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欧洲的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欧洲对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从时间上厘清欧洲文化发展的过程;从空间上分清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清中古西欧和东欧文化的不同特征。
【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
【史料实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以及天主教在中世纪西欧的特殊地位。
【历史解释】了解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近现代文化的影响,掌握基督教对欧洲文化的双重影响,理解拜占庭文化、俄罗斯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殊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文明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欧洲文化的源头与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宗教、地理因素与欧洲两大区域文化的关系。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欧洲文化的形成》是构成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之一。按照时间和区域的变化,将内容分成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和拜占庭、俄罗斯文化三部分。三部分之间既存在着“源”与“流”的传承关系,又存在区域文化的平行关系。从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化到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及拜占庭、俄罗斯文化,既展现了欧洲文化形成的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东、西欧不同区域文化的特征。
2.经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已具备通史的历史背景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应用于历史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从教学内容看,《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世界帝国》、《中古时期的欧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中的相关内容都可以加以调动和运用。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重点要放在文化发展的背景上,让学生理解文化是客观历史发展的产物,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每种文化的不同特点,领略文化的多样性。懂得文化对于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以及文化本身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上面分别是5、10、20元的三张欧元图片和帕特农神庙、万神殿、德国科隆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四副图片。
帕特农神庙、万神殿风格和5欧元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不是很像,古典主义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遗风。10欧元诠释了古罗马时期的拱顶,是不是有万神殿和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影子。20欧元上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传递出中世纪基督教的威严,德国科隆教堂就是此风格的典型代表。
至于欧元为什么这么设计?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就会有答案了。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1.概况:
(1)地理位置:
①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
②三面环海、港湾众多、岛屿众多。
(2)时间:
①古典时代: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古希腊城邦制度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②古典文明:
人们将希腊城邦时代至罗马帝国时代创造的文明统称为西方世界的“古典文明”。
问题思考: 古希腊“古典时代”,文化高度发展的原因。
①政治:雅典城邦政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②经济:奴隶制工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发达;;
③文化:海洋文明中形成的勇于探索、独立、自由、平等、开拓、探究、冒险的意识;善于吸纳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个人:先哲们勇于探索、善于思辩。
2.成就:
(1)哲学:
①产生原因:
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
②主要目的:
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③代表人物及主张:
④特点:
A.思维上:具有理性精神、科学思维,以逻辑缜密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B.主题上:注重研究人与自然;
C.哲学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2)文学:
①《荷马史诗》:文学的最高成就
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是欧洲文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史诗中的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②戏剧:
悲剧与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学习之窗: 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中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表演形式和教育功能。
材料一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
材料二 悲剧是对好人陷入窘境的富有同情心的包含道德复杂性的叙述,人们应该定期观看悲剧,来对抗他们原本强烈的评判和说教的倾向,悲剧是对草率评判的纠正。
——亚里士多德
提示:
(1)表演形式:
古希腊戏剧多半包含音乐和舞蹈的元素,并附加伴奏和动作模仿,以增强戏剧效果,以便完全融入角色。
(2)教育功能:
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3)雕塑:
①美学思想:
和谐是美。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
②题材:
古希腊雕塑为古代世界雕塑艺术之最,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其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古希腊人按照现实中的人塑造神的形象,创作出许多生动、美好的艺术作品。
(4)建筑:
①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上,以宏伟壮丽、经久实用著称。
②建筑形式:如柱廊、雕塑、喷水池、拱券门、三角形的山墙和圆形的大屋顶。
③影响:影响了古罗马的建筑,为西方建筑艺术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范本。
(5)史学:
①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A.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
B.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②古希腊将历史的研究范围从神拉回到了人,这对后世的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3.特点:
(1)人文主义,以理性思维认识和解释世界;
(2)文学艺术追求庄重典雅,优美和谐;
(3)价值取向:实践、道德、理性、人性、求真。
问题思考: 概括“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你认为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材料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提示:
(1)含义:
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 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2)如何避免:
①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以合作,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导致两败俱伤。
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西哲学的不同,并分析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一 从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看,古希腊哲学史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发展的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生。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提示:
(1)不同:
①古希腊: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②古代中国: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影响:
①古希腊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
