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逆袭寒假】(四年级语文)
第1天——复习篇(第一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1、秋天, zhuāng jia chéng shú 了,金色的dào
tián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yóu rú 一张金色的地毯。
2、kēng kēng wā wā 的小路经过xiū bǔ
,变得平整而 kuān kuò ,路的两边还铺了彩色的é luǎn
shí 。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霎时(sà) 怀抱(huái) 昂首东望(áng)
B.浩荡(hào) 霸占(zhàn) 稻穗(suì) 半明半昧(wèi)
C.睡眠(mián) 归巢(cáo) 卵石(lǎn) 摇摇欲坠(zuì)
D.风俗(sú) 罗列(luó) 芦苇(wěi) 人声鼎沸(dǐng)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俗】①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气、习惯、礼仅等;②大众的,普遍流行的;③平庸
的,低级趣味的。
(1)他素质不高,言谈粗俗。( )
(2)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
(3)有一种昆虫学名叫“桑褐刺蛾”,俗称“洋辣子”。( )
3、“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这句话属于( )。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C.静态和动态描写
4、下面的诗句中与《观潮》内容相关的一项是( )。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春江潮水连海平
C.海上明月共潮生 D.唯见长江天际流
5、“还驮着斜阳回去”,对这句话的理解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斜阳照在鸟儿身上,看上去像是鸟儿驮着一片霞光。
B.这句话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斜阳照在归巢鸟儿的身上这幅图景的鲜活而又美
丽。
C.一个“驮”字,将静止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D.明明是斜阳照在鸟儿身上,却偏要说是鸟儿驮着斜阳,感觉用词不当。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B.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C.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D.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三、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若( )若( ) 人( )人( ) 人声( )( )
( )( )相接 ( )崩( )裂 风( )浪( )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
3、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村间的大
道和小路。……( )
4、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稻稿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仿写句子)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井进。(用加点词语造句)
3、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双重否定句)
4、霎时 顿时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任选两个词语描绘一个场景)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观潮》一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是按 、 、
的顺序写的。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
,据说观潮的最佳地点是 。
3、《走月亮》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梦的 图,让人感受到
了浓浓的 。
4、细细的溪水,流着 ,流着 , 的鹅卵石。哟,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 啊,每个都 。
5、《鹿柴》一诗是 代诗人 的作品。这是一首 诗。诗中以有声
反衬无声的句子是“ , ”,以光亮反衬幽暗的句
子是“ , ”。
七、口语交际。
我们人类的许多行为正在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如 、
等。语文课上,我和同学们交流了保护环境的做法,这里为大家推荐我们的小建议:
八、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
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2、按照时间顺序把第1自然段分为两层,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什么。
3、“一条白线”指的是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
。
4、第2自然段从 和 两方面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5、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句中“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说明了 。
6、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中写道:“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文中哪句话描写的是这句诗的情景?请抄写在下面。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香山的红叶(节选)
树叶,在我们的联想中,一般总是跟“青枝绿叶”这个词儿分不开,而这个词儿又总是跟春天和夏天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在春、夏两季,“青枝绿叶”的景象才会出现。而秋天到了,天气一变,这些叶子失去了它们的绿色,整个气氛也就会变得凄凉、萧瑟起来了,人们也就会感到一年的全盛时期过去了,一年快完了!
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树。秋天一到,天气变凉了,再打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由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由于“红花”开得密,那些苍褐色的枝条也看不出来了。这景象给人的感觉不是“一年快完了”,而是一年的“全盛时期”刚刚开始。这也就是香山与别的山所不同的地方。
人们一般把这里的黄栌叶叫作红叶,但它在人们的感官中所造成的印象却是“红花”。住在北京的人,一到了秋天,只要能腾出时间,如星期天,总喜欢到香山去远足。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第二个星期天来时,这里却忽然变得喜笑颜开,处处是“红花”一片了。别的地方已经有点凄凉萧瑟,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假如你登上这里最高的山峰“鬼见愁”向前望去,下边西南山坡上所铺开的一片红叶所展现的,不就是浓浓的“艳阳天”的景色吗?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背后山上的青松,在它衬托之下,显得特别青葱郁茂。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从朝霞初起到夕阳西下这整段时间,它们交相辉映,会向空中反射出种种奇丽多姿的色彩。“红花需要绿叶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这样说,而这里的情况却正好相反,那些深绿色的松叶倒要红花来扶,才能突出它的郁茂和清新的美。红叶和青松,在这种特殊场合相互衬托出来的一种浓淡相宜的美,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秋天里的春天”。在这种季节,这景象大概是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很难看得到的。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交相辉映:
(2)浓淡相宜:
2、把文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文中“红花”“鬼见愁”“红花需要绿叶扶”所加引号的作用分别表示( )( )、
( )。
引用的部分 B.特殊的含义 C.特定的称谓
入秋,香山的黄栌叶颜色由 变为 ,而香山色彩则由
变为 。
5、根据短文内容,说说香山的红叶有哪些特点。
6、“秋天里的春天”指什么景象?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是“秋天里的春天”?
九、习作天地。
你喜欢大自然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云雨霞光……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自然风景?请你从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中选择一种,写一写你观察到的美丽景象。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庄稼 成熟 稻田 犹如 坑坑洼洼 修补 宽阔 鹅卵石
2、清澈见底 色彩斑斓 高低错落
3、,、、、,,,“”“ ”。
4、大大小小的湖泊……沟谷中。颗颗宝石 湖泊 湖泊清澈的形态
5、由于河谷高低不平…·由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
二、1、D 2、③①② 3、A 4、A 5、D 6、C
三、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水天相接 山崩地裂 风平浪静
1、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
2、风平浪静:海面风平浪静。
四、反问 比喻 排比 拟人
五、1、示例: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2、示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希望犹如泡沫一样破灭了。
3、钱塘江大潮不能不被称为天下奇观。
4、示例:傍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顿时电闪雷鸣,一会儿工夫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六、1、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2、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 海宁市的盐官镇
3、夜色 亲情
4、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月光 灰白色 布满河床 小水塘 小水塘抱着一个月亮
5、唐 王维 山水田园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七、乱倒 乱放 乱砍滥伐
1、尽量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2、节约水电,不开无人灯
3、看到破坏环境者,有礼貌地上前劝阻或提建议
八、(一)1、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开了锅一样。
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2、第1-3句为一层,第4句为一层;过了一会儿
3、浪潮;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
4、形状 声音
5、比喻 白浪 水墙 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6、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二)1、(1)(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
(2)无论色彩浓重或淡薄都很好看。
2、下边西南山坡上所铺开的一片红叶所展现的,就是浓浓的“艳阳天”的景色。
3、B C A
4、黄红 林绿荫深 “红花”一片
5、香山的红叶面积大,色调浓,密,热闹。
6、“秋天里的春天”指红叶和青松互相映衬的景色。因为秋天里的青松更加苍翠,
而香山的红叶像红花一样,给秋天增添了一抹亮色,所以有一番“秋天里的春天”的意味。
九、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