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人们的交谈声、商店里播放的音乐声。这些声音属于( )。
A.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B.自然界的声音
C.两类声音都有
【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分为自然界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龙龙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人们的交谈声、商店里播放的音乐声、修路机器发出的嘈杂声,这些声音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2025四上·深圳期末) 声音进入人耳后,会引起( )的振动。
A.外耳道 B.听觉神经 C.鼓膜
【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的桌面上有一根橡皮筋和一个三角板,她可以利用这两种材料研究的问题是 ( )。
A.声音的强弱与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关系
B.声音的高低与橡皮筋松紧的关系
C.以上两个实验都可以研究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的,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龙龙用一根橡皮筋和一个三角板,他可以利用这两种材料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关系”,也可以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关系”。故C选项正确。
4.(2025四上·深圳期末) 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声音最高的钢管应该是( )。
A.最短的 B.最长的 C.长度居中的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击打钢管时,钢管振动发出声音。而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声音最高的钢管应该是最短的。
5.(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敲击音叉后,用振动的音叉去触碰静止的小球,小球来回摆动(如下图)。为了让小球摆动的幅度更大,龙龙可以( )。
A.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
B.用更小的力敲击音叉
C.力度不变,看运气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为了让小球摆动的幅度更大,龙龙可以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 。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越弱。因此,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会使音叉的振动幅度增大,从而使得小球摆动的幅度更大 。
6.(2025四上·深圳期末)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B.我们平时要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
C.吃饭时随便咀嚼几口就可以吞咽,身体的消化器官都会将食物消化掉
【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吃饭时不能随便咀嚼几口就吞咽。充分咀嚼食物是非常重要的消化过程。 口腔中的牙齿可以将食物切碎、磨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淀粉酶,能够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如果咀嚼不充分,大块的食物进入食管和胃,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磨这些大块食物,而且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同时,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和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其表面积较小,肠道中的消化酶不能很好地与食物充分接触,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7.(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发现切好放在盘子里的土豆一会儿就变了颜色。查阅资料后华华得知:土豆中含有酚类物质,这类物质在削皮或切开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会逐渐氧化变黑,进而导致土豆变色。如果你是华华,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土豆变色,你会给妈妈提出的建议是( )。
A.切好的土豆要尽快放在阳光下直晒
B.切好的土豆要放在冷水里,减少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C.切好的土豆放在阴凉处,防止阳光直晒
【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切好的土豆放在冷水里是比较好的方法。水可以隔绝土豆与空气的接触,因为水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这样就能减少土豆中的酚类物质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机会,从而减缓氧化反应的速度,尽可能地避免土豆变色。
8.(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想检验土豆中是否含有淀粉,需要准备下列哪一种实验材料 ( )
A.碘酒 B.白酒 C.白醋
【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是一种多糖,它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当碘酒滴在含有淀粉的物质上时,碘分子会进入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内部,形成一种蓝色的复合物,这种反应是淀粉的特征性反应。
9.(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制作了一辆气球动力小车,测试时发现小车不走直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气球吹得不够大 B.地面摩擦力太大 C.车轴安装不正
【答案】C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形式,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车轴不正或牵引力不在小车中间位置都有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不能保持直线方向,而是自行偏向一侧。
10.(2025四上·深圳期末) 改进小车后,龙龙参加了班级的自制小车争霸赛,下表记录了三名同学的小车从同一起点到达同一终点的时间。根据数据可知, ( )的小车速度最快。
参赛选手 龙龙 华华 科科
比赛用时 (秒) 13.2 10.1 8.9
A.龙龙 B.华华 C.科科
【答案】C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运动距离,相同距离比较运动时间,距离相同,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所以科科的小车运动速度最快。
11.(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参加比赛时,有点紧张,做了几次深呼吸后感觉好多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龙吸气时,胸腔缩小,气体吸入肺中
