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彩色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 仿照课文相关段落,展开想象,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段落写自己想画的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口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梦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的体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梦的文章——《彩色的梦》。
2. 介绍作者高洪波,简要介绍其儿童文学创作成就。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学生自主练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本课的生字。
2. 借助拼音自学不认识的字,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 教师出示会认字,学生认读,教师指导发音,特别是后鼻音的字。
4. 出示会写字,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联系以前学过的字识记。
5. 教授识字方法,如生活中识字、熟字换偏旁识记、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看图识字等。
6. 出示本课的词语,学生指名领读,正音,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彩色梦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小节,理解“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什么,感受彩色铅笔的多样性和活力。
2. 朗读第二小节,想象彩色铅笔脚尖滑过的地方,理解“大块、大朵、大片”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画面的明丽色彩与变化之快。
3. 朗读第三小节,理解“拉、请、留下”等词语中蕴含的团结友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感受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4. 朗读第四小节,理解“精灵、水果香、季节风、紫葡萄的叮咛”等词语,感受梦境的美好和无限遐想。
三、小练笔
1.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句子,学生练习并分享。
2. 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仿照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写一写。学生练习后分享,教师点评。
四、课文主旨与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课文主旨: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五彩缤纷的色彩描绘了“我”用彩色铅笔画出的美好、和谐的梦,表达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2. 课堂小结:这首儿童诗篇幅短小精悍,结构简单,意境优美,内容贴近生活又不乏大胆、奇特的想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生字词,还理解了课文内容,展开了想象,写出了自己想画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想象力。
五、推荐阅读
教师推荐阅读《假如》这首儿童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想象和美好情感。
板书设计:
彩色的梦
生字词:盒、聊、坪、郁、囱、般、精、叮、咛
课文内容:彩色铅笔——画出美好梦境——赞美大自然
小练笔:有的……有的……有的……;我想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学生在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展开想象和写作练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