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9 11: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精卫填海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统编教材四年级第四单元神话故事中的第二篇中国神话。作为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文字简洁明了,却给人以奇特的想象和浪漫夸张。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展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精卫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日"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说出自己心中的精卫形象,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能说出精卫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神话故事我们听过很多,我们在神话故事里有许多美丽的遇见。 我们遇见过采石补天、造福人类的女娲;我们遇见过开山修路、永不放弃的愚公;我们遇见过开天辟地、无私奉献的盘古…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的神话人物,读一读几千年前的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精卫是什么?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精卫用什么来填海?精卫最终将海填平了吗?)
古人云:读书要“博学之,审问之”你们做到了,接下来我们还要做到“慎思之、明辨之”,那么就带着你的疑问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同学们,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现在,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硬,难读,生字多)
师: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要想把古文读好,我们首先要把这些词语读好,谁会读?小火车开起来!(引导大家注意倾听,纠正读音:少、溺、堙,指导书写:曰、溺)
师:词语会读了,现在把它放回古文里,谁来试一试?
2.教读难读的句子。
同学们,老师发现读这些句子时我们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下面,老师读一遍,大家感受一下。(师范读,生注意倾听。)
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感。
同学们,现在,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学生自由练习,评价鼓励。
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学习古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前边的疑问还没有还没有得到解答,想想要想弄明白文章内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插图、注释、想象)
出示:默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插图等,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师: 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句子的意思。(适机板书:游----溺---为---衔---堙)
师: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每天衔来树枝和石块,立志要将大海填平)
四、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听了你们讲的故事,我总觉得内容不够丰富,听得不够尽兴,你们有谁和老师有相同的感受?结合黑板上这些关键字,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女娃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女娃怎么会溺水?女娃为什么要坚持衔木石以堙于东海?…
师:是的,此刻我们的脑海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1.出示:”炎帝有少女,名曰女娃”,你们觉得女娃是个怎样的女孩?(想象女娃的外貌、性格)
女娃游于东海,心情如何?(开心、快乐)可不幸的是什么?
2.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地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3.出示:“故为精卫”(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鸟)
4.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痛恨无情地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她要避免悲剧再次上演,于是他“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不能)曾经那个无比宽广、碧波万顷的充满了诱惑力的大海,此刻变成了夺人性命的恶魔;曾经在海里自由徜徉、无边欢喜的女娃,此刻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复仇,想想此刻大海与精卫会有怎样的对话?
出示: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卫在高空盘旋。答复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
6.精卫填海容易吗?(艰辛)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衔:每趟运送的少;西山到东海:路途遥远
7.读到这,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情景?
师:是啊,春寒料峭,草木萌发,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
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高山深谷,都留下了精卫疲惫的身影。它历经千辛万苦,可是海是说填平就可以填平的吗?(不是)精卫犹豫了吗?退缩了吗?放弃了吗?(没有)精卫心中在想着什么?你们能不能用其中一组词说一说?
出示:“无论……都”、
“即使……也”
“为了……一定”
8.此时此刻,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精卫?是的,它飞翔着,啼叫着,它明明知道大海无边无际,但它往返飞翔,从不停歇,她是那么的(勇敢、坚强、善良)
9.齐读全文。
10.老师发现文章短短的两句话让我们 读着读着,故事的画面更具体了,读着读着情节更加丰富了,读着读着我们的疑惑也慢慢解开了,想想这都得益于什么?(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也能做一回故事大王。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中国的神话故事里像精卫一样的神话人物还有谁?(愚公),是的愚公明知道要移走门前的两座大山何其难,但他如精卫一样义无反顾。
孩子们,无论精卫也还,愚公也好,它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精神的寄托哇。它就像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筚路蓝缕(bì 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形容创业艰难)历尽千辛,我们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迎接中国梦,中国梦能圆不正需要一代代华夏儿女前赴后继,为之奋斗!
让我们带着这份自信,勇气,齐声背诵《精卫填海》
布置作业
1.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记下来,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想象
游----溺---为---衔---堙
坚强、勇敢、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