B.龙龙呼气时,胸腔不变,气体从肺里排出体外
C.龙龙吸气时,腹部收缩,胸腔扩大,气体吸入肺中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龙龙吸气时,腹部收缩,这是因为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导致腹部脏器被挤压,看起来腹部收缩。同时胸腔扩大,符合吸气时的生理变化,气体吸入肺中。所以选项C正确。
12.(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第一次小车行驶了 130 厘米,第二次华华想让小车行驶 200厘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
B.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小车的质量
【答案】A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驱动小车是利用了橡皮筋的弹力。当橡皮筋被拉伸后,它具有弹性势能,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力会对小车做功,使小车运动。 弹力越大,对小车做的功就越多,小车获得的动能就越大,行驶的距离也就越远。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能使小车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有可能行驶更远的距离。
13.(2025四上·深圳期末) 想要设计一辆能连续运动10分钟以上的小车,比较合适的动力装置是( )。
A.橡皮筋 B.电动机 C.气球
【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小车的。只要有持续稳定的电源供应,电动机就可以持续运转。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能。如果选择合适容量的电池,就可以保证电动机长时间运转,从而使小车能够连续运动 10 分钟以上。而且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等性能可以通过电路进行控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小车长时间稳定运动的要求。
14.(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改装了一辆磁力小车,用一块条形磁铁靠近小车时,小车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磁力小车上条形磁铁的磁极方向为( )。
A.甲处为N极,乙处为S极
B.甲处为S极,乙处为S极
C.甲处为S极,乙处为N极
【答案】B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条形磁铁靠近小车时,小车向右运动。这说明条形磁铁与小车上的磁铁之间是排斥力的作用。 因为条形磁铁的磁极与小车上条形磁铁靠近的一端是同极,才会产生排斥力使小车向右运动。 假设条形磁铁的左端是N极,根据排斥力可知,小车上靠近左端(甲处)的磁极也为 N极,这与选项不符; 假设条形磁铁的左端是S极,那么小车上靠近左端(甲处)的磁极也为S极,符合题意。
15.(2025四上·深圳期末) 将三块磁铁分别靠近甲、乙、丙三种物质,拿起磁铁后现象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是木屑 B.乙可能是铁屑 C.丙一定是木屑
【答案】B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铁、钴、镍等物质是磁性材料,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等非磁性材料不会被磁铁吸引。乙可能是铁屑,选项B正确。
16.(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用弹簧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的重力,如图所示。此弹簧测力计最多可以测( )个钩码的重力。
A.1 B.2 C.3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一个钩码重力是2N,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5N,最多能够测量2个钩码的重力。
17.(2025四上·深圳期末) 举重运动员上场前会在手上涂抹白色粉末,其目的是 (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为了美观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涂抹白色粉末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美观。虽然白色粉末可能会让运动员的手看起来比较整洁,但这与运动员的实际运动需求相比,只是次要的效果。其核心作用是从物理角度出发,通过增大摩擦力来保障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发挥。
18.(2025四上·深圳期末) 下列人或物体的运动利用了弹力的是 ( )。
A.蹦床
B.火箭发射
C.拔河
【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弹力
【解析】【分析】蹦床是利用弹力的典型例子。当人落在蹦床上时,蹦床的床面会发生弹性形变。火箭发射是依靠反冲力,拔河依靠拉力。
19.(2025四上·深圳期末) 2024年11 月4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返回舱即将落地的时候,返回舱的反推发动机启动,利用( )进行减速,实现软着陆,增加着陆安全性。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答案】B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返回舱距离地面约一米时,反推发动机点火产生强大的推力,这个推力与返回舱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来抵消返回舱的下坠势头,将返回舱的速度进一步降低,使其在接触地面时的速度极低,确保航天员不会因着陆速度而遭受过大冲击,实现软着陆。
20.(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给气球充气时,发现气球会慢慢鼓起来,变成不同的形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B.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C.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当给气球充气时,空气不断地进入气球内部。由于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气球内部的空间被空气逐渐填满,气球就会慢慢鼓起来。 这就像往一个容器里倒水一样,水会占据容器的空间,使容器被填满。空气也是如此,它能够占据气球内部的空间,从而改变气球的形状。
21.(2025四上·深圳期末) 人唱歌时,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唱歌时,是通过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 声带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我们听到的歌声。
22.(2025四上·深圳期末)拉伸弹簧会产生弹力,压缩弹簧则不会产生弹力。
【答案】错误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所以拉伸或者压缩弹簧都会产生弹力。
23.(2025四上·深圳期末)鸟在天上飞,依然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正确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24.(2025四上·深圳期末)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里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牙齿的作用是切断磨碎食物;舌头用来搅拌、运输食物;唾液用来润滑食物,消化部分淀粉。
