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时空坐标】
考点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
(1)产生:1世纪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地区。
(2)教义: 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 确定为国教。
2.法兰克王国:
(1)建立:481年, 建立法兰克王国。
(2)克洛维的统治。
①措施:皈依基督教,承认 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 和部下。
②作用:克洛维取得 、 和部下的支持,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3.封君与封臣:
(1)时间: 世纪前期。
(2)具体内容:不再是无偿地赏赐土地,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 。赐地的人成为 ,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 。
(3)主要义务。
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 、提供金钱等。
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 。
③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 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 意义。
4.查理曼帝国:
(1)活动: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实行“ ”,使教会势力越来越大。
(2)建立:800年,查理被 加冕为皇帝,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3)分裂: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 、法兰西、 三国的雏形。
考点2 西欧庄园
1.时间:从9世纪开始流行,大约到 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 。
3.庄园耕地:分为领主直接经营的“ ”和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的“ ”两部分。
4.权利和义务: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 领主的“自营地”,并要向领主缴纳各种 。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
5.庄园法庭:
(1)庄园具有 ,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2)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 。
(3)法庭审判依据 。
(4)作用。
①起着维护庄园 的作用。
②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 了领主的特权。
考点3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中世纪城市:
兴起 从10世纪起,以 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争取自治 手段 包括 和武力斗争
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 ”
结果 形成了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城市居民 手工业者 主要从事 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
商人 专事 ,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历史影响 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2.大学的兴起
(1)原因:11世纪后, 的发展。
(2)兴起: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自治: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 特权、 。
(4)课程: 课程,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课程,法学、医学和 。
【微点拨】“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指的是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西欧大学的兴起。
考点4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罗马民法大全》:
(1)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 。
(2)制定者: 。
(3)组成:《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影响。
①消极:仍然承认 。
②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5)地位:奠定了 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原因。
7世纪 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
9世纪 面临着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
十字军 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 ,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2)灭亡:1453年, 帝国攻破 ,帝国最终灭亡。
(3)贡献。
①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 文化。
②保存了大量的 古籍,为后来西欧的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考点5 古代日本
1.大化改新:
(1)时间:从 年开始,日本仿效 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 ,每隔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
(3)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 的 国家。
2.武士和武士集团: 和 相结合的 ,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 。
3.幕府统治:
(1)开始: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 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设幕府于 。
(2)地位: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旁落, 把持着国家大权。
考点6 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时间 地点 教义 作用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建国: 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 ,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的雏形由此诞生。
3.统一: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 。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4.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5.阿拉伯文化:
领域 数学 医学 文学 传播文化
成 就 阿拉伯数字, 完整代数学 《医学集成》 《医典》 《 》 担当了 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易混警示】
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促进了国家统一的是伊斯兰教,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佛教,对欧美国家影响重大的是基督教。
【历史解释】
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为纽带,国王、大封建主和中小封建主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易混警示】
西周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西欧以土地为纽带,建立起等级森严的封建制,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制约关系。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时空观念】
城市与大学兴起的关系
【易混警示】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古代国家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历史解释】
阿拉伯文化兼容东西方文化
1.(2024·曲靖二模)“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以下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
B.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C.亚历山大帝国信奉基督教
D.公元前1世纪基督教传入中国
2.(2024·烟台学业考)如表资料卡解释的是( )
①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②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享有特权的政治实体
③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
④具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A.封君封臣制 B.西欧庄园
C.城市自治 D.大学兴起
3.(2024·昭通二模)西欧中世纪9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其原因是( )
A.早期城邦的兴起 B.新兴城市的建立
C.封建庄园的盛行 D.租地农场的出现
4.(2024·安徽学业考)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5.(2024·广东学业考) 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 近代科技兴起 B. 城市工商业发展
C. 庄园经济繁荣 D. 生产效率的提高
6.(2024·龙东学业考)下列选项中,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城市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兴起 D.手工工场的兴起
7.(2024·包头学业考)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8.(2024·贵阳学业考)某节历史课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展开评论。甲同学说:“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乙同学说:“这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编纂于( )
A.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B.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C.7世纪的日本
D.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9.(2024·新疆学业考)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
10.(2024·广西学业考)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
A.科技的发展 B.文学的兴盛
C.社会的转型 D.制度的革新
11.(2024·成都学业考)下列有关中古时期欧洲、亚洲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8世纪,法兰克王国实行封君封臣制度,促进了自治城市的兴起
C.9世纪,阿拉伯人首创了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D.12世纪,早期大学在西欧兴起,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2.(2023 云南学业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两汉之际,开始用麻等植物纤维造纸。东汉时期进一步改进造纸术,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的低成本原料造纸,价格便宜且宜于书写。自此纸的使用逐渐推广。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
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东汉时期为“改进造纸术”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说说纸的发明和推广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13.阅读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 拜占庭帝国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古和“温故”为业,无视外界的变化和发展,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即使在侵略者的炮火已经震耳欲聋的危急时刻,还在做“地中海大一统帝国”之梦,却很少能面对现实,考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在这里,传统的辉煌成了他们不舍得放弃的包袱,保守、停滞不前和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是使拜占庭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传统,成为拜占庭守旧的借口与创新的障碍。
——摘编自徐家玲、崔艳红
《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封闭”“开放”等关键词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分别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第二十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时空坐标】
考点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
(1)产生:1世纪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2)教义: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2.法兰克王国:
(1)建立: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2)克洛维的统治。
①措施: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②作用:克洛维取得罗马教会、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3.封君与封臣:
(1)时间:8世纪前期。
(2)具体内容:不再是无偿地赏赐土地,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
(3)主要义务。
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③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查理曼帝国:
(1)活动: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实行“什一税”,使教会势力越来越大。
(2)建立:800年,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3)分裂: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考点2 西欧庄园
1.时间:从9世纪开始流行,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庄园耕地:分为领主直接经营的“自营地”和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的“份地”两部分。
4.权利和义务: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并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法庭保护。
5.庄园法庭:
