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本大题共5小题)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在这每年一度的qiān xǐ 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2.在下面的语句中,“勇敢”的反义词是 。
小白鸽飞起来又落下去,似乎对自己能否翱翔蓝天缺乏自信,也许是第一次飞翔的胆怯。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无疑是在鼓励它们的儿女勇敢地起飞。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B.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C.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
D.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
4.下列课文的作者中,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是( )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
B.《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
C.《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海伦 凯勒
D.《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孔子说:“ , 。”追求富贵的手段要正义,不能以损害道德为代价。
(4)在《夜雨寄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身在异乡却设想未来能与亲人相聚,共同回忆今日情景:“ , ”,这种跨越使诗歌意境深远。
二、阅读(45分)(本大题共7小题)
6.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这封家书的作者是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诫子书》中再三提到的“静”的理解。
弈秋①,通国之善弈②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③弓缴④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选自《孟子》)
【注】①弈秋:人名。②弈:围棋。③援:持,取。④弓缴:弓箭。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可用以将射出的箭收回。
7.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河之鱼
苏轼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①。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②鬣③。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④过而攫⑤之,磔⑥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触物,而不知罪己,乃妄肆⑦其忿⑧,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注】①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河里的鱼,有名叫河豚的。②植:直立。③鬣(liè):这里指鱼鳍。④鸢(yuān):老鹰。⑤攫(jué):用爪抓取。⑥磔(zhé):撕裂。⑦肆:放纵。⑧忿:同“愤”,愤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不知远去
②久之莫动
(2)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河豚可悲之处是什么?
(3)这则短文的体裁是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阅读文章后,完成下面的对话。
师:你们说说读这篇散文后的收获。
小明:我勾画了题目和前三段的段首句,发现这是一篇与冬天有关的忆事怀人的文章。
我:三段回忆信手写出,互不关联,乍看好像是散落的珠玉,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是一样的,用文章末尾的一个词概括就是(1)“ ”。这个关键词一语点睛,将散珠串回。
小明:文中划浪线的句子写父亲的动作、神态用了很多动词,比如“仰”“觑”,描写特别细致,把父亲写得很可爱。
我:对,这句话里的动词还有(2)①“ ”②“ ”③“ ”等,读到这些词我就想起吃火锅的情景。
小明:只是吃个白煮豆腐,却让作者觉得很好玩儿,所以“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父爱的深情随着热气浸入幼小的心灵,难以忘怀。
我:嗯,父爱都在不言的细节中。
小明:我读到第二段中“那晚月色真好,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时,感受到了朋友结伴冬夜游西湖那种难忘的情谊。第三段中“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这句话很朴实,但我觉得很有意蕴,所以画了横线,想和大家探究一下。
我:第三段是作者回忆一家四口在台州过的一个冬天。对于小明画横线的这句话,我的理解是:(3) 。
老师:《冬天》写父子情、朋友情、夫妻情,忆平常事,说平常语,却真挚动人,耐人回味。我们在写人记事时可以向作者学习。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逃到天边的羊群
王位
①小乌兰的爸爸和乌力吉的爸爸合牧一群绵羊,但这一群羊却不用牧人放。早晨,羊儿们从羊栏出发,太阳落山羊群会自行回到羊栏。
②头羊旋风角是这百余只绵羊的领头羊,不仅长得身高体壮,头上的羊角更是少有。一般公羊头上的角只能打一个不满三百六十度的弯,而它的角却打了差不多七百二十度的弯。在羊头的两侧,盘了两个圈,跑起来像是带起两股旋风。小乌兰叫它旋风角。乌力吉夸赞这名字起得恰当。他对小乌兰说:“这羊角不仅像两股旋风,也像飘在羊头上的两朵云。这云要是飘起来,能不能把羊群带到天上去呢?”