25.(2025四上·深圳期末)学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对听力会有损伤。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 耳机音量过高且长期佩戴确实会逐渐损伤听力,因此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也不要超过2~3小时,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听力。
26.(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准备用杯子自制一个小乐器,她在家中找到了形状、厚薄相同但材料、大小不同的杯子进行制作。
杯子编号 甲 乙 丙 丁
杯子材质 不锈钢 玻璃 玻璃 PE淋膜纸
杯口直径 10厘米 12厘米 10厘米 10厘米
(1)华华用木筷敲击玻璃杯时能听到声音,此时声音通过( )传播到华华耳朵里。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2)华华想要探究杯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她可以选择( )杯子进行实验。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3) 华华用木筷敲击乙杯子的杯口,开始时是轻轻敲,随着敲击力度的增加,听到的声音越来越 。 (选填“高”、 “低”、 “强”或“弱”)
(4)华华准备用4个乙杯子、水和木筷自制一个敲击类乐器,请你在下图画出各杯子的水位高度,让小乐器从左到右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5)杯中加入水后,华华调试时发现1号杯子发出的声音偏高,调整的方法为: 。
(6)华华利用4个纸杯和2根棉线制作了一个“新型”土电话,如图所示。此时,华华对着杯子说话,甲、乙、丙三名同学在另外三个地方听。下列关于新型土电话的说法中,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并做出解释。
①同学丙处可以听见声音,同学甲和同学乙处均听不见声音;
②同学甲、乙、丙处均可以听见声音;
③同学甲、乙、丙处均听不见声音。
我选择 (选填①、②或③),理由是: 。
【答案】(1)C
(2)B
(3)弱
(4)略
(5)可以向1号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
(6)②;声音可以通过棉线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当华华用木筷敲击玻璃杯时,玻璃杯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首先通过玻璃杯(固体)传播,使玻璃杯周围的空气也振动起来。 这些振动的空气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最后进入华华的耳朵。在这个过程中,从声源(玻璃杯)到华华耳朵之间的主要传播介质是空气,也就是气体。
(2)华华想要探究杯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只改变材料一个条件,她可以选择甲和丙杯子进行实验。
(3)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当华华用木筷轻轻敲击乙杯子的杯口时,杯子振动幅度较小,发出的声音响度较小,也就是比较弱。随着敲击力度的增加,杯子振动的幅度增大。
(4)用木筷敲击装水的杯子,发声是因为杯子和水的整体振动。水越多,整体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水越少,整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从左到右水位逐渐升高,就能使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5)可以向 1 号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这样杯子和水的整体质量增加,振动会变慢,频率降低,从而使声音的音调降低。
(6)我选择②,理由是:声音可以通过棉线传播。当华华对着杯子说话时,杯子的振动引起棉线的振动,棉线将这种振动传导到另外三个杯子,使得杯子也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被甲、乙、丙三名同学听见。土电话的原理就是固体(棉线)能够传声,只要棉线连接着各个杯子,声音就可以沿着棉线传播到各个杯子处。
27.(2025四上·深圳期末)龙龙找来了两个相同的透明塑料袋,分别标为A和B。龙龙用A袋装了一袋空气,将自己呼出的气体吹入B袋,扎紧袋口。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他分析比较了两个袋中的气体成分。
气体 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
空气(A袋)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B袋) 78% 16% 4% 2%
(1)A、B袋中气体都含有 、 、 及其它气体。
(2)A袋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B袋中的 。 (选填“多”或“少”)
(3) A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B袋中的 。 (选填“多”或“少”)
【答案】(1)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2)多
(3)少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A、B 袋中气体都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 理由:从表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A 袋(空气)的成分有氮气 78%、氧气 21%、二氧化碳 0.03% 和其它气体 0.97%;B 袋(呼出体外的气体)的成分有氮气 78%、氧气 16%、二氧化碳 4% 和其它气体 2%。所以两袋气体中都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这几种成分。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袋(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21%,B袋(呼出体外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为 16%,21%>16%,所以A袋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B袋中的多。
(3) A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B袋中的少。
28.(2025四上·深圳期末)龙龙和小红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参加了百米赛跑。比赛结束后,龙龙的呼吸很快恢复到正常。而不爱运动的小红却恢复得很慢,大家猜测这与肺活量有关。因此龙龙和小红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肺活量是2500毫升,小红测得肺活量为4000毫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1)体育老师判断小红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
A.女生的肺活量绝对不可能大于男生
B.小红和龙龙都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应该相同
C.国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小红平时不爱运动,肺活量达不到4000毫升
(2)小红肺活量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红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测了一次肺活量,数据是1250毫升,她将自己的肺活量与全班同学的肺活量进行了对比,班级肺活量数据如下图所示:
