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认识厘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认识厘米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19 12: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例1、例2。
【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学习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的要求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中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学业要求为让学生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量感。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在积累的已有经验,以直观感知为主。引导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创设测量课桌长度等生活情境,借助拃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不同方式测量,经历测量的过程,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如重新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例1、例2,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对“长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存在着长度上的不同,能够直观地比较某些物体在长度上的差异。本节课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例1通过图片的形式描述了古人的测量方法,发现由于标准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引入对厘米的学习。
低年级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以及用直尺进行测量有一定生活经验,包括可能用过或见家人用携带的尺子(庹、足)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但对于测量的本质、为什么时候要统一长度单位,如何准确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的认识是模糊、不清晰的。8岁左右的儿童活泼、好动,乐于助人。让他们帮助学校解决实际的困难,激发学习动力;采用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的方式建构长度单位的表象,明晰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够调动学习的热情,这些都符合学段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多样探究操作活动、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经历直尺的产生过程,明确直尺各部分的组成及初步学会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读数,体会估测方法,培养估测意识。
3.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倾听、表达、交往、操作等学习习惯,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和念模型。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
直尺(每生一把);1厘米、3厘米、7厘米长的小棒(每生一根):铅笔盒等物品;多媒体;移动展台;板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这里有两只铅笔,你们能帮我比一比哪只铅笔更长吗?那具体长多少呢,短多少呢?
讲授:这就涉及到了测量物体的长度。你们知道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什么呢 这些测量工具是后来才发明的,那我们的古人如果想测量物体的长度会怎么办呢?
认识古代人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比如刚才视频中身体中的哪些部分可以作为测量工具?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现在我们就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课桌长几拃?
(学生可能量出4拃,5拃)
老师量只有3拃。为什么同样的课桌,结果却不一样呢?预设: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要怎么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预设: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师小结:是的,为了保证同一个物体测量出来的长度是一样的,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还设计出了统一测量标准的尺子。(板书:尺子)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尺子。
师:我们学习常用的就是直尺,但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尺子都有共同的特点。请拿出你的尺子,认真观察看看上面有什么?小声跟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放出尺子,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介绍,生生提问。让学生认识尺子上的数字、刻度线和厘米。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1:尺子上有竖线,有长有短;有数字0-15;还有字母cm,表示厘米。
小结:cm是长度单位厘米的字母表示形式。厘米是人们在测量较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活动二:认识1厘米。
1.借助尺子,找出1厘米。
谈话:1厘米在哪,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吗?
预设:0-1之间。(生上实物投影指)
师:你找到1厘米了嘛?在哪里?这是吗?还有没有了?)
指生回答。(规范语言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几厘米。)
追问:那么到底什么是1厘米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预设:在两个长刻度线中间。
谈话:同学们太棒了,用最简单的话一下子就概括出来了1厘米!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 1厘米
谈话:那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厘米太短了。
谈话:是的!1厘米很短,厘米就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单位。
3.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谈话:现在保持你的手指不动,找一找你的身边或者自己身上,有没有1厘米的好朋友?在你的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语:有的同学很聪明,用直尺上的1厘米帮助自己比一比、找一找。)
谈话:谁来说说,你的1厘米好朋友是什么?
预设 1:我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
预设2:我发现老师的学具袋里就有一个一厘米的小棒!......
谈话:每个人都找到了!你们真棒!给自己比个赞。
活动三:认识几厘米。
师:相信1厘米你们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你们能在尺子上找到2厘米?3厘米吗?找同学来找一下。
(规范语言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几厘米。)追问:为什么?
(使学生说出里面有2个一厘米,有两个一厘米就是两厘米。)
小结: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看来,1厘米就是我们的测量单位,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测量标准。
活动四:测量物体长度在学习单上量一量。
谈话:我这有一根小棒,你觉得是几厘米?
预设:我觉得是3厘米。
追问:为什么?
预设:我感觉它有3个1厘米那么长。
(估一估,小尺子已经种在你的心里了!)
追问:还有什么办法知道?
预设:可以量一量。
谈话:尺子是我们研究物体长短的好工具,想不想用你的小尺子测量一下?
动手在学习单上量一量。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测量方法。
预设 1:尺边对齐小棒。
预设2:0刻度线对齐小棒。
预设3:1刻度线对齐小棒。
预设4:尺子没有和小棒放平。
分别展示,交流。
提问: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从0开始最好,右边对齐几就是几厘米。
谈话:同学们说的真好!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来操作:
一放正,二对0,三读数。
谈话:这个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我们来个小挑战试一试,选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让孩子说说为什么?找学生展示,说明方法。)
谈话:看来同学们对于测量方法都掌握的很好,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读数吧!
(出示两个测量结果让学生进行读数,一个从0开始,一个不从0开始。)
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1.梳理小结谈话:你们觉得这节课好玩吗?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节课,谁来说一下你学到了什么呀?
预设 1:认识了厘米。
预设 2: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孩子们,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大家又有了新的知识本领!另外,老师觉得你们在课堂上认真倾听、互相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值得好好珍藏,因为那会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