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九年级(上)寒假科学能力提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九年级(上)寒假科学能力提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9 20: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九年级(上)寒假科学能力提优卷
1.长期低头会对颈部肌肉造成损伤,图中A点为头部重力作用点,B点为颈部肌肉受力点,下列能正确表示人低头时杠杆示意图是( )
A. B. C. D.
2.跳台滑雪是运动员以自身的体重通过助滑坡获得的速度比跳跃距离和动作姿势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若某运动员在该项目过程中的运动轨迹(a→b→c→d→e)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有关能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正确的是( )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 N,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 m/s。若不计滑轮摩擦,则在此过程中 (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 N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 N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 W
D.1 s内滑轮对物体M做的功为10 J
4.小明同学在学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2只烧瓶内装有某种液体,瓶塞上各插1根玻璃管,瓶内各装1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烧瓶内装有某种液体,该液体可以选择食盐溶液
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玻璃管内径可以再小一些
③通过此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④在研究电阻大小因素时,实验装置的电路设计成串联电路
只是为了控制电流大小相等
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④
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R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8V
B.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Ω
C. R0的最小电功率为0.2W
D. 当滑片P置于中点时,R的电功率
为0.9W
5.小明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V,而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已知仅图甲中导线①、②或③中的一根发生故障,请指出发生故障的导线,并写出故障名称:   。
(2)小明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U﹣I图像中描点,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3)实验结束后,小明继续对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进行探究,画出了对应的U﹣I图像(如图丙),请你在图中“①”、“②”或“③”三条虚线中选择正确的一条,并说明你选择的依据   。
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电阻约为左右,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各一只,单刀单掷、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图甲是小明刚连好的实物图,实验前小华帮他检查了一遍,发现有两处不合实验规范.请你指出来:①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量出了5组数据,并描点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W.
(3)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_____________.
A. B. C.
(4)在实验过程中,电压表发生故障,若已知另一盏灯的额定电流为,小明和小华增加一只电阻箱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出了丙、丁两种电路图,则能测出该盏灯额定电功率的是_________.
7.为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科利用电压恒为3伏的电源、滑动变阻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小科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是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由此判断此时电路的故障是_ ;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获得相关数据如下表: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______瓦。
(3)完成实验2后,要想获得实验3的数据,则实验中滑片Р的移动情况是_ ;
(4)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小灯泡的功率随电流变化如图丙所示,请判断随着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情况是_ 。
8.小德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如图甲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2条相同的带凹槽轨道(底部有刻度),平行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放有两个相同的圆柱体
②取两个完全相同且可以在轨道上自由滚动的小钢球,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③一只手握住木尺二端(O点)固定不动,另一只手向右推动木尺另一端,使木尺绕O点旋转至与轨道垂直(虚线位置)。
④读出圆柱体被小钢球推动的距离,比较小钢球动能的大小。
(1)小德的实验基于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教材中探究物体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装置,二者相比图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若实验过程中两个圆柱体在轨道上滑动的距离相同,则钢球1的质量_____________钢球2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滨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已知碘液的颜色为棕黄色。
(1)小滨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过程)。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 A B C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盐酸溶液 1mL蒸馏水 1mL氢氧化钠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水浴10分钟 37℃ 37℃ 37℃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11.专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时,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发烧时,身体中的酶的活性会降低,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为验证该说法,小舟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内含胃蛋白酶)备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质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变澄清)。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①利用37℃水浴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②分别改变水浴温度为38℃、39℃、40℃、41℃、42℃,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现象。
(1)结合实验方案分析,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本次实验中滴加1滴稀盐酸目的是    。
(3)实验中先将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热2分钟,然后将其混合后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
(4)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温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变澄清了。为使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在不改变温度设置的前提下,可调整的措施有    。
1-5 BDCAD
5.(1)①;断路;(2)0.75;(3)D;(4)①;电源电压为3V,灯的U-I图像与变阻器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图像交点,表示灯的电压与变阻器的电压相等,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此时灯与变阻器的电压都为1.5V。
6(1)闭合开关前滑片P没有处于阻值最大处;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大;(2)0.625;(3)C;(4)丙。
7.(1)小灯泡断路;(2)0.5;(3)适当向右移动至电压表示数为3V;(4)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零。
8.(1)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2)小球不会脱轨,能准确撞击圆柱体;(3)小于。
9.(1)将5组的试管分别置于 15℃、25℃、35℃、45℃、55℃的水浴中一段时间。
(2)淀粉酶的催化时间较短,部分未催化分解的淀粉遇碘变蓝色。
(3)在 15℃~55℃之间,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35℃左右时酶的活性最强
10.(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
(2)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
(3)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
11.(1)发高烧会降低人身体中的酶的活性吗;
(2)模拟人体胃中酸性环境;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在没有达到设置的温度已经发生了反应,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4)增加乳白色蛋白液/缩短水浴加热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