②古希腊雅典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古希腊在文学、史学、艺术、科学和体育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
(二)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
1.发展历程: 知识回顾:《纲要下》
2.历史条件:
①政治:建立疆域辽阔、君主专制大帝国。
②经济: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奴隶制经济繁荣。
③文化:基督教为国教(4世纪末),加强思想控制。
④法律:注重以法律加强对帝国的管理与统治。
3.成就:
(1)法律:《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
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习惯法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引起平民的不满。
②内容:
它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
③影响:
A.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B.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C.但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保存同态复仇。
问题思考: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材料 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提示:
①内容广泛,条纹清晰;
②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③维护私有财产;
④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后来欧洲文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3)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4)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罗马建筑遗产的代表。
罗马人将希腊柱式与罗马拱券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机融汇形成罗马独特的建筑特色。说明在继承基础上的推陈出新。
(5)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历史解释: 儒略历
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为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推行了以儒略历为基础改善而来的格里历,即公历)。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古代罗马文化的发展特征。
材料 罗马人热爱集体,讲求实效,他们富有军事和组织的天才。他们不事幻想,处处显示重具体、务实际的实用主义风格。……他们不大热衷于科学和哲学的理论探索,而更注重于自身语言的发展和传播,更倾向于军事、法律、交通、建筑等方面的文化建设。
——杨共乐《罗马文化:古典文明的光辉》
提示:
(1)继承与开放:
古罗马文明继承自古希腊,吸收了迦太基文明、腓尼基文明、日耳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等等,具有继承性与开放性。
(2)质朴与务实:
古罗马与古希腊民族精神差异很大,前者严肃、坚韧、质朴、勇敢,后者活泼、奔放、多情、散漫,古罗马更倾向实用主义,有较强的科学理性精神,在文学、科技、法律等方面表现突出。
(3)统一与综合:
罗马帝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稳定繁荣,各地、各民族优秀文化汇聚于罗马,同时各地、各民族的优秀人才,携其渊博的知识与精湛的技艺,参加并融汇于罗马帝国建造的洪流之中。
二、中古西欧文化
(一)概念:中古西欧 知识回顾:
1.含义:
(1)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中。术语“黑暗时代”一般指中世纪早期。
(2)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国相对应的是南北朝到明朝这一段时间的历史。
2.特点: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基督教会占据重要地位。
(二)形成背景:
1.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2.日耳曼文化的影响;
3.二元政治格局及基督教会的影响。
①476年,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②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教会多项特权;
③756年,丕平献土,教皇建立“教皇国”,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三)主要成就:
1.基督教文化:
①载体:阐述教义的《圣经》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②目的: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③影响:神学家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文学艺术:
①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②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3.科技:
受到教会控制,科技发展缓慢,少有科技成就。
历史解释: 骑士文学
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
诗作歌唱现世生活和爱情,歌唱骑士的冒险,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弥漫宗教神秘思想,并且往往掺杂着一些奇异故事。
十二、十三世纪是骑士文学的繁荣时期,以法国为最盛。
(四)影响(评价):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不仅在宗教生活的精神戒律上,而且在基督教文化的思想发展上都带有修道院领先的痕迹。它们被称作西方文化的本尼狄克时代,因为上自7世纪新型基督教文化在诺萨布里亚的兴起,下迄12世纪城市生活的复苏和公社的兴起,较高层次的文化的连续性在西欧,在作为知识和文学创作的巨大源泉的本尼狄克修道院中得到了维持”。
——克里斯托弗 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
材料二 “过去的历史学家对于现代文明发展,可能过分强调了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实际是‘古典文学’的学者,对于科学的兴趣,可以说并不大于一位现代英国文学或拉丁文教授。现代科学产生于中世纪的大学。”
——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
材料三“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归纳为:
积极方面:
(1)基督教神学家们的思维方式来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骑士文学歌颂爱情反对禁欲,市民文学抨击贵族和教士,追求平等自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先河。
(3)中古西欧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4)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城市大学取得办学自主权,大学教育对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消极方面:
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古典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中古时期的欧洲文化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材料 中世纪奥古斯丁神学体系继承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体系奉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哲学,他们都充分利用了古典文化遗留下来的理性资源为信仰服务,强调信仰是出发点和目的,理性是手段和途径,确立了中世纪特有的精神文化形态——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
——《中世纪古希腊文化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提示:
(1)联系:
①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
②从文化发展方面来看,中世纪西欧文化通过宗教形式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也为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后来的科学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③从政治文明看,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制度,罗马法的诞生和发展都为中世纪的法律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理论基础。
(2)区别:
①古希腊、罗马文化有自己的完整的神学体系,宣扬人性,赞扬自由主义。
②中古时期欧洲文化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宣传神性,禁欲主义,是由教会统治人的信仰。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一)拜占庭文化
1.主要成就: 结合《纲要下》
知识拓展: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1.发展历程: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但有习惯法的野蛮做法(同态复仇等),过于重视程序。
(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前27年开始,罗马由共和国开始成为帝国,法律的适用范围也从公民扩展为自由民,开始由公民法变为万民法。
