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鹅
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将下列每组词中读音错误的一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A.奢侈(chǐ) B.服侍(shì) C.譬如(bì) ( ) A.供奉(gòng) B.看守(kàn) C.叫嚣(xiāo) ( ) A.偏颇(pō) B.狂吠(fèi) C.供养不周(gòng) ( ) A.局促(chù) B.窥伺(sì) C.引吭高歌(háng) ( )
形 比一比,再组词。 颇( ) 苟( ) 譬( ) 侍( ) 顽( ) 句( ) 壁( ) 待( )
义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左( )右 ( ) 一( )不 ( ) 不( )其 ( ) ( ) ( )而去 ( ) ( )不安 ( ) ( )不迫 “左( )右 ( )”含有一组反义词,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 _______。 这只乌鸦不停地啼叫,人们_______,将它赶走了。(选词填空) 陈老师对工作_______,对我们要求严格。(选词填空)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鹅的“高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鹅是“鹅老爷”?
拓展资料 丰子恺(1898年-1975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作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代表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画中有诗》 《白鹅》《活着本来单纯》《无用之美》等。(共48张PPT)
白鹅
目 录
CONTENTS
任务一:初读课文,感知“鹅高傲”
任务二:叫声响亮,品悟“看家人”
任务三:步态傲慢,品悟“大绅士”
任务四:吃饭霸道,品悟“阔老爷”
任务五:比较阅读,学习“妙写法”
丰子恺的自画像
在这幅自画像中,丰子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亲近自然
崇尚自由
随性幽默
丰子恺先生真是了不起,
寥寥几笔就把白鹅的神气样子画了下来。
任务一
初读课文,感知“鹅高傲”
2、思考:作者眼中的白鹅是怎样的?用“_____”画出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认字
diào
xiāo
fèi
音调
嚣张
狂吠
cù
急促
pō
颇像
shē chǐ
奢 侈
gǒu
一丝不苟
háng
引吭大叫
shì
侍候
kuī sì
窥伺
gōng
供养不周
后鼻音
平舌音
翘舌音
看守
kān
多音字
调
diào
tiáo
音调、声调、
调换、调虎离山
调整、空调、调味
多音字
看
kān
kàn
字义:守护
原文:“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字义:用眼睛感受外界事物。
造句:我看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会意字
犬
口
狗叫
识字方法
馆
附
脾
敏
捷
昂
供
添
diào
cù
pō
jù
gǒu
pì
shì
guǎn
fù
pí
mǐn
jié
áng
gōng
tiān
调
促
颇
剧
苟
譬
侍
学写字
上下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pō
“皮”的最后一点和“页”中的撇画要注意穿插和避让,“页”的最后一笔为点。
左右等宽
pì
“辟”要写得紧凑,“言”三横之间等距,第一横要把上面的“辟”托住。
上下均等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pí
右边的笔顺为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要特别注意,中间的撇是从“白”中撇下来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净角
jué
词语解释
京剧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花脸。
空荡荡的样子。
扯着嗓子喊。
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暗中观望,等待机会(多含贬义)。
空空如也
引吭大叫
局促不安
窥伺
不胜其烦
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三眼一板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作者眼中的白鹅是怎样的呢?其实,丰子恺先生第一次看到白鹅就发出这样的感叹——
第1自然段: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姿态
第1自然段
第( )自然段
第( )自然段
第( )自然段
白鹅的“高傲”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示意图。
学习活动一:
第2自然段: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快读浏览课文,哪些地方写了
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
叫声
步态
吃相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姿态
第1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到7自然段
叫声
步态
吃相
同样是写鹅的特点,为什么花的笔墨却不一样?
