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
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反抗(kàng kēng) 欺侮(wǔ rǔ) 可恶(è wù) 似的(sì shì) 成绩(jì jǐ) 凄惨 (qī qì)
形 比一比,再组词。 厌( ) 咕( ) 孵( ) 庆( ) 估( ) 浮( )
义 给下列句子中的“尖锐”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锋利。 ②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敏锐。③(声音)高而刺耳。④(言论、斗争等)激烈。 爸爸看问题很尖锐。( ) 叔叔把锥子磨得很尖锐。( ) 对这种不当行为应给予尖锐的批评。( ) 一大早,我们被尖锐的哨声吵醒了。( )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作者一开始对母鸡是什么态度?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何转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拓展资料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共51张PPT)
母鸡
你印象中的母鸡是什么样的?
任务一:夯实基础,梳理文脉
任务二:围绕讨厌,体察不敢
任务三:联想比照,升华情感
任务四:比较写法,有所体悟
夯实基础,梳理文脉
任务一
1、夯实基础: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梳理文脉: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明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请你画出来。
gē da
wǔ
wù
疙瘩
欺侮
lóng
聋子
可恶
zhuó
啄食
fú
伏地
hēng
一声不哼
tí
啼叫
qī
凄惨
学认字
dú
毒手
后鼻音
翘舌音
后鼻音
识字方法
聋
哼
lóng
hēng
凄
啼
tí
qī
-氵
+亻
wǔ
海
侮
形声字
换偏旁识字
多音字
恶
wù
è
ě
①字义:讨厌,憎恨
②组词:可恶
①字义:恶劣;凶狠;极坏的行为
②组词:凶恶
①字义:要呕吐
②组词:恶心
伏
啼
tǎo
yàn
bà
zhōng
dú
jì
fū
jǐng
jiè
gū
tāng
jué
fú
tí
讨
厌
坝
忠
毒
绩
孵
学写字
警
戒
wāi
歪
咕
汤
掘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fū
该字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左半部分注意笔顺,其中两点左右对齐。右半部分的“子”不宜太低,横画要短。
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jǐng
上半部分的“敬”写得宽扁,下半部分的“言”第一横最长,在横中线上,把“敬”稳稳托住,剩余两横较短。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jiè
“戈”右上包围“廾”,“廾”的第二笔为撇,不要写成竖。“戈”的斜钩是这个字的主笔,起笔高,收笔低,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写至“廾”下侧。
半包围结构
叫声紧凑。
诚实,老实,善良。
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悲切忧伤。
部队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敌方侦察员的潜入等而高度警备。
紧叫
忠厚
如怨如诉
警戒
词语解释
母鸡
第1到3自然段
第4到10自然段
不敢再讨厌母鸡
梳理文脉
一向讨厌母鸡
第4自然段
过渡段:改变了心思
围绕“讨厌”,体察“不敢”
任务二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走近作者
老舍先生这位大作家碰到了一件烦心事:
他的夫人在院子里养了一只母鸡,打扰到了他安静的生活!
投诉信
投诉人:老舍
被诉人:母鸡
投诉请求
不要再养母鸡
投诉原因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为老舍先生搜集“投诉原因”。
嘎嘎乱叫
没完没了
细声细气
如怨如诉
原因①:母鸡大声喧哗
第1自然段: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前院嘎嘎到后院
后院再嘎嘎到前院
没完没了
细声细气
如怨如诉
第1自然段: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没完没了
没有什么理由
颤颤巍巍
声如怨如诉
原因②:母鸡无病呻吟
第2自然段: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不反抗公鸡
不反抗公鸡
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
欺侮鸭子
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
原因③:母鸡欺软怕硬
对另一只母鸡
下毒手
怕硬
欺软
第3自然段: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原因④:母鸡自我炫耀
发了狂
恨不能让全世
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
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修辞手法:夸张
淋漓尽致地表达
讨厌母鸡的情绪
方法梳理
1、抓关键词
2、结合生活实际
3、关注表达方法
投诉信
投诉人:老舍
被诉人:母鸡
投诉请求
不要再养母鸡
投诉原因
①大声喧哗
②无病呻吟
③欺软怕硬
④自我炫耀
说一说:你们能根据四个投诉原因,
用具体事实,把投诉信写的更完善吗?
