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件+ 教学设计+ 预习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件+ 教学设计+ 预习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9 15:33:24

文档简介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撵跑(liǎn niǎn) 拽住(zhuài zuài) 冲着(chòng chōng) 瘦弱(shòu sòu)
形 2.给字组词语,再加部首组字,最后把新字组成词语。 汤 ( ) 召 ( ) 罢 ( ) ( )( ) ( )( ) ( )( )
义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幻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巴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4.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5.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大胆创编,写下来。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张天翼:中国现代作家。他的童话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作品有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等。(共48张PPT)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宝葫芦的故事,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你听说过哪些关于宝葫芦的传说呢?
宝葫芦里能蹦出法力无边的葫芦娃
(葫芦娃是动画片《葫芦兄弟》作品中的主角)
女娲拥有一个金葫芦可以收妖怪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太上老君的紫金红葫芦用来装仙丹
(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
铁拐李的法器
是个宝葫芦
(铁拐李:中国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
人文主题:
中外经典童话
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习作要求: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任务二:梳理故事,感受奇妙
任务四:探究原因,预测情节
任务一:整体感知,体会形象
任务三:链接旧知,创编故事
1
整体感知,体会形象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3、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活动一: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张天翼 元定,笔名张无诤,祖籍湖南,出生于南京,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华威先生》《大林和小林》等。
走近作者
学认字
yāo

guāi

妖怪

乖巧
脚丫
zhuài
拽住
chòng
冲着
shòu
瘦长
niǎn
撵上

ju
多音字

chòng
chōng
①字义:表示对着、向着。
②造句: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①字义:猛烈地撞击。
②组词:冲突、冲力
学写字