③“这话说得太离谱了,有谁听说云朵把羊群带到天上?”小乌兰歪着脑袋驳斥乌力吉。
④骑在旋风角背上的乌力吉咯咯咯地笑着,旋风角拿出十八般武艺,撒欢尥蹶子地上蹿下跳,很快就把乌力吉从自己的背上甩下来。小乌兰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看你还敢不敢再去作践旋风角。”
⑤头羊成功撂倒乌力吉后并没有跑开,它转过身来看着捂着屁股的手下败将,后退了几步,又猛冲过来。要不是眼疾手快的小乌兰一把推开乌力吉,他一准儿会被旋风角撞得头破血流。站起来的乌力吉当然不服气,他又撒开腿去追上旋风角,两只手分别扳住了两只羊角,飞身跃上羊背。这一次,旋风角没有使用狂癫乱甩之术,而是以火箭发射般的速度跑起来。乌力吉虽然没有被摔下羊背,却感觉像是随着头羊一起飞了起来。事实上,他的确是飞起来了,他被旋风角当成子弹,跑着跑着,突然刹车,乌力吉就像子弹一样从羊背上射出去……
⑥事后,小乌兰对他说:“我眼看着你和旋风角一起飘起来了。”
⑦“飘起来了?”乌力吉迷迷糊糊地问小乌兰,“谁飘起来了?”
⑧“你们俩都飘起来了。”
⑨旋风角带领着羊群飞跑着返回羊栏,小乌兰和乌力吉被甩在羊群的后头。旋风角不仅能带领羊群自行外出觅食,到了傍晚还能自行把羊群带回来。这早已不是秘密,方圆百里,养羊的牧民没谁不知道。一个青年牧羊人决意花重金买回能带领羊群自出自入的头羊。
⑩小乌兰和乌力吉的爸爸听完青年牧羊人说明来意,简直心花怒放。然而,他俩却在买主面前极力地掩饰内心的激动,嘴上说不卖,为的是让价码再抬高几倍。直到最后,一只头羊都赶上三十只绵羊的价钱了,两个人才算罢休。看着回家筹钱的青年牧羊人的背影,两个人的肚皮都要笑破了。世上真有这样的笨蛋,竟然相信会有能够自出自入的领头羊。其实,他们两个心里明镜似的,要不是草原前方那条通天河阻隔,那无人照看的羊群肯定会一直向前,有去无回。两个人在羊栏选址的时候,就做了粗略估算。当羊群从羊栏出发,一路觅食到通天河的时候,恰好羊群吃到半饱,喝足水后,在头羊旋风角的带领下掉头返回,一路觅食吃到家门口恰好太阳落山。当然,羊群也有偏航的时候,这就是他们总指使小乌兰和乌力吉去照看羊群的原因。作为在牧区长大的孩子,他们当然也懵懵懂懂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当他们的爸爸在买羊人面前把旋风角吹得神乎其神的时候,两个孩子都气鼓鼓的。
“怎么能这样糊弄人呢?”小乌兰首先在爸爸面前嘟囔起来。乌力吉也生气地对着爸爸嚷嚷起来:“怎么能这样忽悠人呢?太过分了吧?”
“过分?他愿意出高价买头羊,又没人逼他。再说,我们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多卖些钱,给你们买换季的服装和学习用品?”
小乌兰一听把脸都气红了:“别拿这话当借口,我才不做骗人钱财的工具哩!”
“还反了你们呢!”小乌兰的爸爸也瞪起眼睛。
第二天午后,买羊人带着鼓鼓囊囊的一兜子钱,开着皮卡车来了。他在这个时候来,也是想验证一下那只威风凛凛的头羊旋风角,到底能不能像牧主人说的那样带着羊群自出自入。太阳就要落山了,羊栏前三个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他们等着等着,影影绰绰地已经见到晚归羊群的身影。可是,越等好像羊群越远。这时,眼尖的乌力吉的爸爸发现两个孩子正在朝远处驱赶羊群。这还了得?乌力吉的爸爸嘴里嘟囔着,与小乌兰的爸爸和买羊人一起朝羊群追去。
“为什么阻止羊群回栏?”追到羊群后乌力吉的爸爸声嘶力竭地质问乌力吉。乌力吉说:“不是的,爸爸,你误会了……”
“羊群快到家的时候,闻到汽油味儿掉头就跑……”小乌兰也帮乌力吉打圆场。
“那好,你跑得快,赶紧去截住旋风角!”乌力吉的爸爸向乌力吉命令道。
“是!”乌力吉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在羊群后面劈开一条口子,两手抓住头羊的两只角,飞身骑上羊背,身体前倾,把嘴贴在羊耳上,小声催促道:“快!快逃!”旋风角四蹄离地,火箭一般射向远方,羊群也随着头羊飞一样呼啸着跑起来……几个人在羊群后面拼命追赶,小乌兰高呼着:“当心啊!当心!”眼见着羊群越跑越快,已经把追赶的人远远地甩在后面。追着追着,小乌兰突然惊呼起来:“不好,旋风角飞起来了,羊群飞起来了!”
