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鹊桥仙》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1 18: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孟姜女
民间故事连环画库
你们听过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吗
梁西俯与祝英台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连环画
白 蛇 传
牛郎织女
学习目标
01把握秦观词的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0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
的鉴赏能力;
03学会从意境角度鉴赏诗歌。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又名
“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等 。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而创作的乐曲。后因欧阳修在填写此词时,词中 有“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故名。
代表作品有苏轼《鹊桥仙 ·七夕》、秦观《
词牌简介
桥仙 · 纤云弄巧》等。
秦观,字少 游 ,号太虚,别号 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以婉约 词驰名于世。
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 身世之作,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 美,情韵兼胜;风格委婉含蓄,清 丽淡雅。
著有《淮海集》《淮海词》
(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等。 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为 “苏门四学士”。
知 人 论 世
这首词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
娄琬的姑娘。可能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 竹马的姑娘成亲,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 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 了这首词,寄托对这女子的思念。
秦观的这首词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 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 情。
知 人 论 世
知 人 论 世
七夕节简介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 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 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 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
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 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xiān tiáo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回包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鹊桥相会
下 阕 : 鹊桥惜别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①纤云弄巧:纤细的云编织出各种巧妙的图案样式,比喻 织女制作云锦的手艺高超。
②飞星传恨:流星传递分别的愁苦。飞星:流星。 一说指 牵牛、织女二星。
③银汉迢迢暗度:夜里渡过辽阔的天河。迢迢,遥远的样 子。暗度,悄悄渡过。
④金风:指秋风。 ⑤胜却:胜过。
上阙赏析
注 释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
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 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上阙赏析
句 意
思考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运用了什么手法
① “弄”和“传”运用了拟人手法。
②“弄”字赋予云人的情态,写出云的变幻多姿态,衬托
了织女的心灵手巧。
③ “飞星”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
写出了相会的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上阙赏析
思考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 能不能改成”爱"
不能。①恨是离愁别恨。
②牛郎织女之间隔着银河,近在咫尺,能相视,却不能相 守,用一个“恨”字,更能突出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
③而“爱”的情感传达没有“恨”那么深刻、那么有力量。
上阙赏析
思考:怎样理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
“—”与“无数”的对比
圣洁至极的灵魂之爱 朝欢暮乐的凡俗之爱
无数
" "
_

品上阕
突出变换多姿,心灵手巧
指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突出了相见之难
相会之夜的美丽;
感情圣洁之至,恩爱之极
小结:上阕写相逢,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
的心情。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化 景 物 为 情 思
②忍顾鹊桥归路:忍顾:怎忍回头看。怎么忍心回望
由鹊桥回去的路。
③朝朝暮暮:指朝夕相守。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 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下阙赏析
①佳期:指重聚相守的美好时光。
注 释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相会如梦似幻,分别之时不忍
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
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下阙赏析
句意
思考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 作用
“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青 万般柔情比作银河里的水,含有微波荡漾、绵绵不断之意。
“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既点出了 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 的 心 境。
下阙赏析
细节描写(动作、心理描写)。“顾”是
“回头看”的意思,“忍顾鹊桥归路”写不忍 心回头看刚刚相会过的鹊桥和分离时的归路。 不说“忍踏”而说“忍顾”,这一细节表现他 们难舍难分、难以割舍的情感。
思考2. “忍顾鹊桥归路”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厮守,但只要彼此真诚相爱,也比其他 朝夕相伴却爱意有尽的庸人之爱可贵得多。
牛郎织女的爱情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虽形影不离
但终会生离死别
有尽期的爱
思考:如何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普通人的爱情
下阙赏析
胜却无数
含情脉脉,温柔缠绵
亦真亦幻,情长梦短 千般不舍,万般凄楚
真情长存,不在朝暮 真爱永恒,天涯比邻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小结:下阙写离别,相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
品 下 阕
化 短 暂 为 永 恒
《鹊桥仙》一词情意之洁、格调之高,达到了爱情
词的顶峰。情之所钟,虽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印,愿
已足矣,何必非每日耳鬓厮磨,须臾不可分离 这种境 界是修养高尚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独步千古
一点也不过分。
总结主旨
一、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前三句都
是叙事、抒情,后两句都是议论)
二、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
三、文笔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艺术特色
关于爱情,舒婷在她的诗歌《神女峰》中提到了另一种爱
情观,她是这样说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 的肩头痛哭一晚!”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求天长地 久,只求曾经拥有。”
对比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学们更 赞赏哪一种观点呢
对比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学
们更赞赏哪一种观点呢
两者提倡的都是一种纯洁的爱,这样的爱情都是美好 的,无所谓对错。
舒婷诗倡导的是一种轰轰烈烈的爱,敢于冲破世俗枷 锁的爱。这是一种感性之爱,充满激情,但是缺乏理性。
秦观词倡导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之爱。此爱圣洁 无比,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爱:因为深爱,所以选择 坚守;因为坚守,所以爱得深刻。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伟大文学家鲁迅说, “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自己别 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异性产生好感没有
错,正在青少年的我们,可以把这份喜欢埋在心底。中学生生理和心理 尚未健全,也没有完全独立,要懂得爱情是一种奉献和责任,爱情更多 的是一种责任。
课堂练习
1.下列对《鹊桥仙》这首词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伤春惜时的感伤
B.仕途失意的愤慨
C.诚挚不渝的爱情
D.旷达潇洒的情怀
答案:C
2.下列对于《鹊桥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个精妙的比喻写 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 “金风玉露”,词句运用了借代手法,明确地告诉人们七夕 的季节特征:秋,在五行中属金,故说“金秋”;露珠也多出 现在秋季,“玉露”则借指初秋
C.“一相逢”与“无数”,“久长时”与“朝朝暮暮”形成对 比,表现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
D.这 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 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答案:D。这首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 女的爱情故事,赋予这对仙侣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 纯洁、坚贞的爱情。
3、情景式默写。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 桥仙》中与此意境相似的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2)在古代诗词中,风,成了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它充满灵性,蕴含诗意, 呈现出众多不同的意象:既有和谐、自然、美丽的习习之风,也有离愁、忧 怨、伤感之风,如秦观的《鹊桥仙》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鹊桥仙》 一词中,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的两句 是 :纤 云 弄 巧 ,飞星传恨 。这两句用墨经济,笔触轻盈。
4)《鹊桥仙》 一词中,用“ 银汉迢迢暗度 ”一句描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
推进情节。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