(1)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2)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3)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4)作用。
①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②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考点3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中世纪城市:
兴起 从10世纪起,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争取自治 手段 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结果 形成了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城市居民 手工业者 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
商人 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历史影响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2.大学的兴起
(1)原因:11世纪后,经济的发展。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自治: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4)课程:基础课程,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
【微点拨】“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指的是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西欧大学的兴起。
考点4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罗马民法大全》:
(1)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制定者:查士丁尼。
(3)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影响。
①消极:仍然承认奴隶制。
②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5)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原因。
7世纪 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
9世纪 面临着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
十字军 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2)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帝国最终灭亡。
(3)贡献。
①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考点5 古代日本
1.大化改新:
(1)时间: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3)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武士和武士集团: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3.幕府统治:
(1)开始: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2)地位: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把持着国家大权。
考点6 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时间 地点 教义 作用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麦加 独尊安拉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建国: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3.统一: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4.阿拉伯帝国的建立: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5.阿拉伯文化:
领域 数学 医学 文学 传播文化
成 就 阿拉伯数字, 完整代数学 《医学集成》 《医典》 《天方夜谭》 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易混警示】
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促进了国家统一的是伊斯兰教,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佛教,对欧美国家影响重大的是基督教。
【历史解释】
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为纽带,国王、大封建主和中小封建主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易混警示】
西周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西欧以土地为纽带,建立起等级森严的封建制,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制约关系。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时空观念】
城市与大学兴起的关系
【易混警示】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古代国家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历史解释】
阿拉伯文化兼容东西方文化
1.(2024·曲靖二模)“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以下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
B.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C.亚历山大帝国信奉基督教
D.公元前1世纪基督教传入中国
【解析】公元1世纪,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基督教尚未诞生;公元前1世纪基督教尚未诞生。
2.(2024·烟台学业考)如表资料卡解释的是( B )
①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②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享有特权的政治实体
③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
④具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A.封君封臣制 B.西欧庄园
C.城市自治 D.大学兴起
【解析】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3.(2024·昭通二模)西欧中世纪9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其原因是( C )
A.早期城邦的兴起 B.新兴城市的建立
C.封建庄园的盛行 D.租地农场的出现
【解析】根据材料“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领主统治下,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正确;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排除A;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欧中世纪封建庄园的盛行,没有体现新兴城市的建立,排除B;租地农场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
4.(2024·安徽学业考)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 )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西欧庄园内部能基本上自给自足,反映了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反映了农奴从事繁杂的劳动,地位低下;材料未体现阶级矛盾的尖锐及奢靡浪费的相关状况。
5.(2024·广东学业考) 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B )
A. 近代科技兴起 B. 城市工商业发展
C. 庄园经济繁荣 D. 生产效率的提高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可知,西欧许多城市增加新市场,有利于工商业发展,把郊区变为城区,扩大了城市的面积,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6.(2024·龙东学业考)下列选项中,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B )
A.城市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兴起 D.手工工场的兴起
【解析】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7.(2024·包头学业考)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 )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为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作出贡献,并为文艺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8.(2024·贵阳学业考)某节历史课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展开评论。甲同学说:“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乙同学说:“这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编纂于( B )
A.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B.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C.7世纪的日本
D.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的《罗马民法大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9.(2024·新疆学业考)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C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
【解析】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能够解释题干现象的是大化改新的影响。
10.(2024·广西学业考)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A )
A.科技的发展 B.文学的兴盛
C.社会的转型 D.制度的革新
【解析】据题干“阿拉伯帝国时期……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可知,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都属于科技著作,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科技的发展。
11.(2024·成都学业考)下列有关中古时期欧洲、亚洲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8世纪,法兰克王国实行封君封臣制度,促进了自治城市的兴起
C.9世纪,阿拉伯人首创了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D.12世纪,早期大学在西欧兴起,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从10世纪起,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促进了自治城市的兴起,与法兰克王国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无关;从0到9的计数法是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改造了这一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时间是16世纪,与早期大学在西欧兴起无直接联系。
12.(2023 云南学业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两汉之际,开始用麻等植物纤维造纸。东汉时期进一步改进造纸术,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的低成本原料造纸,价格便宜且宜于书写。自此纸的使用逐渐推广。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
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东汉时期为“改进造纸术”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说说纸的发明和推广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解析】第(1)题,据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为“改进造纸术”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价格便宜且宜于书写。……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并结合所学可知,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方便信息的记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等。第(2)题,据“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可知,阿拉伯人保存古典文化;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可知,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据“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可知,阿拉伯人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等。
答案:(1)人物:蔡伦。意义:方便信息的记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等。(写出两点即可)
(2)贡献:保存古典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等。(写出两点即可)
13.阅读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 拜占庭帝国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古和“温故”为业,无视外界的变化和发展,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即使在侵略者的炮火已经震耳欲聋的危急时刻,还在做“地中海大一统帝国”之梦,却很少能面对现实,考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在这里,传统的辉煌成了他们不舍得放弃的包袱,保守、停滞不前和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是使拜占庭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传统,成为拜占庭守旧的借口与创新的障碍。
——摘编自徐家玲、崔艳红
《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封闭”“开放”等关键词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分别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观点:开放进取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论述: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而无视创新的心态最终使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反之,在中国的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这使得唐朝商业十分繁荣,当时的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综上所述,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推动国运昌盛,文明繁荣,而封闭保守、不思进取则导致国家灭亡,文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