晚霞映红了绿色的草原,旋风角连同整个羊群仿佛变成大片的云彩,泛着黄光,呼呼啦啦地飘过通天河……追赶的人都惊呆了!当大家追到通天河边的时候,被抛到河岸上的乌力吉捂着屁股从草地上爬起来,指着遥远的天边,带着哭腔说道:“旋风角带着羊群逃到天边去了……”他一只手抹着眼睛,似乎是在擦眼泪,但如果你仔细去看乌力吉的表情,会发现他并没有悲伤,完全是在开心地笑。小乌兰显然也心领神会,看着呆若木鸡的买羊人和他们的爸爸,也难掩内心的喜悦……
(有删改)
(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A.小乌兰和乌力吉
B.小乌兰的爸爸和乌力吉的爸爸
C.头羊旋风角
D.买头羊的青年牧羊人
(2)结合语言情境推断,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作践”准确的意思是 。
A.糟蹋
B.侮辱
C.捉弄
D.招惹
(3)根据小说内容解释羊群自出自入的原因。
(4)分析第 段画横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表达作用。
太阳就要落山了,羊栏前三个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
(5)羊群逃到了天边,乌力吉却“在开心地笑”,小乌兰也“难掩内心的喜悦”,为什么?
10.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很多本领,请你列举其中四项。
①
②
③
④
1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说:“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下列《二十四孝图》故事,最令鲁迅反感,觉得“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的一个是( )
A.老莱娱亲
B.子路负米
C.黄香扇枕
D.陆绩怀橘
12.下列《朝花夕拾》的人物名片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物 阿长(长妈妈) 性别 女
身份或职业 保姆 外貌特征 黄胖而矮
形象特点 喜欢切切察察,不拘小节
相关情节 给“我”买有图画的《山海经》
作者评价 粗俗、愚昧、仁厚
B.
人物 陈莲河 性别 男
身份或职业 医生 外貌特征 长而胖
形象特点 故弄玄虚、草芥人命
相关情节 用稀奇的“药”给“我”的父亲治病
作者评价 道貌岸然、坑蒙拐骗
C.
人物 衍太太 性别 女
身份或职业 亲属 外貌特征 不详
形象特点 精通礼节、和蔼、讨孩子喜欢
相关情节 让“我”变卖家里的东西买看的和吃的
作者评价 善解人意
D.
