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 腊八粥
(部编)六年级
下
一
本课目标
目录
新知导入
二
精读课文
三
课外拓展
四
课堂评价
五
课堂总结
六
板书设计
七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学习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明确详略安排的表达效果。
品味“京味儿”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是如何借助“京味儿”语言突显民俗特色的。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说一说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唾沫 嘟囔 筷子 搅和
猜想 肿胀 染缸 甜腻腻
是啊,孥孥说得对。
同桌互相读一读
咽
匙
腻
搅
稠
熬
褐
缸
脏
肿
筷
枣
人人爱粥(第1自然段)
等粥喝粥(第2—19自然段)
腊八粥
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些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详
略
等粥
喝粥
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
默读“等粥”部分的内容(第2—1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些场景?
盼粥(第2—8自然段)
分粥(第9—12自然段)
等粥
猜粥(第13自然段)
看粥(第14—17自然段)
默读第1自然段,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作简单批注后和同学交流。
人人爱粥
排比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
叠词:
有韵味,富有童趣。
食材丰富
浓稠
使腊八粥有生命力
1
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1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吧。
小练笔
抓住美食的特点,表达出对这一美食的喜爱之情。
外观
材料
做法
味道
盼粥
细读八儿“盼粥”的段落,想想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画出相关语句,圈出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急切
心理描写
兴奋
动作描写
2
语言描写
娇憨 急切
神态描写
迫不及待
语言、神态描写
4
耍赖、焦急
5
6
7
8
“叹气”本是人的活动,这样写赋予腊八粥生命力,同时也衬托八儿的心情。
说一说
课文题目是“腊八粥”,可是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八儿的言行、神态?
作者借助人物的反应,描绘了一幅妙趣横生的腊八节生活画卷。
合作学习
默读描写八儿“分粥”“猜粥”“看粥”的相关段落,圈出精彩的词句,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将人与粥结合在一起,来详写主要部分的?读后在小组内交流。
分粥
分角色朗读八儿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八儿的心情。
9
10
11
自己想多吃,又不忘表示自己“善解人意”。
狡黠、天真
猜粥
思考:八儿猜想腊八粥里有哪些食材?这些食材变成什么样子了?
13
看粥
八儿看到的粥是什么样子的?八儿看到的粥和他想象的粥有什么不一样?
兴奋
拟人
符合猜想
出乎意料
15
14
八儿喝了很多粥
18
八儿的满足
家庭生活的温馨
chén
喝粥
读一读,结合结合文中词句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喝粥的过程,而是侧重描写喝粥的结果,描绘了喝粥后的家庭场景?
作者通过详细描写喝粥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尾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联系整篇课文的详略安排,思考:为什么要详写“等粥”而略写“喝粥”?
“等粥”的过程中,人与腊八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腊八粥,诱人;人,馋腊八粥。等粥的过程越长,人对腊八粥的期盼就越强烈,腊八粥就越让人觉得美味、诱人。
1
在腊八节,只有八儿一个人期盼腊八粥吗?
喝腊八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腊八节的风俗。作者通过描写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写出了所有中国人对腊八粥的期待、喜爱。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腊八粥(节选)
冰心
冰心笔下的《腊八粥》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情味呢?
请大家读一读梁实秋笔下的腊八粥,并比较一下老舍、沈从文、冰心、梁实秋笔下的腊八粥有何不同。
腊八粥
爱粥——垂涎三尺
等粥
吃粥——心满意足
盼:迫不及待
想:计划分粥
猜:妙不可言
看:出乎意料
民俗美
童趣美
亲情美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