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4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4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9 20:21:39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考点二 祖国统一
■考点二 祖国统一 [要点:“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2 新课标要求: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考点二 祖国统一
背景 (1)人民愿望: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国力增强: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内涵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一国两制” (八下 P65~68)
考点二 祖国统一
成功实践 香港回归(首先应用)、澳门回归。
意义 (1)国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续表
考点二 祖国统一
2.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八下 P66~69)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原 因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制度保障:“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3)历史原因: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4)民心所向: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考点二 祖国统一
续表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历 程 香港回归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易错警示 “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澳门回归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意 义 (1)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考点二 祖国统一
续表
保持 香港、澳门 长期繁 荣稳定 措 施 (1)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考点二 祖国统一
续表
保持 香港、澳门 长期繁 荣稳定 影 响 (1)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2)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考点二 祖国统一
3. 海峡两岸的交往 (八下 P70~74)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概况
考点二 祖国统一
意义 促进了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感情,有利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续表
考点二 祖国统一
对接课标大单元素养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1)有利因素:①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②党和政府的对台方针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③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④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⑤两岸交往频繁,增进了相互了解;⑥“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⑦“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⑧《反分裂国家法》的保障。
(2)不利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挠和海外反华势力的干涉。
史事材料一
考点二 祖国统一
史料解读 ①歌词中的“MACAU”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指什么?
歌词中的“MACAU”指澳门;“母亲”指中国。
②“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 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MACAU”是在 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到母亲怀抱的。 它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方针。
史料实证 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4 分)
考点二 祖国统一
答案:巨大作用: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史事材料二
史料解读 依据材料【一】,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
趋势:迅速上升趋势。(或快速增长、发展迅速等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史料实证 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4 分)
考点二 祖国统一
答案:因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党和政府因地制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诸多优惠政策,派技术人员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等。
考点二 祖国统一(共3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古今 联系
因果 联系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新疆维吾
广西壮族
《中华人民
内蒙古
尔自治区自治区、宁
西藏自治
《告台湾
提出“一共和国民族
达成
自治区
成立
夏回族自
区成立
同胞书》
国两制”
区域自治
“九二
汪辜
香港
澳门
成立
70周年
治区成立
60周年
发表
构想
法》颁布
共识”
会谈
回归
回归

1947年
1955年
1958年
1965年
1979年
20世纪
1984年
1992年
1993年
1997年
1999年
80年代初
7月1日
12月20日
巴拿马收回运
纳米比亚独立
河区全部主权
“非洲年”

1960年
1990年
1999年
单元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制度
促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保障
巩固
前提
各民族共同繁荣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
成功实践
对台方针
政治
经济
文化
“一国两制”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在民族地区进实行“西部大开发”
重视少数民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
行民主改革和等政策,输入技术、族文化的保
繁荣稳定方针:“一国
前提、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资金等,加强民族护与发展
两制”“港人治港”“澳
“一国”
“两制”
从属、派生
地区经济建设
人治澳”、高度自治(共6张PPT)
考点一 民族大团结
■考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发展]
2022 新课标要求: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原因 (1)历史特点:我国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现实情况: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确立 (1)1949 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后被载入宪法。
(2)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考点一 民族大团结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八下 P60~61)
续表
考点一 民族大团结
实施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 年)、西藏自治区(1965 年)5 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地位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 (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 共同繁荣发展 (八下 P62~64)
考点一 民族大团结
领域 主要措施 影响
政治 在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 给予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文化 (1)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 (1)实行西部大开发,如修建青藏铁路。 (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续表
考点一 民族大团结
社会发展 实行脱贫攻坚,28 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 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考点一 民族大团结
续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