人物 范爱农 性别 男
身份或职业 朋友 外貌特征 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
形象特点 坦率、正直、倔强
相关情节 在同乡会上与“我”争执
作者评价 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的觉醒的知识分子
A.A B.B C.C D.D
三、综合实践(10分)(本大题共1小题)
13.在班级开展的读书活动中,下面几项任务需要你完成。
(1)选择恰当的词填在空白处,补足下面的成语。
①高文典
②鸿 巨制
③青灯黄
④照 宣科
A.本
B.册
C.篇
D.卷
(2)下列班会标题设计正确的一项是
(3)下面的图表摘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阅读后,用一段话表述图表所包含的内容。
四、作文(50分)(本大题共2小题)
14.作文。
冬天是什么?冬天是凛冽的风,是漫天的雪,是一树树干枯的枝条和叽叽喳喳的麻雀,是捂得严严实实的鸭绒服和凝霜的鬓角眉梢……冬天又是映日的窗花,是酸甜的冰糖葫芦,是操场边堆成的雪人,是北方孩子一年又一年的童话……
请你以“又是冬天”为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文字和标点符号,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500字。
15.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每段故事都有一个结局,但是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终点,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摘自新华社《夜读》2023年12月31日)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文字和标点符号,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5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积累与运用
1.迁 徙
简析:“迁徙” 指的是从一处搬到另一处,注意 “徙” 字的写法,不要与 “徒” 字混淆。
2.怯懦、胆怯、懦弱、拘谨、胆小、害怕等
简析:“勇敢” 表示有勇气、不畏惧,其反义词应是表示胆小、缺乏勇气的词语,如 “怯懦” 等都符合。
3.D
简析:A 项 “任劳任怨” 是褒义词;B 项 “灵机一动” 是中性词,但偏向褒义;C 项 “美不胜收” 是褒义词;D 项 “拈轻怕重” 是贬义词,与其他三项感彩不同。
4.B
简析: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文学家,他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海伦 凯勒、利奥波德均未获得过该奖项。
5.(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断肠人在天涯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简析:准确背诵和默写古诗文是关键,注意 “灿烂”“涯”“剪” 等易错字。
二、阅读
6.(1)诸葛亮
简析:《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旨在劝诫儿子修身养性、治学做人。
(2)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简析:“广” 是增长的意思,“志” 是志向的意思,按照正常语序翻译即可,注意 “无以” 的翻译。
(3)“静” 在文中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更是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有助于培养人的专注力、毅力和定力,让人在学习、品德修养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避免因 “淫慢”“险躁” 而导致的意志消沉和才能荒废,防止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的情况发生。
简析:从文中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语句可知 “静” 的重要性,结合材料中弈秋教棋的例子,说明 “静” 能让人专注,从而在学习等方面取得成效,避免不良后果。
7.(1)①离开 ②时间长了
简析:结合语境,“不知远去” 中 “去” 为离开;“久之莫动” 中 “久之” 表示时间长了。
(2)在受到打击之后,自暴自弃,将错怪在他人身上。
简析:文中河豚因触柱而怒,不知反省自身,却妄肆忿怒,最终导致被老鹰捕食,这是其可悲之处。
(3)寓言
简析:文章通过河豚的故事告诫人们要反思自身,具有寓言的特点,借物喻人。
8.(1)温暖
简析:文章回忆的三件事都给作者带来温暖的感觉,文末也有体现,所以用 “温暖” 概括。
(2)①站 ②伸 ③夹
简析:从文中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 可提取出这些动词,这些动词细致地描绘了父亲的动作,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3)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外边老是冬天” 写出了台州这座山城环境的冷清、寂静,给人一种寒冷、孤寂的感觉;而 “家里却老是春天” 则体现出一家人在一起时那种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即便身处略显荒凉的环境中,家人之间的陪伴与关爱也让家中充满了温暖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那段温馨家庭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妻子深深的眷恋之情。
简析:先指出对比手法,然后分别分析 “外边冬天” 和 “家里春天” 所体现的环境和情感,最后说明表达的情感包括对家庭生活的怀念和对妻子的眷恋。
9.(1)A
简析:文章主要围绕小乌兰和乌力吉的行为与情感展开,他们在故事中起到核心作用,是主人公。
(2)C
简析:根据文中乌力吉对旋风角的行为,“作践” 在这里是捉弄的意思。
(3)羊群自出自入的原因在于草原前方有一条通天河作为天然屏障,当羊群觅食至通天河时恰好吃到半饱并喝水后,在头羊旋风角的带领下掉头返回,一路觅食回到羊栏。
简析:文中明确提到 “要不是草原前方那条通天河阻隔…… 当羊群从羊栏出发,一路觅食到通天河的时候,恰好羊群吃到半饱,喝足水后,在头羊旋风角的带领下掉头返回……”,据此概括。
(4)环境描写,渲染紧张和期待的氛围,暗示时间接近傍晚,为验证旋风角是否真能带领羊群自出自入的情节作铺垫。
简析:该句通过描写太阳落山、影子拉长的环境,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同时也表明时间,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5)乌力吉和小乌兰成功阻止了父亲将旋风角卖给青年牧羊人,保护了旋风角和整个羊群,避免了父亲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钱财,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简析:文中孩子们对父亲卖羊的行为不满,他们的行为最终使羊群逃脱,所以他们因保护了羊群和避免父亲犯错而高兴。
10.示例:①火眼金睛 ②七十二变 ③筋斗云 ④三根救命毫毛