(3)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时组织法学家编纂,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4)成熟:自然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遗产:律师制度、陪审制度、诉讼原则(不告不理,疑罪从无等)。
2.影响:
积极:
(1)罗马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
(3)罗马的陪审制度、辩护人制度是现在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初步形式。
消极:
(1)维护奴隶制度和奴隶主贵族利益。
(2)妇女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2.特点:
(1)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
拜占庭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了早期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东方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交汇的特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具有开放性特征。
表现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的开化启蒙。
(3)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特征。
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思考点: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对拜占庭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1)拜占庭帝国的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期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
(2)由于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3.影响:
材料一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材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归纳为:
(1)拜占庭文明对希腊古典文化起了保存作用。
保存和延续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纽带;
(2)拜占庭文明深刻影响了斯拉夫世界及斯拉夫文化。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如阿拉伯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受其影响);
(4)促进了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纷纷逃往意大利,推动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二)俄罗斯文化
1.俄罗斯的历史沿革: 知识回顾:《纲要下》
2.形成的背景:
(1)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2)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3.主要成就:
4.特点:
①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②受蒙古亚洲文化的影响;
③具有典型的欧亚结合部文明的特征。
问题思考:拜占庭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联系。
(1)拜占庭帝国是开创者,俄罗斯是继承者和发展者,它们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2)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不仅在宗教信仰上,还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
(3)拜占庭帝国灭亡,帝国统治的中心进入阿拉伯文化圈,东正教的中心也因此转移到俄罗斯。
归纳综合: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安徽卷)中古时期,一部取材于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史实的文学作品写道:“我的宝剑啊,你何其不幸!虽则我要死了,但仍旧不舍你!靠了你,我踏过多少山野,靠了你,我赢得了多少战争,靠了你,我征服了无数土地,由白发的查理统治到今朝。”这一表述旨在( )
A.揭示战争真相
B.抒发乡土情怀
C.传播神话故事
D.歌颂骑士英雄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表述是在表现主人公的英勇拼搏,宁死不屈的英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出自中世纪法兰西的一部骑士文学作品、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主要描述了描写了罗兰阵亡时的英勇不屈及对国王查理的无限忠诚,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是歌颂骑士英雄的英勇精神,没有体现战争的残酷,排除A项;歌颂骑士英雄的英勇精神,没有对乡土情怀的描写,排除B项;材料是骑士文学,不是神话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广西卷)普鲁塔克记述:“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由此可知,普鲁塔克( )
A.推崇寡头政治统治方式 B.强调罗马继承希腊体制
C.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 D.赞扬了亚历山大的功绩
【解析】 根据材料“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和所学可知, 屋大维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顺乎形势的内外政策,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基础,因此可知普鲁塔克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寡头政治统治的肯定,排除A项;罗马并未完全继承希腊体制,且二者体制并不一样,排除B项;材料是对屋大维的肯定,不是赞扬亚历山大,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浙江卷1月)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
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
D.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伊斯兰文明保留了大量古希腊文献,后逐渐转译为其他语言流传,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西方文明,B项正确;“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旨在说明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排除A项;材料旨在说明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伊斯兰文明推动西方文明的传承,希腊字母演化过程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山东卷)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解析】 据材料“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结合图示可知拱门形制在亚述、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上都有应用,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交流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融合,A项正确;仅从拱门形制的应用,无法断定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B项;“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表述夸大,排除C项;仅从建筑的特色,并不能看出民族文化的内核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北京卷)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字母文字 ②雕刻艺术 ③民主政治 ④冶铁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古希腊文字来源于腓尼基文字、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受到古代埃及的影响、而西亚地区的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由此可知,①②④能够证明希腊文明起源于西亚和北非,B项正确;民主政治是雅典首先开创的,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古典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二)古罗马文化
二、中古西欧文化
(一)概念
(二)形成背景
(三)主要成就
(四)影响(评价)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一)拜占庭文化
(二)俄罗斯文化
教学反思:
在教材处理上,通过突出三个子目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地图及时间轴等教学素材,理清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与东欧文化的不同特色及发展脉络。
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主导,自主梳理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方式,力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解读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形成正确的认识。
由于内容较多,加上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用时多,导致本课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4课 教学设计