有详有略
第2自然段: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过渡段
承接上文:鹅的高傲
引起下文:高傲的表现
承上启下
任务二
叫声响亮,品悟“看家人”
默读课文第 3 自然段,
用“______”画出表现白鹅叫声高傲的语句。
学习活动二:
第3自然段: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鹅叫声的
响亮和严厉
同一个意思,作者用了这么多词语来表达,可见作者用词的丰富。带着理解,再读这些四字词语。
厉声呵斥
用很严厉的声音训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声音严厉地大声喧叫吵闹。
伸长脖子高声大叫。
如果这只鹅会说汉语,它会怎么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呢?我们一起来当“鹅语”小翻译吧。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好像在对路人说:“______ ______。”那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好像在对第一次来的客人说:“ ____________。”
从叫声的想象中,
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
第3自然段:
①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②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不亚于狗的狂吠。
感悟课文中把鹅的叫声高傲写具体的句子。
文章既然写鹅,为什么还要写狗?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用我们熟悉的狗来作比较,
更加突出鹅的高傲,
也赞美了鹅和狗一样忠诚、敬业。
难怪作者不禁感叹——
任务三
步态傲慢,品悟“大绅士”
默读课文第 4 自然段,找找表现白鹅步态高傲的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习活动三:
鸭的步态
鹅的步态
鸭的步态
第4自然段:
①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②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鸭的步态
鹅的步态
急速、局促不安
从容,大模大样
在与鸭子的对比中,更凸显了白鹅步态的从容和傲慢。
作者除了运用对比写出白鹅步态
的傲慢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
第4自然段: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大角色亮相,定然是要摆摆架子的。把鹅走路的样子比作了净角出场,生动形象第写出了鹅的高傲!
修辞手法
比喻
“毫不相让”
可见白鹅不屈服于任何人,写出了白鹅的高傲。
“竟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
体会到了鹅的盛气凌人、趾高气昂!
第4自然段: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修辞手法
拟人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无论是走路还是站立,白鹅始终保持着傲慢,难怪作者不禁感叹——
任务四
吃饭霸道,品悟“阔老爷”
默读课文第 5至7 自然段,
用“______”画出描写白鹅吃饭的词语或句子。
学习活动四:
白鹅为什么被称为“鹅老爷”?
在作者眼里,白鹅吃饭也是有节奏的,第一拍吃饭,第二拍喝水,第三拍吃泥,第四拍吃草。戏曲节奏不能乱,白鹅吃饭顺序也不能乱。
第5自然段:
①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②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就是想突出白鹅吃相的可笑与可爱,有老爷派头,规矩很严。
“三眼一板”是戏曲里音乐的节拍,相当于4/4拍。
白鹅为什么被称为“鹅老爷”?
一见到饭罐子空空如也,不想想是什么原因让饭罐空了,就大声责备!
第6自然段: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可见,在白鹅眼里,作者只是堂倌,它自己是脾气很大的老爷。
白鹅为什么被称为“鹅老爷”?
这句话写出白鹅架子十足!
第7自然段: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作者用了双重否定, 使文章语言活泼、诙谐,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任务五
比较阅读,学习“妙写法”
1、生活中,被称为老爷,可不是好事,
难道作者不喜欢白鹅吗?
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庙湾地方自建的小屋,迁居城中去等候归舟。
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我去屋如弃敝屣。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丰子恺
资料补充:
丰子恺先生
说白鹅:
①“高傲的动物”
②“我们这位鹅老爷”
③“不胜其烦”
④“架子十足”
表达方式
明贬实褒
这些句子看上去似乎都含有贬义,但言语间流露出的是对动物的亲昵与喜爱!
①奶奶常笑着说:“我们家有一个________。”
②小猫真是个________,经常在我的本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③他真_____________,经常为了救别人的生命而置自己于危险之中。
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填写下面的句子。
捣蛋鬼
淘气包
是个傻瓜
明贬实褒,
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
①鹅的叫声 VS 狗的狂吠
②白鹅的步态 VS 鸭子的步态
③白鹅吃饭时的老爷派头 VS 狗偷食时的小偷行径
运用对比,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感受更加强烈。
作用
3、阅读《大公鹅》,体会两位作家笔下鹅的共同点,找出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两只鹅都很高傲
①白鹅引吭大叫,白公鹅大声叫唤
②白鹅从容不迫,白公鹅慢条斯理
③白鹅架子十足,白公鹅十分霸道
3、阅读《大公鹅》,体会两位作家笔下鹅的共同点,找出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表达上的共同点:
1、先总后分: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介绍。
2、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4、都善于运用明贬实褒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白 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调”“看”,会写15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
2.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语文要素】
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
4.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
2.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调”“看”,会写15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
2.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重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首写鹅的古诗?还记得吗?