观察全班同学的肺活量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
(4) 小红对自己的肺活量不是很满意,想要提高肺活量,你会建议小红怎么做
建议: 。
【答案】(1)C
(2)连续吹了好几口气。
(3)小红肺活量低于大多数同学
(4)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国家标准,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 900 - 2000 毫升。而小红平时不爱运动,从常理推断,她的肺活量不太可能达到 4000 毫升,这与正常范围偏差较大,所以体育老师可以据此判断小红的数据不准确,选项C正确。
(2)肺活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受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及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说,身体越强壮,肺活量就越大。不同的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人的肺活量。小红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连续吹了好几口气。
(3)班级同学肺活量存在差异,大部分同学肺活量集中在1500-2500之间,小红 1250 毫升的肺活量相对低于班级多数同学水平 。
(4)提高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比较适合我们的是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29.(2025四上·深圳期末)龙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运动方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分别用A、B、C三种方式拉动纸盒; 在回形针上逐个增加垫圈,直至纸盒开始运动; 多次测量,记录用A、B、C三种方式使纸盒开始运动时的最少垫圈数,以下是他的实验记录。
要改变的因素 实验结果 处理实验数据
小车的运动方式 摩擦力(垫圈数)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直接拉动 10个 11个 10个 10个
B. 垫滚木拉动 2个 3个 4个
C. 装轮子拉动 2个 2个 2个 2个
(1)探究运动方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
A.小车的运动方式 B.垫圈的个数 C.小车运动的时间
(2)表中“选取的数值”项下有一处数据缺失,你认为这个数据应该是 ( )。
A.2个 B.3个 C.4个
(3)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直接拉动纸盒与装轮子拉动纸盒时的摩擦力一样大
B.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C.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无关
(4)华华还想继续探究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她用细线、小车、回形针、垫圈等材料在光滑的桌面上进行实验,表中是她记录的数据。
垫圈数量 从起点到终点用的时间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个 5.12秒 5.88秒 5.10秒 5.12秒
10个 3.07秒 3.48秒 3.79秒 3.48秒
15个 2.38秒 2.40秒 2.45秒 2.40秒
实验中,小车的动力来自 ( )。
A.小车的重力 B.车轮的摩擦力 C.垫圈的重力
(5)根据实验记录推测,要让小车在2秒内从起点运动到终点,垫圈的数量范围是( )。
A.6~9个 B.11~14个 C.16个以上
(6)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A
(2)B
(3)B
(4)C
(5)C
(6)垫圈数量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知识点】重力;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拉力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因为做的是用小车做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比较实验,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小车的运动方式。
(2)选取数据时,要选取平均数,表中“选取的数值”项下有一处数据缺失,这个数据应该是3个。
(3)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4)实验中,小车的动力来自垫圈的重力转化为拉动小车运动的拉力。
(5)根据实验记录推测,要让小车在2秒内从起点运动到终点,垫圈的数量范围是16个以上。
(6)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垫圈数量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30.(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加入100毫升30℃的水和100 毫升50℃的水,并将甲、乙两颗大小相同的糖块分别放入这两杯水中,糖块在水中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糖块 水的体积(毫升) 水温 (℃) 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
甲 100 30 3分20秒
乙 100 50 2分30秒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龙龙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
A.水的体积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B.糖块大小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C.水的温度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2) 龙龙把另一颗与甲、乙相同的丙糖块放入100毫升40℃的水中,请你推测它完全溶解可能需要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我认为丙糖块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可能是 ,理由是: 。
(3)请你写出一种可以加快糖块溶解的办法: 。
【答案】(1)C
(2)大于2分30秒,小于3分20秒;水的温度大于30℃,小于50℃
(3)搅拌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可知,两杯水中水的体积都是 100 毫升,糖块大小相同(甲、乙两颗大小相同的糖块)。 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水温,一杯是 30℃,另一杯是 5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龙龙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水的温度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2)从前面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温为 30℃时,糖块完全溶解需要 3 分 20 秒;水温为 50℃时,糖块完全溶解需要 2 分 30 秒。 可以看出,随着水温的升高,糖块溶解所需的时间在缩短,即水温越高,糖块溶解得越快。我认为丙糖块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可能是大于2分30秒,小于3分20秒,理由是:水的温度大于30℃,小于50℃。