投诉信
母鸡大声喧哗。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母鸡无病呻吟。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讨厌!
母鸡欺软怕硬。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讨厌!
母鸡自我炫耀。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讨厌!
第4自然段: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向夫人发出了投诉信后,老舍先生却说——
为什么?
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老舍先生为成为母亲的母鸡写了表扬信,为什么?
表扬信
表扬对象
表扬原因
成为母亲的母鸡
请阅读第5到10自然段,帮一帮老舍先生写好表扬信。
你们觉得在这封表扬信里,
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哪四个词语?
第9自然段: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第5自然段: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第6自然段: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总是挺着脖儿
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定出击
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表扬原因:①勇敢
原来母鸡是很害怕公鸡的,但是现在为了孩子,勇敢地把公鸡赶走。作者通过前后对比,展现了一只慈爱、勇敢的母鸡。它为了孩子可以奋不顾身,这真是“为母则刚”。
第5自然段: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警戒
歪着头听
挺着身儿
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
咕咕地警告
警戒的母鸡
原因:②负责
母鸡很用心地保护孩子
第6自然段: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表扬原因:③慈爱
母鸡自己不舍得吃东西,把食物都留给儿女吃,所以小鸡们都长胖了,讲一个个汤圆,可它自己却消瘦了。
微信公众号:小语匠课件
第7自然段: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表扬原因:③慈爱④辛苦
母鸡不厌其烦地、孜孜不倦地教导孩子。
第7自然段: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母鸡半蹲着,10分钟、20分钟……甚至整个晚上,腿麻了,翅膀酸了,但它还是坚持着,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到温暖。
表扬原因:③慈爱④辛苦
第7自然段: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表扬原因:③慈爱
一个“挤”字,把鸡妈妈展开翅膀,将儿女护在身下,让孩子们远离风吹雨打,避开寒冷黑暗的画面呈现出来。
第7自然段: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孩子们那么淘气,母鸡却毫无怨言。
为了儿女,母鸡任劳任怨!
表扬原因:③慈爱
微信公众号:小语匠课件
第8自然段: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表扬原因:②负责④辛苦
从两个“顶”我们体会到母鸡为了孩子的安全,在夜间都不敢睡觉,用叫声报警,十分负责、辛苦。
北京方言,意思:
十分、很、非常
表扬信
表扬对象
表扬原因
成为母亲的母鸡
①勇敢
②负责
③慈爱
④辛苦
说一说:你们能根据这四个表扬原因,
用具体事实,把表扬信写的更完善吗?
表扬信
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它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鸡雏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
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它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联想比照,升华情感
任务三
老舍先生赞扬的仅仅是母鸡吗?
“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老舍《我的母亲》
辛苦的母亲
老舍先生赞扬的仅仅是母鸡吗?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老舍《我的母亲》
勇敢、负责
的母亲
老舍先生赞扬的仅仅是母鸡吗?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老舍《我的母亲》
慈爱、辛苦的母亲
老舍先生赞扬的仅仅是自己的母亲吗?
所有的母亲,
全天下所有的母亲!
她们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因为她们有了一群儿女
她们伟大
因为她们是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母鸡
我的母亲
所有的母亲
比较写法,有所体悟
任务四
老舍对母鸡态度的前后对比
叫声
对待同类
下蛋的时候
对待自己
的孩子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没完没了、细声细气、如怨如诉
放声 啼叫、顶尖锐、
顶凄惨
不反抗、欺侮、
下毒手
警戒、预备作战、出击、赶出老远、怕它三分
发了狂、
吵得受不了
咕咕地警告、咕咕地紧叫、
让它的儿女吃、一天不知教多少次、一声也不哼
母鸡行为的前后对比
老舍对母鸡态度的前后对比
母鸡行为的前后对比
表达方法:先抑后扬
比一比: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和《母鸡》有何异同?
