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9 16: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夕阳洒在máo rónɡ rónɡ(   )的mài suì(   )上,晕染开来,给大地tú mǒ(  )了一层亮光。màn shān biàn yě(   )
的花朵静静地绽放着,相互交叉。风儿指挥着金黄的树叶zhěnɡ qí(  )地奏出bō tāo(  )般的声音。小溪清澈见底,没有一丝尘垢。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3分)
2. 下列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晕染(yùn) B.绽放(zàn) C.交叉(chà) D.尘垢( hòu)
3. 下面词语中的“挥”和语段中的“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挥师 B.挥发 C.挥汗 D.挥手
二、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20分)
4. 小明在听写词语的时候写了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所在的词语是(   )
A.B.C. D.
5. 下列选项中,括号里所填的修饰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强劲)的微风 B.(晶亮)的雪花
C.(洁白)的流苏 D.(银色)的光华
6. 下列加点的“风雨”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C.人们风雨无阻、奋战多年,建成了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D.福州市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鼓山摩崖石刻免受风雨侵蚀。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唱着好听的歌儿。
C.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D.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8. 下列句子中,没有将颜色描写具体的一项是(  )
A.五彩池池水的颜色各不相同,非常美丽。
B.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的,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C.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D.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9. 下面诗句的朗诵语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欣喜)
B.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难过)
C.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自豪)
D.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兴奋)
10. 小麟在写诗歌时犯难了,请你帮他选一选,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菊花的清爽;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诗歌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诗歌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诗歌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诗歌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11. 语文课上,大家互相交流自己了解的古代文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何: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小林:宋代诗人孟浩然被后世尊称为“诗仙”。
C.小杰:屈原是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等。
D.小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句。
12. 下列不属于现代诗的特点的一项是(  )
A.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诗歌语言表达独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D.诗歌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丰满的人物形象。
13.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繁星》(七一)和《繁星》(一三一)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
B. 《绿》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C. 《白桦》中,“白雪皑皑的树枝”写了被白雪覆盖的白桦树的颜色与姿态,再结合白桦树在环境作用下的色泽变化,表现了其坚强不屈的形象。
D.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艾青写的一首现代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
三、四年级(1)班开展了“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来参加吧!(11分)
14. 同学们设计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补充两个。(2分)
①合编小诗集
②举办诗歌创作大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同学们为本次活动收集了喜欢的句子,请将句子进行整理。(7分)
16.同学们将上题中的句子按照主题进行归类,下面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 —爱的旋律 B.② —自然之美 C.③ —奇思妙想
【第2部分:阅读与欣赏(39)分】
四、阅读文章,完成练习。(30分)
(一)天上的街市(13分)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7. 下面哪一项是作者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2分)
A.那朵流星 B.远远的街灯 C.天上的明星 D.牛郎和织女
18. 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内心向往着(  )(2分)
A.自由和美好 B.天上的街市 C.美丽的街市 D.神秘的宇宙
19. 朗读这首诗歌时应选用的方式是(  )(2分)
A.语调舒缓,语速适中 B.语调激昂,语速适
C.语调舒缓,语速较快 D.语调激昂,语速较快
20. 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请仿照下面示例,说说你从诗句中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3分)
示例:从“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感受到作者对天街热闹繁荣的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你感受到这首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了吗?请展开想象,试着仿写一小节。(4分)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二)诗中的“秋”(17分)
  ①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读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②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我懂了。
③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首诗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④“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诗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样子,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似的。谢了的花梗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眼前出现一幅清淡的水墨画,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⑤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有删改)
22. 如果将第①段中加点的“吟哦”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哪个最合适?(  )(2分)
A.呻吟 B.吟诵 C.哦呜 D.背诵
23. 第②段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的“捣衣”是什么意思?(  )(2分)
A.儿童调皮捣蛋。 B.万户在月下演奏。
C.用棒子打衣服。 D.特殊材质的衣服。
24. 读完第③段,你学到了怎样的读诗方法?(  )(2分)
A.要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意境。
B.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C.要想象诗句画面体会情感。
D.要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25. 短文引用的诗句中,与“秋”无关的是哪一项?(  )(2分)
A.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6. 第⑤段中作者引用《秋思》和《逢入京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A.说明两首诗题材不同。
B.说明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相同。
C.说明两首诗写法不同。
D.说明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27. “我”最终也体会到了爸爸说的“读诗的妙处”,请说说有哪些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短文不仅引用了意境悠远的诗句,句子也写得十分生动。请你从文中摘抄一处描写生动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部分:表达与交流(30分)】
五、习作。(30分)
29. 在诗人的笔下,春天的绿色、被积雪覆盖的白桦,甚至雨后的泥路都生机盎然,富有情趣。请你也选择大自然中的事物写一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语句通顺;②写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毛茸茸 麦穗 涂抹 整齐 波涛 2.A 3.A
二、4.A 5.A 6.B 7.D 8.A 9.B 10.A 11.B 12.D 13.B
三、14.制作“徜徉诗海”手抄报 举办诗歌知识竞赛
①躲到你的怀里②指挥③自然流露 回忆起来的情感
④艾青 ⑤《繁星》(一五九)
16.
四、17.D
18.A
19.A
20.从“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感受到作者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那圆圆的月亮 是金碧辉煌的宫殿
嫦娥和玉兔 能够望见故乡和亲人
22.B
23.C
24.A
25.D
26.D
27.①读懂诗的内容,悟出诗的意境;②读出兴趣,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③关心诗人的身世
际遇。
28.句子: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感受: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萤火虫等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了它们人的动作和情态,描写生动形象。
五、29.思路:首先明确写作对象,“春天的绿色、被积雪覆盖的白桦,甚至雨后的泥路”都是大自然中充满生机的美好的事物,选择写作对象时也应该选择表现自然之美的事物;其次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可以描写事物的颜色、形状、状态等;最后结合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情,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命的赞叹,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