(3)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加热等。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人们的交谈声、商店里播放的音乐声。这些声音属于( )。
A.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B.自然界的声音
C.两类声音都有
2.(2025四上·深圳期末) 声音进入人耳后,会引起( )的振动。
A.外耳道 B.听觉神经 C.鼓膜
3.(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的桌面上有一根橡皮筋和一个三角板,她可以利用这两种材料研究的问题是 ( )。
A.声音的强弱与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关系
B.声音的高低与橡皮筋松紧的关系
C.以上两个实验都可以研究
4.(2025四上·深圳期末) 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声音最高的钢管应该是( )。
A.最短的 B.最长的 C.长度居中的
5.(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敲击音叉后,用振动的音叉去触碰静止的小球,小球来回摆动(如下图)。为了让小球摆动的幅度更大,龙龙可以( )。
A.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
B.用更小的力敲击音叉
C.力度不变,看运气
6.(2025四上·深圳期末)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B.我们平时要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
C.吃饭时随便咀嚼几口就可以吞咽,身体的消化器官都会将食物消化掉
7.(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发现切好放在盘子里的土豆一会儿就变了颜色。查阅资料后华华得知:土豆中含有酚类物质,这类物质在削皮或切开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会逐渐氧化变黑,进而导致土豆变色。如果你是华华,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土豆变色,你会给妈妈提出的建议是( )。
A.切好的土豆要尽快放在阳光下直晒
B.切好的土豆要放在冷水里,减少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C.切好的土豆放在阴凉处,防止阳光直晒
8.(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想检验土豆中是否含有淀粉,需要准备下列哪一种实验材料 ( )
A.碘酒 B.白酒 C.白醋
9.(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制作了一辆气球动力小车,测试时发现小车不走直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气球吹得不够大 B.地面摩擦力太大 C.车轴安装不正
10.(2025四上·深圳期末) 改进小车后,龙龙参加了班级的自制小车争霸赛,下表记录了三名同学的小车从同一起点到达同一终点的时间。根据数据可知, ( )的小车速度最快。
参赛选手 龙龙 华华 科科
比赛用时 (秒) 13.2 10.1 8.9
A.龙龙 B.华华 C.科科
11.(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参加比赛时,有点紧张,做了几次深呼吸后感觉好多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龙吸气时,胸腔缩小,气体吸入肺中
B.龙龙呼气时,胸腔不变,气体从肺里排出体外
C.龙龙吸气时,腹部收缩,胸腔扩大,气体吸入肺中
12.(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第一次小车行驶了 130 厘米,第二次华华想让小车行驶 200厘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
B.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小车的质量
13.(2025四上·深圳期末) 想要设计一辆能连续运动10分钟以上的小车,比较合适的动力装置是( )。
A.橡皮筋 B.电动机 C.气球
14.(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改装了一辆磁力小车,用一块条形磁铁靠近小车时,小车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磁力小车上条形磁铁的磁极方向为( )。
A.甲处为N极,乙处为S极
B.甲处为S极,乙处为S极
C.甲处为S极,乙处为N极
15.(2025四上·深圳期末) 将三块磁铁分别靠近甲、乙、丙三种物质,拿起磁铁后现象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是木屑 B.乙可能是铁屑 C.丙一定是木屑
16.(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用弹簧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的重力,如图所示。此弹簧测力计最多可以测( )个钩码的重力。
A.1 B.2 C.3
17.(2025四上·深圳期末) 举重运动员上场前会在手上涂抹白色粉末,其目的是 (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为了美观
18.(2025四上·深圳期末) 下列人或物体的运动利用了弹力的是 ( )。
A.蹦床
B.火箭发射
C.拔河
19.(2025四上·深圳期末) 2024年11 月4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返回舱即将落地的时候,返回舱的反推发动机启动,利用( )进行减速,实现软着陆,增加着陆安全性。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20.(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给气球充气时,发现气球会慢慢鼓起来,变成不同的形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B.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C.充气后的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21.(2025四上·深圳期末) 人唱歌时,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
22.(2025四上·深圳期末)拉伸弹簧会产生弹力,压缩弹簧则不会产生弹力。
23.(2025四上·深圳期末)鸟在天上飞,依然受到重力的作用。
24.(2025四上·深圳期末)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
25.(2025四上·深圳期末)学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对听力会有损伤。
26.(2025四上·深圳期末) 华华准备用杯子自制一个小乐器,她在家中找到了形状、厚薄相同但材料、大小不同的杯子进行制作。
杯子编号 甲 乙 丙 丁
杯子材质 不锈钢 玻璃 玻璃 PE淋膜纸
杯口直径 10厘米 12厘米 10厘米 10厘米
(1)华华用木筷敲击玻璃杯时能听到声音,此时声音通过( )传播到华华耳朵里。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2)华华想要探究杯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她可以选择( )杯子进行实验。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3) 华华用木筷敲击乙杯子的杯口,开始时是轻轻敲,随着敲击力度的增加,听到的声音越来越 。 (选填“高”、 “低”、 “强”或“弱”)
(4)华华准备用4个乙杯子、水和木筷自制一个敲击类乐器,请你在下图画出各杯子的水位高度,让小乐器从左到右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5)杯中加入水后,华华调试时发现1号杯子发出的声音偏高,调整的方法为: 。