简析:孙悟空的本领有很多,如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变化多端的七十二变、可快速飞行的筋斗云以及危急时刻可救命的三根救命毫毛等,任写四项即可。
11.A
简析: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 “老莱娱亲” 等故事反感,认为其有装佯、侮辱孩子之嫌,而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相对来说没有引起鲁迅如此强烈的反感。
12.C
简析:衍太太并非善解人意,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怂恿鲁迅喊父亲的名字等,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形象,C 选项对其评价有误。
三、综合实践
13.(1)①B ②C ③D ④A
简析:“高文典册”“鸿篇巨制”“青灯黄卷”“照本宣科” 是固定成语,根据积累填写相应的字。
(2)A
简析:A 选项班会标题格式正确,主题突出;B、C、D 选项在班会主题和班级名称的位置安排上存在错误。
(3)14 - 17 周岁的青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比其他年龄段明显增多;2023 年的未成年人阅读量较 2022 年增幅相对较大
简析:观察图表,对比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量以及 2022 年和 2023 年的阅读量变化,概括出主要信息。
四、作文
【例文】
《又是冬天》
四季轮回,时序更替,转眼间,又是冬天。与往年的冬天不同,这个冬天对我来说,充满了新的感悟和成长。
记得小时候,冬天总是充满了欢乐和期待。那时,我会和伙伴们一起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冬天的感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个冬天,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面对繁重的学业和陌生的环境,我有时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在冬天里玩耍的情景,那份纯真和快乐仿佛能瞬间驱散我心中的阴霾。
除了学习上的挑战,这个冬天还让我学会了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有一次,我因为生病而不得不请假在家休息。躺在床上,我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寂寞。但就在这时,我收到了同学们发来的关心和问候,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力量。
这个冬天,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如何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我更加独立和自信。
又是冬天,我不再是那个只会玩耍的小孩了。我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强,更学会了珍惜。这个冬天,虽然寒冷,但却让我收获了成长和感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简析】文章紧扣 “又是冬天” 展开,通过对比小时候和现在的冬天,突出了这个冬天在学习、友情、自我成长等方面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感悟,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符合命题作文的要求,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冬天里的成长。
【例文】
《终点亦是起点》
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每段故事都有一个结局,然而,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终点,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是终点的时刻,往往成为了我们人生新的开端。高考,对于许多学子来说,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那一刻,高中生活画上了句号。但这个终点,同时也是迈向大学新生活的起点。我们怀揣着梦想和憧憬,踏入新的校园,开启新的学习之旅。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许多终点与起点的转换。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旧王朝的灭亡往往意味着新王朝的兴起。每一个新的王朝都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启新的历史篇章。近代中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统治和列强侵略后,终于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个伟大的胜利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
终点并非是终结,而是新的起点,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成长的机会。当一个阶段结束时,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指南,帮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
同时,终点也是起点,让我们保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每一个新的起点都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和机遇。我们可以勇敢地尝试新的事物,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拓展自己的人生边界。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终点和起点的关系。不要因为终点的到来而感到失落和沮丧,也不要因为新的起点而感到恐惧和不安。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开始,在不断的转折中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终点,因为它是我们努力的见证;同时,让我们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新的起点,因为它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在终点与起点的循环中,我们将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简析】文章围绕 “终点亦是起点” 的主题,通过高考、王朝更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等事例,阐述了终点与起点的关系,强调要正确看待它们,从终点中获取经验,在新起点积极面对挑战,结构清晰,论证有力,能引发读者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