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4.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符号“=”“>”“<”的含义,学会比较。
重点难点:
理解符号“=”“>”“<”的含义。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2. 数数每种动物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可让数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
二、引导探究,组织讨论
1. 帮小动物设计比赛方案。
提出要求: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小朋友能不能先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哪两种小动物分在一组比赛)?汇报。
方案一:小白兔(4)——小猴(4)
方案二:小白兔(4)——小松鼠(5)
方案三:小白兔(4)——小熊(3)
方案四:小猴(4)——小熊(3)
方案五:小猴(4)——小松鼠(5)
方案六:小松鼠(5)——小熊(3)
2. 认识“=”。
1) 让学生看设计的这几种比赛方案,想哪一种最公平,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小白兔(4)——小猴(4)这种方案最公平,它们都是4只,一样多。
引导学生用○代替小白兔,用△代替小猴,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 指出: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一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板书)
3) 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4) 介绍“=”。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指导学生写“=”。
3. 认识“>”“<”。
(1) 出示后几种比赛方案,让学生说看到这几种方案,有什么想法。
(2) 学生观察,回答:这几种方案不公平,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多,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少。
(3) 出示小松鼠(5)——小熊(3)比赛图,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案是不是公平。
(4) 指出: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
(5) 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四、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