(6)华华利用4个纸杯和2根棉线制作了一个“新型”土电话,如图所示。此时,华华对着杯子说话,甲、乙、丙三名同学在另外三个地方听。下列关于新型土电话的说法中,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并做出解释。
①同学丙处可以听见声音,同学甲和同学乙处均听不见声音;
②同学甲、乙、丙处均可以听见声音;
③同学甲、乙、丙处均听不见声音。
我选择 (选填①、②或③),理由是: 。
27.(2025四上·深圳期末)龙龙找来了两个相同的透明塑料袋,分别标为A和B。龙龙用A袋装了一袋空气,将自己呼出的气体吹入B袋,扎紧袋口。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他分析比较了两个袋中的气体成分。
气体 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
空气(A袋)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B袋) 78% 16% 4% 2%
(1)A、B袋中气体都含有 、 、 及其它气体。
(2)A袋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B袋中的 。 (选填“多”或“少”)
(3) A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B袋中的 。 (选填“多”或“少”)
28.(2025四上·深圳期末)龙龙和小红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参加了百米赛跑。比赛结束后,龙龙的呼吸很快恢复到正常。而不爱运动的小红却恢复得很慢,大家猜测这与肺活量有关。因此龙龙和小红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肺活量是2500毫升,小红测得肺活量为4000毫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1)体育老师判断小红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
A.女生的肺活量绝对不可能大于男生
B.小红和龙龙都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应该相同
C.国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小红平时不爱运动,肺活量达不到4000毫升
(2)小红肺活量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红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测了一次肺活量,数据是1250毫升,她将自己的肺活量与全班同学的肺活量进行了对比,班级肺活量数据如下图所示:
观察全班同学的肺活量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
(4) 小红对自己的肺活量不是很满意,想要提高肺活量,你会建议小红怎么做
建议: 。
29.(2025四上·深圳期末)龙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运动方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分别用A、B、C三种方式拉动纸盒; 在回形针上逐个增加垫圈,直至纸盒开始运动; 多次测量,记录用A、B、C三种方式使纸盒开始运动时的最少垫圈数,以下是他的实验记录。
要改变的因素 实验结果 处理实验数据
小车的运动方式 摩擦力(垫圈数)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直接拉动 10个 11个 10个 10个
B. 垫滚木拉动 2个 3个 4个
C. 装轮子拉动 2个 2个 2个 2个
(1)探究运动方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
A.小车的运动方式 B.垫圈的个数 C.小车运动的时间
(2)表中“选取的数值”项下有一处数据缺失,你认为这个数据应该是 ( )。
A.2个 B.3个 C.4个
(3)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直接拉动纸盒与装轮子拉动纸盒时的摩擦力一样大
B.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C.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无关
(4)华华还想继续探究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她用细线、小车、回形针、垫圈等材料在光滑的桌面上进行实验,表中是她记录的数据。
垫圈数量 从起点到终点用的时间 选取的数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个 5.12秒 5.88秒 5.10秒 5.12秒
10个 3.07秒 3.48秒 3.79秒 3.48秒
15个 2.38秒 2.40秒 2.45秒 2.40秒
实验中,小车的动力来自 ( )。
A.小车的重力 B.车轮的摩擦力 C.垫圈的重力
(5)根据实验记录推测,要让小车在2秒内从起点运动到终点,垫圈的数量范围是( )。
A.6~9个 B.11~14个 C.16个以上
(6)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0.(2025四上·深圳期末) 龙龙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加入100毫升30℃的水和100 毫升50℃的水,并将甲、乙两颗大小相同的糖块分别放入这两杯水中,糖块在水中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糖块 水的体积(毫升) 水温 (℃) 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
甲 100 30 3分20秒
乙 100 50 2分30秒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龙龙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
A.水的体积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B.糖块大小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C.水的温度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2) 龙龙把另一颗与甲、乙相同的丙糖块放入100毫升40℃的水中,请你推测它完全溶解可能需要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我认为丙糖块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可能是 ,理由是: 。
(3)请你写出一种可以加快糖块溶解的办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分为自然界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龙龙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人们的交谈声、商店里播放的音乐声、修路机器发出的嘈杂声,这些声音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的,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龙龙用一根橡皮筋和一个三角板,他可以利用这两种材料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关系”,也可以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关系”。故C选项正确。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击打钢管时,钢管振动发出声音。而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声音最高的钢管应该是最短的。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为了让小球摆动的幅度更大,龙龙可以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 。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越弱。因此,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会使音叉的振动幅度增大,从而使得小球摆动的幅度更大 。
