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4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4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1 22: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名师导学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古代欧洲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古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核心概念:古希腊文化、《十二铜表法》,中古时期,拜占庭和俄罗斯文化。
2.关键问题:古典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拜占庭和俄罗斯文化的成就和特点,及其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和作用。
【重要概念】
1.中古时期:主要指欧洲的中世纪,开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终结于东罗马帝国灭亡,即476—1453年。中古时期西欧建立了以
、 与 为基本特征的封建社会。同时,
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这个时期的欧洲,由于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缓慢,也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封君封臣制
庄园
农奴制
基督教会
王权与教权并立
2.《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皇帝 在位时主持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主要收集了罗马帝国的法律以及权威法学家的法律解释,是
,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 民法典的基础。
3.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东罗马帝国经过不断扩张,至6世纪,成为一个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拜占庭帝国继承了 、 文化,融汇了
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查士丁尼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大陆法系
欧、亚、非
古代希腊
罗马
基督教文化
必备知识
类别 代表人物或成就 内容或地位、影响
哲学   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柏拉图 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发展几何学,为欧几里得的《 》奠定基础
亚里士多德 “ ”,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欧洲文化的源头)
1.古希腊文化
(1)“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2)主要成就
苏格拉底
几何原本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文学 《 》 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悲剧和   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
成就
、 建筑 艺术 米隆《 》 人物雕塑的典范
雅典卫城的   建筑艺术的代表
史学 希罗多德《 》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荷马史诗
喜剧
雕塑
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
历史
修昔底德
[拓展延伸] 古希腊哲学的特点
(1)探讨的问题涉及宇宙、自然和社会问题。
(2)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和解释世界。
(3)彰显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2.罗马文化
(1)法律
成就 《 》
内容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评价 ①是古罗马第一部  
②以维护 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③按律量刑,限制了 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  
④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⑤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
贵族和富人
贵族
平民利益
(2)文学:卢克莱修、 、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3)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和 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4)建筑:万神殿、 等是其中代表。
(5)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 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西塞罗
塔西佗
大竞技场
儒略历
[思维深化] 古典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
(1)史学:古罗马在史学思想、著作内容及编纂体例等方面是沿着古希腊史学所开辟的道路前进的。
(2)哲学:西塞罗以生动的拉丁语言将古希腊哲学通俗化,从而便利了罗马人对古希腊哲学的了解,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研究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3)神话:罗马人接受了古希腊的神人同形同性论和有关的神话传说。
(4)建筑:古罗马的建筑是罗马民族传统和希腊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古罗马继承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成果,广泛采用柱廊式建筑并饰以各种雕刻绘画。在古希腊多利亚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简朴的古罗马的多利亚柱式或托斯卡纳柱式。
(5)其他:古希腊对古罗马文学、教育、法律等方面也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古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
二、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日耳曼因素: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基督教影响: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 。756年,
“ ”建立,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3)二元政治格局:王权与教权并立, 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基督教
教皇国
基督教会
2.成就
类别 表现 影响
宗教 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 生活 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文化 (1)传承:继承   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 (2)发展:《圣经》对西欧 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 和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 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基础
精神
古代希腊、
罗马
骑士文学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
(1)背景
①宗教: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拜占庭帝国以
为国教。
②地理环境: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
(2)特征:继承了 文化,融汇了 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东正教
古代希腊、罗马
基督教文化
(3)成就
①法律:《罗马民法大全》。传承罗马法,对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②保存经典: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③建筑雕塑:继承古希腊、罗马遗产并有所发展,如 大教堂以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2.俄罗斯文化
(1)特征:深受 文化影响。
(2)文学作品:史诗《 》,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3)影响:东正教影响政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圣索菲亚
拜占庭
伊戈尔远征记
[必修融合]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古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的模式。
(2)罗马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基督教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3)中古时期中后期,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市民文学的发展。
【教材史料导读】
1.观察教材第4课导语图片《柏拉图(左边站立者)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找出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
[提示] 此画出土于意大利古城庞贝,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在罗马的传承。
在学园里,师生之间的教学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形式灵活。教学内容以哲学为主,体现了古希腊文化追求理性思维和人文主义精神的特点。
2.阅读教材第4课第一子目“史料阅读”,这段文字反映了哪些
信息
[提示] 罗马法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罗马法为解决中世纪后期市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法律借鉴。
古罗马时期形成的法律体系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古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
3.阅读教材第4课第二子目“历史纵横”,以《罗兰之歌》为代表的骑士文学有哪些特点
[提示] “两种色彩”:英雄主义色彩和梦幻主义色彩。
“三个特性”:骑士文学多借助隐喻,传达积极的精神和观念,具有一定的说教性;骑士文学伴随着骑士制度的兴衰起伏而变化,具有一定的政治伴随性;骑士文学所反映的骑士精神是一种以个人身份和权威为基础的道德人格精神,是世俗贵族的精神产品,具有一定的世俗性。
主题探究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欧洲文化的形成”时,搜集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
第一组:
欧洲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第二组: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赵志远、刘国庆主编《世界小通史 中古史 1》
  罗兰答道:“我的斗志只能更坚。面对上帝和他神圣的天使,法 兰西岂能因此而丧失荣誉 宁可死也不愿蒙受耻辱!我们作战勇敢,大帝喜欢我们。”
罗兰勇敢,奥利维埃智慧;两个人都十分英勇无畏。
只要他们上马操起武器……
——《罗兰之歌》
[问题] (1)“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阅读教材第4课第一子目内容,结合材料一第一组素材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对比第一组、第二组素材,指出中古西欧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哪些区别。
[结论] (1)说明:传承自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并对欧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元素,包括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系统、古代的自由观念和人本精神、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体系等。这些文化元素来自古希腊的哲学、自然科学和古罗马的法律等领域。这些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主要贡献的文化遗产,为欧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区别:中古西欧文化融合了基督教和日耳曼人部族传统,在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两种权力的竞争、妥协过程中形成。基督教和封建制度对中古西欧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所在的地区曾是古代历史上希腊文化昌盛的中心地区。拜占庭帝国虽然取代了罗马帝国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拉丁语仍然是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拜占庭文明融汇的文化并分析其原因。
[结论] (2)融汇的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西亚文化、北非文化。
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经济;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者的推动。
(3)中世纪的黑暗中孕育着进步的力量。结合教材中的史料,从文化史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结论] (3)证据一:基督教神学家们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证据二:骑士文学歌颂爱情反对禁欲,市民文学抨击贵族和教士,追求平等和自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证据三:中古西欧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证据四: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城市兴办大学对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深化拓展] 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及影响
1.特征
(1)拜占庭文化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包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
(2)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相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世纪的曲折发展,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2.影响
(1)政治
①拜占庭帝国严密的社会组织、完善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对亚洲国家,特别是对阿拉伯帝国政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②《罗马民法大全》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的依据。
(2)经济:拜占庭帝国商业活动的繁荣不仅推动了它本身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物质进步,而且促进了整个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范围内的商业复兴。
(3)文化
①拜占庭帝国吸收借鉴基督教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和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因素,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古籍,为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③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加速了斯拉夫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世界的逐渐形成,奠定了近现代东欧文化区域的基本格局。
【课堂小结】
[逻辑表达]请就“思维导图”的整体或部分作出合理阐释。
[提示]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西欧的基督教文化和拜占庭、俄罗斯的东正教文化是中古时期欧洲两个主要的区域文化。中古西欧文化不是单一的宗教文化,它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和哲学思维以及古罗马的法律知识,融合了西欧地区日耳曼等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样作为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传承者,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类型与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化有所区别。拜占庭文化和俄罗斯文化有密切联系,拜占庭帝国是开创者,俄罗斯是继承者和发展者,它们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一方面继承了拜占庭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在自主发展中表现出自己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随堂训练
1.下表是某学生整理的古希腊部分著名哲学家有关“人”的探讨。这些探讨都(  )
哲学家 观点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 个人正义在于灵魂的和谐统一,也就是人的三种德性(智慧、勇敢、节制)和谐统一
亚里士 多德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A.强调了社会公德
B.揭示了人的本性
C.彰显了理性精神
D.否定了神的存在