jiè
shào
yāo

guāi
niǎn
tàng
bàng

zhuài

tiǎn
kuí
shòu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guāi
框架结构。长横、长竖平正,“北”拆分左右,相互对称。
tàng
横折折折钩第二折略向右伸,折画左斜。“火”字穿插。
tiǎn
kuí
左部稍小偏左上。右部第一笔是横,最后两点并排。
草字头扁平,中部撇捺舒展,下部横画略紧,撇、点稍开。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shòu
病字头撇画向左下伸,两点宜紧。中部字框略收,横画相对,“又”横撇紧,捺画向右下伸。
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
规矩:
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幻想:
词语解释
妖怪:
让步:
可怜巴巴:
神话中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
在争执中部分地或全部地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
形容可怜的样子。
王葆介绍自己
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
王葆幻想着自己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王葆因为小时候听奶奶讲了很多关于神奇的宝葫芦的故事,很羡慕,因为奶奶的故事里讲到了有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王葆很想要一个这样的宝葫芦。
3、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
◎“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①爱听故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那,我怕冷。”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好小葆,别动!”“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
②顽皮淘气
第18自然段: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想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③富于幻想
3、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2
梳理故事,感受奇妙
合作学习,梳理故事:
学习活动二:
默读课文第十五到十七自然段,结合表格梳理奶奶讲的故事,总结童话特点。
主人公
宝葫芦的来历
宝葫芦的法力
张三
王五
李四
赵六
撞见神仙
远足旅行,游到龙宫
肯让奶奶换衣服
掘地
幸福极了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直听到十来岁,每个故事都不一样。
根据表格,体会故事奇妙之处。
人名
信手拈来
来历奇
法力强
从这个神奇的宝葫芦,
你感受到童话故事的什么特点?
想象丰富
内容奇妙
童话
3
链接旧知,创编故事
1、链接旧知,提炼写法。
学习活动三:
2、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三年级上册就有一个童话单元。
遇险
脱险
开端
高潮
结局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童话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历险
“一波三折型”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篇童话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擦燃一根火柴,有了温暖明亮;
又擦着一根火柴,有了圣诞树;
又擦着一根火柴,奶奶来了;
擦着一把火柴,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
“反复型”
要木盆
《渔夫和金鱼》这个课外童话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它的情节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要木房子
要做贵妇人
要做女皇
要做海上女霸王
“阶梯型”
通过链接旧知,
你总结出童话故事的情节有何特点?
情节
“一波三折型”
“反复型”
“阶梯型”
从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中,选择其中一个,创编故事,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习活动四:
提示:展现童话故事的特点。
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在什么地方
遇到的困难
宝葫芦带来的变化
请根据以下表格,结合童话故事的特点,任选一个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进行创编。
赵六是个勤劳的农夫。有一天,他到地里翻地,打算播种一些花生。掘着掘着,他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个葫芦。赵六不禁有些失望,想:如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哇!这时,奇迹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立刻出现在他的手心里!原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而是一个有求必应的宝葫芦。
4
探究原因,预测情节
1、默读课文第十九至二十自然段,
思考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学习活动四:
2、预测情节,拓展阅读。
同学们都掌握了王葆奶奶讲故事的独门秘籍,想象力都很丰富;整天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王葆也对宝葫芦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想象——他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1、默读课文第十九至二十自然段,
思考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思考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王葆想要宝葫芦帮他列式子,做数学。
◎王葆想要宝葫芦帮他得到一棵最好的向日葵。
①解决问题
②完成心愿
◎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在活动时闹翻了······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可我种的向日葵又瘦又长,比不上同学们种的······
创编故事 预测情节
王葆真的有了一个宝葫芦,宝葫芦能够让他得到什么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留下的空白,发挥想象,预测后面的情节。
拓展阅读 激发阅读兴趣
大家都编出了精彩的故事,那故事的发展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
宝葫芦是万能的吗,它真的能解决王葆所有的问题吗?
原著片段:
宝葫芦说:“怎么,你是不是嫌这些东西还不够好?我还可以给你挑更好的。”
“滚你的!”我大叫一声,把宝葫芦一踢,它就滚了个七八尺远。我越想越来火,又追上去指着它的鼻子-不是鼻子,是它的蒂头:“你你!”
我气得实在说不出话来了。我的本意是想要说:宝葫芦既然没这个本领变出东西来,那么它自己早就该承认,早就该老老实实告诉我呀。它干吗要去——要要······
当王葆真的拥有了一个宝葫芦,他的问题就真的都能得到解决吗?
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一读原著,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拓展阅读 激发阅读兴趣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15个生字,会写7个词语。
2.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语文要素】
3.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15个生字,会写7个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是一个有故事的宝葫芦。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2.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解决课题
1.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读准词语。