6.【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吃饭时不能随便咀嚼几口就吞咽。充分咀嚼食物是非常重要的消化过程。 口腔中的牙齿可以将食物切碎、磨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淀粉酶,能够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如果咀嚼不充分,大块的食物进入食管和胃,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磨这些大块食物,而且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同时,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和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其表面积较小,肠道中的消化酶不能很好地与食物充分接触,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7.【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切好的土豆放在冷水里是比较好的方法。水可以隔绝土豆与空气的接触,因为水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这样就能减少土豆中的酚类物质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机会,从而减缓氧化反应的速度,尽可能地避免土豆变色。
8.【答案】A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是一种多糖,它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当碘酒滴在含有淀粉的物质上时,碘分子会进入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内部,形成一种蓝色的复合物,这种反应是淀粉的特征性反应。
9.【答案】C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形式,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车轴不正或牵引力不在小车中间位置都有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不能保持直线方向,而是自行偏向一侧。
10.【答案】C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运动距离,相同距离比较运动时间,距离相同,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所以科科的小车运动速度最快。
11.【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龙龙吸气时,腹部收缩,这是因为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导致腹部脏器被挤压,看起来腹部收缩。同时胸腔扩大,符合吸气时的生理变化,气体吸入肺中。所以选项C正确。
12.【答案】A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驱动小车是利用了橡皮筋的弹力。当橡皮筋被拉伸后,它具有弹性势能,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力会对小车做功,使小车运动。 弹力越大,对小车做的功就越多,小车获得的动能就越大,行驶的距离也就越远。更换弹力更大的橡皮筋,能使小车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有可能行驶更远的距离。
13.【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小车的。只要有持续稳定的电源供应,电动机就可以持续运转。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能。如果选择合适容量的电池,就可以保证电动机长时间运转,从而使小车能够连续运动 10 分钟以上。而且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等性能可以通过电路进行控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小车长时间稳定运动的要求。
14.【答案】B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条形磁铁靠近小车时,小车向右运动。这说明条形磁铁与小车上的磁铁之间是排斥力的作用。 因为条形磁铁的磁极与小车上条形磁铁靠近的一端是同极,才会产生排斥力使小车向右运动。 假设条形磁铁的左端是N极,根据排斥力可知,小车上靠近左端(甲处)的磁极也为 N极,这与选项不符; 假设条形磁铁的左端是S极,那么小车上靠近左端(甲处)的磁极也为S极,符合题意。
15.【答案】B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铁、钴、镍等物质是磁性材料,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等非磁性材料不会被磁铁吸引。乙可能是铁屑,选项B正确。
16.【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一个钩码重力是2N,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5N,最多能够测量2个钩码的重力。
17.【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涂抹白色粉末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美观。虽然白色粉末可能会让运动员的手看起来比较整洁,但这与运动员的实际运动需求相比,只是次要的效果。其核心作用是从物理角度出发,通过增大摩擦力来保障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发挥。
18.【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弹力
【解析】【分析】蹦床是利用弹力的典型例子。当人落在蹦床上时,蹦床的床面会发生弹性形变。火箭发射是依靠反冲力,拔河依靠拉力。
19.【答案】B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返回舱距离地面约一米时,反推发动机点火产生强大的推力,这个推力与返回舱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来抵消返回舱的下坠势头,将返回舱的速度进一步降低,使其在接触地面时的速度极低,确保航天员不会因着陆速度而遭受过大冲击,实现软着陆。
20.【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当给气球充气时,空气不断地进入气球内部。由于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气球内部的空间被空气逐渐填满,气球就会慢慢鼓起来。 这就像往一个容器里倒水一样,水会占据容器的空间,使容器被填满。空气也是如此,它能够占据气球内部的空间,从而改变气球的形状。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唱歌时,是通过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 声带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我们听到的歌声。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所以拉伸或者压缩弹簧都会产生弹力。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里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牙齿的作用是切断磨碎食物;舌头用来搅拌、运输食物;唾液用来润滑食物,消化部分淀粉。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 耳机音量过高且长期佩戴确实会逐渐损伤听力,因此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也不要超过2~3小时,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听力。
