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课时2 铵和铵盐 课件 (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5.2 课时2 铵和铵盐 课件 (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18 14: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铵和铵盐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氨的主要性质和制备。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铵盐的主要性质,认识铵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哈伯,一位具有争议的化学家,他发现从空气中制造氨的方法,提高土地肥力,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1918年,哈伯因为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合成氨成为炸药原材料,哈伯参与毒气制作,导致战争伤亡,是科学的天才和战争魔鬼,他的成就和罪行都令人难以忘怀。
一、氨气
(1)氨气的组成和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
氨分子的空间结构:
NH3
分子式:
三角锥形
一、氨气
(2)氨气的物理性质
作为制冷剂使用时,主要应用于大型工业制冷和商业冷冻冷藏领域。
(3)氨气的水溶性实验
①引发喷泉的操作是什么?
③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②圆底烧瓶中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实验现象:
a.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
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b.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a.氨气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显碱性。
实验结论:
形成喷泉的原理:圆底烧瓶中的气体易溶于水或与水溶液里的物质易反应形成压强差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即烧瓶内外要形成压强差
【思考】通过氨气的喷泉实验得到启发,哪些气体和溶液间也能形成喷泉?
(2)常见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与试剂
(1)形成原理:
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气体 液体 原理
NH3 水或酸 NH3、HCl均属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常温下,NH3的溶解度为1∶700,HCl的溶解度为1∶500
HCl 水或碱 CO2 NaOH 溶液 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Cl2====NaClO+NaCl+H2O
2NaOH+2NO2====NaNO3+NaNO2+H2O
SO2 Cl2 NO2 (4)氨的化学性质
①氨与水的反应
NH3·H2O == NH3↑+ H2O
NH3+H2O
NH3·H2O
NH4++OH-
氨水: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
氨气:高中阶段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
氨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叫氨水
【思考】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
液氨 一水合氨(NH3·H2O) 氨水
物质 类别
粒子 种类
主要 性质
纯净物
氢化物
非电解质
纯净物
一元弱碱
电解质
混合物
氨的水溶液
NH3
“三分子”:NH3·H2O、NH3、H2O;“三离子”、OH-、H+、OH-
NH3·H2O
挥发时吸热,常做制冷剂
受热易分解:
NH3·H2O==NH3↑+H2O

呈弱碱性,易挥发,应密封保存
液氨与氨水的对比
②氨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白烟)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应用:可检验NH3
2NH3 + H2SO4 = (NH4)2SO4
此反应不产生大量白烟
NH3 + HNO3 = NH4NO3 (白烟)
(4)氨的化学性质
③氨的催化氧化反应
(4)氨的化学性质
工业制硝酸
NH3表现还原性
4NH3+5O2 ==== 4NO+6H2O
催化剂

化合价升高,失5e-×4,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得2e-×10,还原反应
现象:把烧红了的铂丝插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不接触溶液),观察到悬在液面上的铂丝更加红亮,同时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并有白色烟雾产生。
3CuO+2NH 3   3Cu+N2+3H2O
2NH3+3Cl2 === N2+6HCl(少量NH3)
8NH3+3Cl2 === N2+6NH4Cl (过量NH3)
铂丝
浓氨水
玻璃棒
空气
(5)氨的用途
NH3
工业制硝酸
铵盐
纯碱
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用稀氨水治疗
蚊虫叮咬
消除二氧化氮
的污染
吸收硫酸生产中的二氧化硫
致冷剂
课堂小结
氨气
组成结构
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
化性
与水
与酸
NH3 + HCl = NH4Cl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O + CO2 = (NH4)2CO3
白烟
还原性
催化剂

4NH3 + 5O2 ==== 4NO + 6H2O
NH3+H2O
NH3·H2O
NH4++OH-
二、铵盐(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有一位农民看到自己买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受了潮,就在太阳底下晒,等他下午去取时,发现少了许多,是谁偷了他的氮肥?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如(NH4)2SO4、NH4HCO3、NH4NO3、 NH4Cl等。
NH4HCO3 NH3↑ + CO2 ↑ + H2O

二、铵盐(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性质:
都是白色晶体,
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2CO3 = 2NH3↑+CO2↑+H2O

NH4HCO3 = NH3↑+H2O +CO2↑

NH4Cl = NH3↑+HCl↑

注意: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冷却又生成NH4Cl。
②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2)化学性质
(2)化学性质
②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NH4NO3 + NaOH = NaNO3+ NH3↑+H2O

2NH4Cl+Ca(OH)2 = CaCl2+ 2NH3↑+2H2O

反应实质
NH4+ 与OH-不大量共存
应用:用于NH4+的检验
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三、铵根离子的检验
实验 操作

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少量NH4Cl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
现象
原理
应用
三支试管中均有无色气体放出,均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OH- === NH3 ↑ + H2O

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
未知溶液
气体
试纸变蓝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浓氢氧化
钠并加热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说明有碱性气体氨气产生
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 。
特别提醒
【思考】为什么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含K2CO3) 混合施用?
草木灰中含有K2CO3, K2CO3溶液显碱性。碳酸氢铵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如果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造成肥效降低。
课堂小结


概念: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性质
热不稳定性
与碱
物性:大多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NH4Cl === HCl↑+ NH3↑

NH4HCO3 === H2O↑+ CO2↑+ NH3↑

NH4Cl + NaOH NaCl + NH3↑ + H2O

===

NH4++ OH- === NH3↑+H2O
反应实质:
NH4+检验:加浓碱液、加热,放出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D
2.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D
3.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用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⑤
D
4.如图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B.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易溶于水
D.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A
5.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NH3
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
几滴浓氨水,立即将另一表面皿扣
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可能是AlCl3溶液
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