《猫》
《母鸡》
①明贬实褒
②重点在前
①先抑后扬
②重点在后
1.口语化的表达。
2.具体事例
3.都分为两部分。
4.总分段式
相同点
不同点
母爱的伟大
母鸡
讨厌
喜欢
赞美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①大声喧哗
②无病呻吟
③欺软怕硬
④自我炫耀
结构梳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母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语文要素】
4.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2.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3.依据词语的情感色彩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一、明目标,初知情感变化
1.温故知新,确定阅读目标。
(1)回顾已有知识:课文《猫》中,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出示阅读要求:课文《母鸡》中,作者又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2.初读检查,整体把握内容。
(1)检査反馈一:归类认识生字。
①出示会认字。
②出示会写字。
③读准多音字“差”“恶”。
④词语认读、词语解释。
(2)检查反馈二:出示表达作者对母鸡态度的语句。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语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
明确:第1~3自然段写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喜爱母鸡。
二、词句对比,辨析情感
1.辨析句中含贬义的情感色彩。
(1)出示句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2)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母鸡的什么态度?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点拨:“讨厌”,直接表达;通过两个“嘎嘎”和“没完没了”等贬义词来表达。
2.辨析句中含褒义的情感色彩。
(1)出示句子: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2)说说这句话所表明的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句子中并没有直接用“喜爱”一词来表达,你是从哪里体会到作者对母鸡的喜爱的?
点拨:“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直接赞美母鸡勇敢;“挺着脖儿”,刻画出母鸡威武的姿态,流露出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3.比赛找句子。男生找作者讨厌母鸡的句子,女生找作者敬佩母鸡的句子。男女生比赛读。
小结:褒义的句子更多,间接看出作者的立场。
三、借助画图,探究如何抒情
1.自由读第1~3自然段,找出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完成思维导图。
2.学生交流,归纳,并填入思维导图。
3.思考:每一方面的讨厌,作者是怎么写具体的?继续补充思维导图。
要点:①叫声的词语:“嘎嘎”单调,不好听;“细声细气”“如怨如诉”是贬义,不喜欢。
②欺软怕硬:“不反抗公鸡”“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对另一只母鸡下毒手”,体会对同伴不同的态度。
③居功炫耀:“发了狂”“炫耀成绩”,对母鸡的讽刺。
小结: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罗列母鸡在三个不同场景的叫声;比较它对同伴的不同态度;夸张手法讽刺它居功炫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重点)
2.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难点)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提问:课文中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复习旧知:老舍先生用哪几个事例写出了对母鸡的“讨厌”?(指名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作者用哪几个事例写出了对母鸡的“不敢再讨厌”。
二、多重对比,体悟“喜爱”之情
1.母鸡前后行为不同的比较。
(1)出示句组:
①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②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2)比一比:母鸡对公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前面怕,后面不怕。)
(3)想一想:为什么母鸡对公鸡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为了鸡雏们的食物不被抢走,甚至敢与大公鸡搏斗。)
(4)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样前后不同的描写?
提示:紧扣第1~3自然段与第5~8自然段中描写母鸡叫声的词语。
(5)作者描写母鸡的叫声也是前后形成了对比,思考:母鸡有了鸡雏后,这叫声有什么不同的意义?(这叫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鸡雏。)
2.母鸡与母亲的比较。
(1)母鸡相同的行为,描写为什么不同?因为作者在母鸡身上看到了另外一个形象——母亲。读读第5~8自然段,找找母鸡身上有哪些地方有母亲的影子。(警告鸡雏集合、喂食给鸡雏吃、教鸡雏们啄食等场景。)
(2)归纳、提炼。母亲的影子就是——尽职、勇敢、慈爱、负责、辛苦。
3.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对比。
(1)自从母鸡有了鸡雏后,作者在母鸡身上看到了伟大的母爱,所以对母鸡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讨厌”变为“不敢再讨厌”。
(2)在作者的眼里,此时的母鸡已不单单是动物,而是把母鸡当作人来看,因为它那种对鸡雏深深的爱,让人心生敬佩。作者此时是被母鸡身上体现出来的母爱所感动,作者歌颂的是谁都会为之动容的母爱。
三、比较阅读,比较写法异同
1.小组讨论:《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完成表格。
《猫》 《母鸡》
情感上
结构上
写法上
四、拓展延伸
1.结构梳理。
2.随堂演练。
3.拓展延伸。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