26.【答案】(1)C
(2)B
(3)弱
(4)略
(5)可以向1号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
(6)②;声音可以通过棉线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当华华用木筷敲击玻璃杯时,玻璃杯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首先通过玻璃杯(固体)传播,使玻璃杯周围的空气也振动起来。 这些振动的空气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最后进入华华的耳朵。在这个过程中,从声源(玻璃杯)到华华耳朵之间的主要传播介质是空气,也就是气体。
(2)华华想要探究杯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只改变材料一个条件,她可以选择甲和丙杯子进行实验。
(3)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当华华用木筷轻轻敲击乙杯子的杯口时,杯子振动幅度较小,发出的声音响度较小,也就是比较弱。随着敲击力度的增加,杯子振动的幅度增大。
(4)用木筷敲击装水的杯子,发声是因为杯子和水的整体振动。水越多,整体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水越少,整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从左到右水位逐渐升高,就能使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5)可以向 1 号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这样杯子和水的整体质量增加,振动会变慢,频率降低,从而使声音的音调降低。
(6)我选择②,理由是:声音可以通过棉线传播。当华华对着杯子说话时,杯子的振动引起棉线的振动,棉线将这种振动传导到另外三个杯子,使得杯子也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被甲、乙、丙三名同学听见。土电话的原理就是固体(棉线)能够传声,只要棉线连接着各个杯子,声音就可以沿着棉线传播到各个杯子处。
27.【答案】(1)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2)多
(3)少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A、B 袋中气体都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 理由:从表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A 袋(空气)的成分有氮气 78%、氧气 21%、二氧化碳 0.03% 和其它气体 0.97%;B 袋(呼出体外的气体)的成分有氮气 78%、氧气 16%、二氧化碳 4% 和其它气体 2%。所以两袋气体中都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这几种成分。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袋(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21%,B袋(呼出体外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为 16%,21%>16%,所以A袋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B袋中的多。
(3) A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B袋中的少。
28.【答案】(1)C
(2)连续吹了好几口气。
(3)小红肺活量低于大多数同学
(4)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根据国家标准,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 900 - 2000 毫升。而小红平时不爱运动,从常理推断,她的肺活量不太可能达到 4000 毫升,这与正常范围偏差较大,所以体育老师可以据此判断小红的数据不准确,选项C正确。
(2)肺活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受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及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说,身体越强壮,肺活量就越大。不同的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人的肺活量。小红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连续吹了好几口气。
(3)班级同学肺活量存在差异,大部分同学肺活量集中在1500-2500之间,小红 1250 毫升的肺活量相对低于班级多数同学水平 。
(4)提高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比较适合我们的是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29.【答案】(1)A
(2)B
(3)B
(4)C
(5)C
(6)垫圈数量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知识点】重力;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拉力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因为做的是用小车做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比较实验,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小车的运动方式。
(2)选取数据时,要选取平均数,表中“选取的数值”项下有一处数据缺失,这个数据应该是3个。
(3)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4)实验中,小车的动力来自垫圈的重力转化为拉动小车运动的拉力。
(5)根据实验记录推测,要让小车在2秒内从起点运动到终点,垫圈的数量范围是16个以上。
(6)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垫圈数量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30.【答案】(1)C
(2)大于2分30秒,小于3分20秒;水的温度大于30℃,小于50℃
(3)搅拌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可知,两杯水中水的体积都是 100 毫升,糖块大小相同(甲、乙两颗大小相同的糖块)。 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水温,一杯是 30℃,另一杯是 5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龙龙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水的温度对糖块溶解快慢的影响。
(2)从前面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温为 30℃时,糖块完全溶解需要 3 分 20 秒;水温为 50℃时,糖块完全溶解需要 2 分 30 秒。 可以看出,随着水温的升高,糖块溶解所需的时间在缩短,即水温越高,糖块溶解得越快。我认为丙糖块完全溶解需要的时间可能是大于2分30秒,小于3分20秒,理由是:水的温度大于30℃,小于50℃。
(3)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加热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