预设:唐代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出示鹅的图片,情境导入:老百姓喜欢鹅,画家喜欢鹅,作家也喜欢鹅。丰子恺就特别喜爱鹅,他写了一篇散文《白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作者。
3. 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教师播放范读,感悟句子的魅力。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学习字词
(1)出示会认字。
(2)出示会写字。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知道“苟、譬、昂”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重点指导“颇、譬、脾”等容易写错的字。
(3)多音字“音调”“看守”。
(4)词语认读与理解。检查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预设:课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音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表现出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说一说: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段落划分。明确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5.学生分小组讨论:高傲是“我”对白鹅的第一印象,作者怎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你能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原因吗?
6.图文结合。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两幅插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结合课文内容,给它们起个名字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
2.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难点)
3.读写结合,刻画一种小动物。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鹅》的生字词,初步感知白鹅“高傲”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本,来看看这只白鹅“高傲”在什么地方。
二、课文精读,理清脉络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哪些部分写出了白鹅高傲。
预设:“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写出了白鹅初到陌生环境时不卑不亢的样子,从姿态上展现了白鹅的高傲。
2.课文是围绕文中哪句话写的?
预设: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
1.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启发学生通过联系本段的前后部分文字,理解过渡段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预设: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特点。同时,它也是过渡句,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衔接自然,条理清楚。
2.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第3-7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把鹅的“高傲”写清楚的。
预设一:
(1)第3自然段:叫声高傲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提出问题1:你从哪些词感受到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呢?
预设: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提出问题2:这里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鹅的叫声赋予了人的特点,写出了鹅的叫声严厉。
②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提出问题1:你从哪些词感受到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呢?
预设: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提出问题2:作者明明是写的鹅,为什么要写狗呢?
预设: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鹅的叫声和狗的狂吠进行对比,写出鹅的高傲与忠诚。(课件出示白鹅叫声的音频)
提出问题3:如果白鹅会说话,想一想:当生客进来或篱笆外面有人经过的时候,它会喊出什么话来?
提示:结合课文内容,根据白鹅的形象想象白鹅会说的话,学生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这些词都是表示同一个意思,都说明白鹅叫声大。作者用不同的词表现不同情境的大叫,可见作者语言的丰富、准确与生动。这样的经典段落,值得我们学习。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吧!
预设二:
(1)第4自然段:步态高傲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提出问题:这里写鹅的步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预设: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作者将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和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进行对比;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比作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突出了鹅的傲气十足。
(2)你感受到鹅的步态高傲了吗?抓住关键词,再次朗读这段话。
预设三:
第5—7自然段:吃相高傲
①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思考:鹅的吃相可笑表现在哪几方面?
预设:必须有水、泥、草三样东西下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法;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②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1)提示“堂倌”的意思:旧时称呼饭馆、茶馆或酒店里的招待人员。
(2)提出问题: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将鹅比作堂倌呢?
预设:作者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显示鹅的尊贵。
(3)提出问题: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老爷”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十分亲昵,对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4)提问:找出第6自然段中描写狗的语句,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作用。
预设:狗只能像小偷一样吃饭,更加衬托了“鹅老爷”的派头十足。
②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教师提出问题:文中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来形容鹅,为什么用这样贬义的词语呢?
预设:明贬实褒,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总结:鹅的“缺点”其实也是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叫声高傲可以看家护院,步态高傲是从容自信,吃相高傲是一丝不苟,有必须遵守的原则,这些都是作者欣赏的。用反语来写,洋溢着他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结构梳理。
三、比较阅读,发现相似之处
读一读“阅读链接”中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和丰子恺的《白鹅》比一比。
1.小组讨论,说一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高傲)
2.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点拨:
(1)在结构上,都是围绕一个特点分层写。
(2)在描写方法上,两篇课文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并没有仅仅把鹅当作动物来写,而是更多地赋予它人的情感,鹅的形象变得可亲了,鲜活了,使人读起来感到非常亲切。
(3)两篇文章都用了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4)都用到了对比的写法。
3.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