解析:C  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力、柏拉图强调人的德性、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觉醒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性强调人独立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些探讨都彰显了理性精神,C项正确;这些探讨没有提到社会公德,排除A项;三位哲学家强调的都是理性,而不是“人的本性”,排除B项;这些探讨未涉及神,排除D项。
2.罗马法规定:刺穿、弄破或损害已启用的或即将启用的把公水运进罗马城的水道、拱门、管道、支管、水槽或积水池,让公水不能到达罗马或不能被正常分派的人,要被判处向罗马人民支付10万塞斯特斯的罚金。这表明(  )
A.罗马法注重保护公共利益
B.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完备
C.罗马法蕴含了自然法精神
D.罗马官员的环保意识强

解析:A  材料中罗马法通过对水道、拱门、管道等公水设施进行立法保护,从而维护了公共利益,A项正确;材料只是部分立法规定,并不能说明罗马法体系完备,排除B项;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原则,材料内容与自然法无关,排除C项;公水设施属于生产生活方面,与环保意识无关,排除D项。
3.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基督教典籍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B.决定欧洲近代科学发展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基督教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也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所以D项正确。
4.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却顶住了冲击,以拜占庭帝国的形式继续存在。拜占庭帝国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并存共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这一局面(  )
A.有利于欧洲法学思想发展
B.出现的背景是王权专制
C.有利于文化的留存与融合
D.维持了欧洲东部的统一

解析:C 据材料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以拜占庭帝国的形式继续存在,它沿用希腊语,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并存共荣,这有利于文化的留存和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拜占庭帝国在法律方面的建树,排除A项;中世纪,王权与教权并存,而非王权专制,排除B项;这一局面有利于维持帝国境内的统一,而非欧洲东部的统一,排除D项。
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