 “飞夺泸定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坚强不屈的精神。为了在敌人援军到达前占领泸定桥,红军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爬上了没有桥板的铁索。红军战士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斗志,最终占领了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
  简析:从词云图中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具体事例,如长征等,阐述对该词语的理解,体现红军的精神品质。
  21.《昆虫记》的语言生动活泼,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这些小生灵有了灵性,读来乐趣无穷。从中可以读出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对科学的热爱。
  简析:从文中语句分析,如 “豌豆象像园丁一样……” 等,可看出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体现语言风格,以及作者对昆虫的态度和情感,反映出他对生命和科学的热爱。
  七、综合性学习
  22.(1) 示例,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雄风
  简析: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语言简洁,可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突出守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示例:《击鼓说唱俑》 嗨起来;或《彩绘陶缩脖俑》 委屈巴巴
  简析:根据图片中俑的形象特点,选择合适的配字,使表情包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3) 示例,举办一次 “非遗传承” 的演讲比赛 ;进行一次 “非遗传承” 的校园采访
  简析:活动设计要紧扣主题,适合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如演讲、采访等,能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表达清晰流畅,符合邀请的口吻即可。示例:寒假来临,邀您一起走进吉林,体验朝鲜族传统服饰的魅力!这里的 “延吉公主” 风靡网络,传统与现代色彩交织的服装,诠释着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穿上这素净雅致的衣裳,化身高贵的 “延吉公主”,在雪域的白色世界里,享受一次浪漫而神圣的文化旅程。快来吉林 “打卡”,与我们一起守护与传承这份独特的美丽!
  简析:宣传文字要突出吉林的特色和朝鲜族传统服饰的魅力,用热情的语言邀请小伙伴来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
  八、作文
  【例文】
  《谢谢你,教会我勇敢》
  人生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财富,但让我记忆最深,是你那次教会我勇敢的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因为我自行车骑得不怎么好,所以爸爸你陪着我在院子里学骑自行车,歪歪扭扭地移动着自行车,“噗咚” 一声,我摔倒在地上,这是我第十几次摔倒了,我的信心全无,“不学了,什么破车,坚决不学了!” 你也很无奈,只好随着我的兴致。
  过了几天,我随你和妈妈一起来到奶奶家,在离奶奶家不远处有一座大约 50 米的陡山,你提出建议:“我们去爬山吧!” 这座山小时候我爬过,但是爬到中间时不慎滑倒,往下跌了大概 5 米,撞在了树上,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爬过了。
  “不行,我…… 我爬不上去。”“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 说着,你把我拉到了山脚下,在山的中间有一条小路,路上没有一棵树,很容易滑下来,我们俩打算从这条路朝山顶进发。我用手紧紧扣住上面凸出来的石块,生怕又滑了下来,走了几步后我的手扣住的那块石头掉了下来,往下滑了一下,我对你说:“我不爬了,我不行的!”“坚持呀,勇敢一点,你能行,你一定能爬上去的!”
  在你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再次尝试。虽然我失败了很多次,但我没有灰心丧气,鼓起勇气,继续前行,最后我终于爬上山顶,你早已在那等我了,“其实你勇敢一点,什么困难你都能克服的。”“对,其实我能做到!” 在那时,我突然感觉到原来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要是自己坚持一下,踮起脚尖就能触摸到的,登山如此,学自行车也是如此。回家后,我再次面对一直学不会的自行车,你再次对我说:“勇敢一点,你一定能的!” 在你的鼓励下,我有勇气去面对困难了。
  现在,我已经能随心所欲地操控自行车了!每当我灰心丧气不能前进时,耳边就会萦绕着你的这句话 —— 其实我能做到!它使我鼓起勇气,振奋向前。谢谢你,教会我勇敢!
  【简析】文章围绕 “谢谢你,教会我勇敢” 展开,通过学骑自行车和爬山两件事,详细描述了自己从害怕困难到勇敢克服困难的过程,突出了爸爸的鼓励对自己的影响,情节完整,情感真挚,符合记叙文的写作要求,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文】
  《雪知道答案》
  雪,是冬日的使者,它带着无尽的奥秘,翩翩而降,仿佛知晓这世间一切问题的答案。
  记忆回溯到儿时的乡村,每逢下雪,世界便成了童话王国。老旧的屋檐下,冰棱似水晶帘子,在微光中闪烁。雪花簌簌而落,落在院子里的大黑狗身上,它欢快地抖动身子,雪花飞溅,宛如一场迷你的雪舞。田埂间,麦苗裹上银装,像是大自然备好的厚棉被,这是雪给予 “滋养” 的答案,它默默呵护着大地的生机,为来年的丰收伏笔。
  后来,到了城镇上学。冬日的校园,雪一下,课间就热闹非凡。同学们搓着冻红的小手,在雪地里写字、画画。有人用脚印踩出创意的图案,有人团起雪球轻轻抛向挚友,欢笑声惊落树枝上的积雪。那纷纷扬扬的雪,是友情的催化剂,让原本拘谨的少年们敞开心扉,懂得分享欢乐,诠释着 “陪伴” 的珍贵,即便课业繁重,纯真的情谊也在雪中升温。
  再大些,雪夜变得静谧深沉。我在台灯下为难题愁眉不展,偶然抬眸,见窗外雪落无声。雪花扑向路灯,似飞蛾扑火般决绝,却又在光晕里舞出绝美姿态。它们不惧消融,执着奔赴,恰似在告诉我:困难不过是成长路上的一场雪,只要心怀热忱、勇往直前,终能穿越风雪,拥抱光明。这是雪馈赠的关于 “坚毅” 的智慧。
  如今,漫步城市街头,雪后的清晨,环卫工人们忙碌清扫,为市民开辟出行之路;早餐摊的热气腾腾,驱散寒意;上班族们脚步匆匆,却也会因街边雪人的憨态而会心一笑。雪见证着生活百态,用它的纯净,抚平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唤醒人们心底的温柔,给予 “生活本真” 的答案。
  雪,岁岁年年如期而至,它不言不语,却用每一片晶莹,回答着生命的叩问。它落在岁月长河,化作涓涓细流润泽心田,指引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寻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领悟成长、情谊与坚守的真谛,向着未来,踏雪而行。
  【简析】文章紧扣 “雪知道答案” 的主题,分别从儿时乡村、城镇上学、长大后等不同阶段,描述雪在不同场景下所蕴含的意义,如滋养大地、促进友情、启示坚毅、展现生活本真等,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能让读者感受到雪所带来的深刻启示和美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