自读、开火车读:妖怪、规矩、乖巧、撵上、脚丫、拽住、冲着、又瘦又长;
(2)多音字“冲”。 当表示“对着、向着”时,读作第四声。当表示“猛烈地撞击”时就读作第一声。
3.识字游戏。
4.学写字。
(1)学生齐读生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2)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绍、妖、矩、撵、拽、福、舔、棒”都是左右结构,“矩”左右等宽;“介、烫、葵、罢”是上下结构,需上下对齐;“乖、丫”是独体字,以中竖为中心,左右要对称;“瘦”是半包围结构。
(3)书写指导:
①强调“乖”的框架结构。长横、长竖平正,“北”拆分左右,相互对称。强调“烫”字为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横折折折钩第二折要略向右伸,折画左斜。“火”字穿插。
②强调“舔”字为左右结构,书写时左部稍小偏左上,右部第一笔是横,最后两点并排。强调“葵”字的草字头扁平,中部撇捺舒展,下部横画略紧,撇、点稍开。
③强调“瘦”字为半包围结构,书写时病字头撇画向左下伸,两点宜紧。中部字框略收,横画相对,“又”横撇紧,捺画向右下伸。
5.词语解释。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
预设: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根据前后文,可以知道“规矩”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还有什么好方法呢?
预设1:还可以找近义词来理解,看到幻想我会联想到“遐想”这个词,由此理解到幻想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想象。
预设生2:通过联系上下文,我可以理解“让步”的意思是在争执中放弃一些自己的意见或利益。
预设生3:从“可怜”两个字可以理解到,“可怜巴巴”这个词是形容可怜的样子。
教师:当我们遇到难懂的词语时,可以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例如“妖怪”这个词,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到妖怪是神话中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请大家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么神奇的宝葫芦啊!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呢?
预设:从小听奇妙的故事,深受影响,是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根本原因。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的故事伴随王葆长大,在他心中埋下了幻想的种子。
课文的第16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直截了当地向我们展现出了宝葫芦的神奇,请同学们说一说是哪一句,并用横线画出。
预设: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总结:因为奶奶讲述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十分神秘,课文的第19自然段到第21自然段中描写了王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烦恼,都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来解决问题。
3.梳理文章结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分别讲了哪些内容呢?尝试着梳理一下文章结构。
教师引导:课文首先讲了些什么呢?
预设:课文的第1-4自然段讲述了王葆的自我介绍。
教师问:随后,课文又用大量篇幅来描写了什么事情呢?
预设:课文的第5-19自然段都讲述了在王葆小的时候,奶奶给他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教师问:课文最后又描写了什么?
预设:课文的第20-21自然段讲述了王葆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烦恼时希望有一个宝葫芦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课文开头就说了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普通人,这样的王葆和神奇的宝葫芦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感受故事的奇妙和王葆的形象。(难点)
2.能根据课文中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自己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宝葫芦的神奇。
二、精读课文,尝试创编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天真活泼、爱听故事、富于幻想)
2. 课文解读。
(1)读第5自然段,思考:奶奶为什么会给王葆讲宝葫芦的故事?
预设:用故事交换达到奶奶的要求,充满童趣,也说明了“我”爱听故事。体现了奶奶对“我”的爱。
(2)奶奶都会要求“我”做什么呢?“我”又是怎么做的?(朗读课文5—16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预设:第6-11自然段讲述了奶奶给王葆洗脚,第12-14自然段讲述了奶奶给王葆剪指甲。
(3)奶奶给王葆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也很奇妙,读一读第15、16自然段,找出奶奶讲了哪几个宝葫芦的故事吧!
预设:奶奶总共讲了4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第1个是张三劈面遇神仙,得到宝葫芦。第2个是李四远足旅行,游到龙宫,得到宝葫芦。第3个是王五是个好孩子,肯让奶奶换衣服,得到宝葫芦。第4个是赵六掘地得到宝葫芦。
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张三得到宝葫芦之后,他想吃水蜜桃时,眼前就会立刻有一盘水蜜桃。当李四游龙宫,得到宝葫芦之后,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一旦有了这个宝葫芦,就要什么有什么,可真是幸福极了!
②引导学生感受宝葫芦的奇妙之处:假如你就是王葆,听了“奶奶”讲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他们四个人得到宝葫芦的方式真奇妙啊!宝葫芦可真神奇,拥有它的人生活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总结: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人物都神奇地得到了宝葫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奇妙的变化,我们再来读一读第15-17自然段,感受奇妙的想象吧!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奶奶给王葆讲述的故事可真神奇!请你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①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中间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预设:(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②按照“来历——作用”的框架,请你根据文中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新故事。
学生自由创编并分享,教师指导点评。
讨论交流:你想拥有这样的宝葫芦吗?你会怎样得到它?又会让它帮你实现什么愿望呢?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5)默读19-21自然段,说一说:“我”遇到哪些困难,幻想宝葫芦会怎样帮助“我”?
预设1:我不会数学题。
想象:宝葫芦会怎样帮助他呢?(出示示例片段)
预设2:我的向日葵长得不好。
想象:宝葫芦会怎样帮助他呢?(出示示例片段)
三、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假如你拥有一个宝葫芦,会用它来做什么?
预设:我会用它来造一种容器,它能把地球上的废气、废水、废渣全部收集起来,再把它们变废为宝。这样,天就变蓝了,水变清了,山变绿了。
2、板书设计。
3、拓展延伸: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后,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王葆的结局会怎样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4、课后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